犍陀羅坐佛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基本資料

  1. 發現地:巴基斯坦(經緯度:30.009592, 69.045602)
  2. 製造年代:西元100年~西元300年間
  3. 使用材料:灰片岩(一種帶有結晶,會閃閃發亮的石頭)
  4. 規格:高95cm;寬53cm;長24cm

佛陀的故事

佛陀是西元前五世紀時印度的某一個小國中名叫悉達多的王子。傳說當悉達多王子出生時,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意為:「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悉達多王子雖然擁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和美女,但他總是不快樂。到了十九歲時候,悉達多王子由於久居深宮之中,心裏很想到外面花園去遊玩遊玩。王子首先來到東門花園,正巧在路上,看到一位老人。髮白面皺,骨瘦如柴,駝了背,彎著腰,手裏拿著一根拐棒,步履極其艱難。當時王子觸景生心,心裏就悶悶不樂。他感覺到世界上的人一個個都有老苦,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老苦呢?想來想去,想不出一個解決老苦的辦法,就不去遊玩,回宮去了。

過了幾天,悉達多王子第二次又請求出去遊玩,就到了南門,又碰到一個病人,睡在路旁,翻來覆去的呻吟叫苦,十分痛苦。「這世界上人,哪一個人能夠不生病呢?」同情病人的王子不禁想到。想來想去,想不出一個解決病苦的辦法,十分煩惱,無心去遊覽,就回宮去了。

第三次王子又向父王請求出去遊玩,這次到了西門。剛巧又看到一簇人抬著一具死屍,膿血流溢,惡臭難聞。隨行的親屬痛哭流涕,使睹者心酸。這一情景是多麼痛苦多麼悲慘!王子想了一想,人生在世,生必有死,最後一死,無論是什麼人,都是無法倖免。

最後到了第四次,太子出遊到北門的時候,突然間對面來了一位威儀濟濟,道貌堂堂的沙門。悉達多王子一見,就對這位沙門合掌恭敬地請問:「你是什麼人呀?」沙門:「我是比丘。」王子又問:「比丘是做什麼的呢?」答:「比丘是出家修行求道的僧人。我們出家人,一心修道,可以解決自己和一切眾生的生老病死四種最大的痛苦。」王子聽後心想:我一向要解決一切眾生的生老病死的根本痛苦,他說得太好了。王子正想再進一步仔仔細細地向他求教,但是一剎那間,抬頭一看,這位沙門忽然不見了。王子大喜,他要解決人們的老病死苦,有了榜樣,太子非常高興地回宮去了。

於是得到了比丘啟發的悉達多放棄了王子的身分,成為一個苦行者,為致力要解決一 切眾生的生老病死的根本痛苦,踏上了流浪之旅。在流浪的旅途中他認識了許許多多的人和事。最後他在菩提樹下靜坐七七四十九天後終於開悟,免除了貪、嗔、癡三毒,成為了悟者(也就是佛陀)。

佛教的教義

  • 苦由欲起,放下欲望,就能離苦得樂。

歷史背景

西元二世紀初貴霜帝國局勢圖

Kushanmap.jpg

貴霜帝國

是在公元1世紀至3世紀時存在於中亞的超級強國,也是在這座「犍陀羅坐佛」被製造時統治著犍陀羅地區的帝國。由於此帝國坐落在絲綢之路上而十分富裕,因此它也給了犍陀羅穩定的經濟,使犍陀羅可以大量建造佛寺佛像和大量派遣僧侶傳教。

貴霜帝國前三位國王,丘就卻信佛教,閻膏珍信婆羅門教,迦膩色伽一世又信佛教,其中以迦膩色伽一世對佛教的支持和宣揚最大。由於迦膩色伽一世是通過暴力使帝國達到極盛期,為了鞏固統治,需要緩和社會上的種種矛盾,因此強調種姓的婆羅門教就不如不承認種姓差別的佛教有效,又因為迦膩色伽一世不是印度貴族出身,在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下不能佔有適當的位置,因此迦膩色伽一世就選取以佛教管治帝國。他下令大量興建佛像並重用僧侶。貴霜帝國一時成為了佛教中心,由於貴霜帝國扼絲綢之路的要衝,與東方漢代中國有密切商業來往,佛教也由此傳入中國。

甚麼是犍陀羅

犍陀羅(Gandhāra)是古印度的一個地名,為貴霜王朝(Kuṣāṇa Dynasty,西元一世紀至三二0年)二大佛教造像中心之一。犍陀羅原是繼承著印度文化、佛教文化的傳統,前三三一年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後,此地便成了希臘的殖民地,因而產生了印度與希臘二種文化相互混合的特殊面貌,尤其是貴霜王朝時代更形成了犍陀羅藝術,其內容是以佛教題材為主,而採用了以希臘系統的表現手法,它不同於印度傳統,尤其是打破了「自來不以形像來表現佛陀」的印度傳統慣例而開始製作了佛像。在此之前僧侶大多用一些和佛陀有關的東西代表佛陀,例如佛陀覺悟時的菩提樹等,也就是說,犍陀羅是第一個給予佛陀人的形象並製造佛像的地方。

西元二世紀初世界局勢圖

AD200世界局勢圖.png

  1. 羅馬帝國盛世。
  2. 伊朗高原為安息帝國。
  3. 印度北部為貴霜帝國。
  4. 印度為百乘帝國。
  5. 中國是東漢,上面是匈奴。

宗教與意識型態

  • 宗教:崇拜(超人類的秩序)+教條(具有約束力的規範和價值觀)。

對王室的作用

  1. 對帝國而言宗教可以整合各種不同地區和民族。
  2. 迦膩色伽一世不是印度貴族出身,在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下不能佔有適當的位置,因此迦膩色伽一世就選取以佛教管治帝國。

參考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