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討論:自主學習帶領者培力/擴大讀書會1 的原始碼
←
討論:自主學習帶領者培力/擴大讀書會1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分類:自主學習帶領者培力]] ==學習是人的本能,但沒有學習者的主體性,學習便不會成立== <table class=nicetable align=right style='border:none;width:400pt;margin-left:10pt;'> <tr style='height:250p> <th style='border:none;'><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閉恩濡/自主學習典範的應用/電腦認狗1.jpg' width='200' height='112'/><p style='font-weight:bold;text-line:align:center'>告訴電腦狗的定義是細尾,長腿,有眼圈</p></th> <th style='border:none;'><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閉恩濡/自主學習典範的應用/電腦認狗2.jpg' width='200' height='112'/><p style='font-weight:bold;text-line:align:center'>標準狗,電腦會認;不標準狗,電腦打問號</p></th></tr> <tr style='height:250p> <th style='border:none;'><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閉恩濡/自主學習典範的應用/電腦認狗3.jpg' width='200' height='112'/><p style='font-weight:bold;text-line:align:center'>給電腦看大量狗的照片,<br/>讓電腦自己發展狗的定義</p></th> <th style='border:none;'><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閉恩濡/自主學習典範的應用/電腦認狗4.jpg' width='200' height='112'/><p style='font-weight:bold;text-line:align:center'>即使是電線桿旁尿尿的狗,<br/>電腦都能認出</p></th></tr> </table> 在各項本能之中,「學習」是人類非常厲害的能力之一,可以說憑藉著這項能力,人類才有辦法從遠古生存到今天,而且建立文明,支配幾乎所碰到過的一切環境。 晚近的人工智慧發展,就是科學家模仿人類的這項能力,建造出有真正本事的電腦。 以前科學家要訓練電腦認出照片中的狗來,總是定義一些規則:有頭、身體、四隻腳、一條尾巴,而且以一定的關係連接;有皮毛、皮毛上可以有各種花色(花色之多,科學家就難以窮舉);…,結果電腦碰到新的、和過去給過的「狗定義」不全像的狗照片又認不出來了。後來科學家用「多層的類神經網路」,給電腦看幾萬張狗照片,讓電腦自己去發展狗的定義,之後電腦就能真的學會辨認狗,即使照片中的狗是電腦以前沒看過的新樣子狗,它也能認出這是一隻狗。至此 AI 才發展出真正「認狗」的本事了。 科學家手上的 AI 、家中的小孩、學校裡的學生,都是「學習者」,如果不讓「學習者」去體會大量的經驗,由學習者自己主動地去發展「定義」與「策略」,那學習便不會成立,學習者不會長出對付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說:剝除了學習者的主體性,由大人去告訴學習者規則,學習者套用規則去應對問題,很快就會碰上規則沒涵蓋到的情況,學習者不是出錯就是無所適從。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多少能理解: #學習是人的本能,生來就會,而且一輩子都會。因為人腦中的學習功能,就是靠多層次的神經網絡達成的。這種神經網絡結構,本就是大腦的組織原則。 #學習並不是「灌頂」,把一堆規則「灌頂」進去沒用,碰到和規則不完全相符的狀況就不靈了,就不會了。 #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的主體性,無比重要,沒有學習者的主體性,其實學習就不會成立。 ==教育系統和社會組織結構緊密鑲嵌== <table class=nicetable align=right style='width:300pt;margin-left:10pt;border:none;'> <tr> <th style='border:none;'><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2/文明新典範3.png' width='400' height='280'><br/><span style='font-weight:bold;'>對照圖</span></th> </tr> </table> 教育自古至今有許多種樣子,而某一個時代、某一個社會,教育會長成什麼樣子,其實是和那個社會的主要組織原則相輔相成的。 例如中國古代社會,士子教育會教儒家而不是墨家,是因為讀書人篤信儒家,然後透過科舉為官,幫忙朝廷統治天下,能夠安定當時的社會秩序,不是因為儒家的思想和經典比墨家的高明。 但是世人容易有一種錯覺:自小看慣的,就會覺得「天經地義」,「理應如此」。源自三百年前普魯士,繼而流傳全世界成為主流的「傳統學校教育」也是這樣,它只是恰好和過去三百年來盛行「科層暨市場體制」完全契合。但是因為大多數的同胞與世人是這一套教育體制養大的,所以自然就覺得「教育理應如此」,天經地義。這樣子想,卻剛好妨礙台灣社會與教育地進一步發展。在網際網路發展略為成熟之後,網際網路改變了教育的「核心提問」,而「科層暨市場體制」走了三百年,造成了全球暖化,也不得不改弦更張,必須走向「互聯共生網絡」型的人類社會。在教育體制與人類社會雙雙須要「升級改版」之際,改變教育,改變人類社會,才是真的「理應如此」。 由於過去十年台灣開始有了實驗教育的發展,先是有行政命令上的包容,後來又有了正式立法的保障,而後政府更透過補助加以扶持,讓我們看到了和過去傳統學校教育很不一樣的「自主學習典範」下的教育。而傳統學校教育並沒有比這些「自主學習典範」下的教育更「理應如此」,更天經地義。反而是「自主學習典範」教育剛好匹配「互聯共生網絡」型的人類社會,應該橋接進公共教育才對。 有人會問:說那麼多有什麼用?傳統的學校教育就是和盛行的「科層暨市場體制」契合呀!用傳統的學校教育培養出來的人,就是比用「自主學習典範」培養出來的人更能適應這個社會呀。這樣子想法要成立,得有個大前提:人類社會與台灣社會未來四十年的樣子,基本上就是過去人類社會與台灣社會的樣子。未來什麼事都有可能,但就這件事最不可能。 ==傳統公共教育典範== <table class=nicetable align=right style='width:300pt;margin-left:10pt;border:none;'> <tr> <th colspan='2' style='border:none;'> <B>科層:<span style='font-size:small'>執掌明確、辦事準則固定、介面簡單</span></B> </th> </tr> <tr> <th style='border:none;'> <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閉恩濡/自主學習典範的應用/4-2.jpg' width='131pt' height='66pt'/> <br/><b><span style='font-size:x-small'>6位成員,5組關係;若改為工作圈,6位成員會有15組關係。</span></b> </th> <th style='border:none;'> <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閉恩濡/自主學習典範的應用/4-1.jpg' width='169pt' height='112pt'/> <br/><b><span style='font-size:x-small'>14位成員,13 組關係;若改為工作圈,14 位成員會有 91 組關係。</span></b> </th> </tr> <tr> <th colspan='2' style='border:none;'> <B>工作圈:<span style='font-size:small'>共議、協商分工、想辦法</span></B><br/> <span style='font-size:x-small'><B>工作圈中關係數量隨成員數目急速增加</B></span><br/>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1/NumberOfRelationshipsInWorkTeam.svg/640px-NumberOfRelationshipsInWorkTeam.svg.png' width='300pt' height='88pt'/> </th> </tr> </table> 本書所稱的「傳統公共教育典範」是指自腓特烈·威廉一世(德語:Friedrich Wilhelm I)於1717年在普魯士實施全國小學義務教育以來,逐漸傳遍全世界的學校教育系統。過去三百年,何止教育有全球近似的典範,國家治理也有一套近似的典範:立機關、清戶口、明地政、修道路、興實業、通貿易、設學校,國家雖有兩百多個,信的教不一樣、有沒有國王不一樣、專制還是民主可能也不一樣,但底層的治理機制卻差不多:都是以化石能源為經濟的基礎,同在一個國際市場網絡中,都使用上面提到的那一套政府治理工具。而學校教育系統,當然是在幫科層體制、市場經濟打基礎。大家沒發現嗎:學校一方面很像劃一且大量生產的工廠;另一方面學校中的人際關係又很像科層化的政府機構。 例如:政府會分總統、行政院 / 國會、市長、地方政府 / 地方議會;行政院會分院、部、署;部裡面會分部長室、各司、下設各科;這些是「設層」。同樣行政院內部會設內政部、教育部、國防部…,彼此同級平行;教育部內部會設綜規司、高教司、技職司…,彼此也同級平行;這些是「分科」。「分科設層」就是「科層體制」的最大特徵。大公司其實也差不多。 學校呢?有一個校長室,下設輔導處、教務處、學生事務處、總務處,處下面設各組,如教務處下設註冊組、教學組、資訊/設備組,其他處也類似,不但各校均是「分科設層」,而且幾千所學校還分科設層地大同小異,格式化地相當徹底。而將學校高度格式化,當然是為高度格式化學生來打下基礎。 整個政府、公司、工廠、學校長得都像個金字塔,金字塔的下層得服從金字塔的上層。政府通常用 GDP 成長多少來評價;公司通常用賺多少錢來評價;工廠通常用產量多寡、成本高低、良率如何來評價。 在「科層暨市場體制」下的傳統學校,其實就是一種另類工廠,學生既是原料也是產品,一節一節國、英、數、社、自的課,是一道一道的加工流程,灌進去一份一份應試答題用的專屬知識。 所謂「典範」,是指在一個體系中的人們,彼此用類似的技術手段做事,用類似的原則組織團體,而後台則用相同的價值觀整合這兩者。過去三百年的人類社會漸漸整合到一個跨國系統當中,這個體系最突顯的兩樣特色:一是以化石能源為基礎的市場經濟;另一是「科層組織」。三百年後的今天,這個系統成為人類社會最盛行的體制,我把它簡稱為「科層暨市場體制」,而「傳統公共教育典範」則是這個體制非常核心的構成部分。 以化石能源為基礎的市場經濟,我們在下一章「開門辦教育」中談,現在先稍為談一下「科層組織」。「科層組織」雖然古老,但盛行到這種程度,其實是近三百年來的事兒:政府使用科層組織、軍隊使用科層組織、跨國大公司也使用科層組織。當然「傳統公共教育典範」下的學校,自然也是科層組織,這是給社會建造未來組織打基礎。 「科層」是指分科設層,這種組織有以下幾個特點: #組織在橫向上分很多科,縱向上分很多層,可以在這兩個維度上發展得很大,甚至組織起幾百萬人。 #每一層、每一科、每個工作崗位,都有明確的工作執掌。做超過工作執掌範圍的事––犯規;工作執掌範圍內的事沒做––也犯規。 #事情該怎麼做,也有規章制度規範著,用自己想出來的方法做,而沒有照著規章制度上的方法做,還是犯規。 #業務執掌和做事的規章制度,都用「文件化」的方法,寫成章則,犯不犯規一清二楚。 有的讀者讀到這裡,可能就會有疑問:不然咧?這是因為「科層組織」在我們生活中太盛行了,盛行到我們容易忽略其他的人類社會組織方式。凡是組織人群,都需要「立約承責」,但立約承責可不只有「科層組織」這一種辦法,另外也很常用的是「工作圈」模式(Work team)。以下用一個簡表來對照這兩者: {|class=nicetable style='width:90%' !style='width:50%'|工作圈!!科層 |-- |成員協調工作||分科設層,明訂執掌 |-- |成員創造力、士氣好表現皆較好||成員易僵固、受挫、等因奉此 |-- |實體:運作成本隨人數增加而呈指數增加<br/>線上:運作的固定成本穩定,邊際成本小||運作成本隨人數增加而等比例增加 |-- |隨大規模點對點溝通工具發達而規模得以擴大,並且運作的更成功||隨大規模點對點溝通工具發達而缺點畢露 |-- !colspan=2|人的大腦只能大約熟識 250 人左右,還要分配給不同的人際圈 |} ==對「傳統公共教育典範」的反思== 在這套典範下,人類文明到達了新的里程碑:政府讓幾乎每一個人民,都有書唸。這一點對人類社會而言極不容易,而歷史上也從來都沒有哪個政府曾做到過。 凡事都有兩面,這套典範的功德與優點說完了,底下講反思。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 Ivan Illich ,他在 1971 年寫過一本書叫《非學校化社會》,其中就指出這套「傳統公共教育典範」下的學校教育,在長時期發展之後,衍生出儀式化、偏離生活實踐與複製社會支配關係等毛病。 儀式化是指學校發展了一套流程:當學生做完了 A,B,C,D 步驟,學校就「認定」學生習得的甲、乙、丙、丁等知識與技能。這套步驟通常是:依課本上課、寫作業、通過考試。後來許多教育的實證研究證實,其實學生完成了這些儀式後,並沒有真正學會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只是看起來像學會了,學校「認證」他們學會了而已。 偏離生活實踐是指傳統學校教育在學生的大腦中建立了兩種模式:課室模式與生活模式,進教室就使用「課室模式」來因應作業和考試,踏出教室大腦就切回「生活模式」,把用來因應作業和考試的知識與技能留在教室裡。 以上這兩點,突顯出傳統學校教育的一個大盲點:故意把「學過」當成「學會」,而且還加以認證。學校關心的是學生考試通過沒有,而不是在生活情境中,學生應用的情形如何。 而「複製社會支配關係」是指學校讓學生成為文化(或知識)工業的消費者,他們受到社會之「政治-經濟」結構的操縱和宰制,學校教育則是維護現存既得利益的控制性工具。這一切當然從習慣「科層」關係開始。 注意, Illich 批判的不是哪一個國家教育的缺失,而是批判整個「傳統公共教育典範」下的學校教育本身。而他所提出的解方也不是建立一些私墊,讓人民可以躲開學校教育,而是用「讓人民從網絡中學習」來取代「讓人民從學校機構中學習」。 Illich 建議建立四個網絡來達成以下三個目標: #讓所有想學習的人在任何時間都可以找到教育資源。 #讓所有有能力的人,都可以傳授他們的知識給那些想學的人。 #鼓勵所有想對社會大眾提出問題的人都有機會表現他們的意見。 他提議的四個網絡是: #教育用品網(reference services to educational objects):教育用品去標籤化,去金字塔化,就是生活中在用的物品。這樣能消除資本主義大廠對製造、修理知識與技能的壟斷。 #技能交換網(skill exchanges):讓有技能的人成為技能教師;每位國民持有基本額度的學習券(或貸款),可以付給技能教師。 #伙伴選配網(peer-matching network):本質是一種透過網絡來媒合的同好俱樂部。 #教育諮詢網(reference service to educators at large)。其中又包含「教育管理者」、「教育顧問」、「教育指導者」(幫學生克服困難)。獨立教育工作者興起,家長參與教育工作盛行。 其實 Illich 的倡議中已經有了今天「自主學習典範」的某些芻形。而他當年是在什麼技術基礎下完成這一套構想的?電腦+電傳打字機+人民可「自造」的三輪小機動車(每台125美元)! 如果「公共教育」按 Illich 的構想操作,則教育變成人民可以參與、可以自行打造的事情,政府無從壟斷,也失去「複製社會支配關係」以維護現存既得利益的空間。再者學習和生活,在內容與人際關係上合一,不會儀式化。 棋差一著,當時還沒有「網際網路」,還難以實現 Illich 讓人民從網絡中學習的設想。 ==細看「傳統公共教育典範」的師生不對稱性== 「傳統公共教育典範」本質是「會的『老師』教不會的『學生』」,教人的老師必須高高在上,被教的學生必須低低在下。 形成這套典範,有其社會背景。主要須靠以下幾件事: 第一,傳播工具比較原始,正確的知識和技能除了上學,不容易從大眾傳播或網際網路中取得。老師不教給學生,學生損失就會比較大。 第二,生師比很大,一位老師同時要教很多位學生。老師的資格被法令框限住了,獨立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參與教育都被視為「非正式」的,少量、補充性質的。這一點對鞏固「傳統公共教育典範」很重要,只要生師比很大,就算你真心要搞師生平權,也會是表面的、假的。 第三,社會比較金字塔化,等級森嚴。這時學校就成為「複製社會支配關係」的起點。通常學校會需要一套儀式來鞏固尊卑,如「起立、敬禮、坐下」;大陸演員間互相尊稱為「老師」,即是運用老師身份較高的社會心理慣性。 第四,知識、技能的折舊比較慢。可以由體制訓練一批職業的老師,然後使用很多年,甚至使用到整個老師的職涯結束。在此過程中,不管老師本人是不是一位好的「學習者」,他「教學上」的內容價值與技術價值,都不容易隨時間流逝而貶值。 有了這些社會背景,「傳統公共教育典範」中師生之間不對稱的位置與權力關係便能成立,讓老師可以從容去布署: #'''將學生「格式化」''',以對得上老師「畫一」的教學。 #讓老師或老師的上級可以'''決定的課程目標,選擇教學內容'''。 #由老師決定每堂課的教學目標,決定'''教學節奏與活動內容'''。 #'''布置作業''',確保學生有一定的練習強度。 #布置「'''診斷性評量'''」,確保學生有「聽」他教。 #布置「'''檢定性評量'''」,評價學生是否達到「學會」的「儀式性定義」。 #布置「'''選拔性評量'''」,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 #'''處罰學生''',以維護課堂紀律,讓聽課、作業與評量得以有序進行。 #'''大規模'''備妥畫一性'''教學後勤''',於是有教科書、課程標準、課程綱要、設備基準…等制度。 看到這裡,哪個「不然咧」的問號又會過來了。但是請讀者跳開框架想一下:台灣同齡的兒童每個年齡層可能有幾十萬人,他們天賦不同、家庭背景殊異、樣子十分的多元,而這幾十萬同齡兒童可以在 2021 年 9 月到 2022 年 2 月之間學一套近似的同容,是不是有點奇怪?這在成人教育的領域中,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化這種不可能為可能,社會是要施加多大的力道去將這幾十萬同齡兒童的多元特質「格式化」?兒童年齡小時還不算那麼神奇,但是這種操作我們要操作到他們十五歲,而十五歲到十八歲之間,我們也只將他們之前的同一套,放鬆到同三套。當然第三套的技術高中,我們讓學生有較多的群科可以選擇,但是教育內容的「不多元性」和學生與社會的「多元性」差距還是太大。 後面幾節我們會慢慢談到這個典範據以生存的社會背景正在改變,此處先討論單單師生之間的這種不對稱性,本身對教育產生「異化」的問題。 首先,把學習者的「高度」壓得太低,學習會儀式化。學習者會做出「學會」的樣子,演出學會的儀式,其實未必想學,也不一定有學會。 其次,學校會複製社會的權力支配關係,妨礙社會演進。近的說,就是妨礙台灣社會的「去金字塔化」,走向真正的多元社會。 第三,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比「事實」更加強橫得多。老師對學生的肯定與貶抑影響都太大,遠超過「剛好」的程度。 第四,老師聯手「體制」對學生進行「選拔性評量」,讓學生之間進入「無效益的對耗」(Involution,大陸翻譯為「内卷化」)之中,學生的能量為了彼此比較而不斷被消耗,能力卻沒有真正的增加。 第五,產生了老師在金錢和感情方面較強的索要潛力。例如,在台灣民主化之前,「養鴨子」(要學生到他家補習)幾乎是多數學校老師的副業。 而由於'''網際網路的發展''',台灣正朝向多元社會演變,人類社會為了因應「生態災難」與「科技顛覆」正由垂直整合走向水平整合,在在都使得「傳統公共教育典範」再沿用下去會出現很大的問題,所以需要橋接到「自主學習典範」的方向上面去。 ==簡介「自主學習典範」== ===(一)「自主學習典範」的核心元素=== <div style='float:right'><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不錯學群課程理念.png/480px-不錯學群課程理念.png' width=320 height=320 /></div> <p style='font-size:13pt;font-family:標楷體;'>首先請大家理解:'''自主學習不是一種教學法,而是一整個生態系。'''</p> <p style='font-size:16pt;font-family:標楷體;'>而實踐自主學習典範的第一要訣是:提高學習者的高度。</p>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在自主學習典範之下,學習過程會如江流而下,阻力很小。但如果不能做這一點,學習過程會如逆水行舟,步步都難。 「金字塔化」的組織結構會讓「有高度」的位置成為稀有資源,然後就沒辦法讓大多數人都看高自己。所以「金字塔化」是「自主學習典範」中要儘量避免的組織樣態。 參考過去十年台灣實驗教育的經驗和現場實踐,分析「自主學習典範」的核心元素如下: #自主學習:是指要儘量讓學習者參與到對其自身的學習治理中,更多地主導自己的學習。由於這是整個典範的基礎,所以兩岸的同行,就將這個學習典範的名稱,暫時稱之為「自主學習典範」。 #無界學習:學習的場域,不以教室為範圍,將整個世界,都當成「沒有屋頂的大學校」。<br/>如果一個學習活動,同時能兼顧到移地、群學、學習者策畫三個要素,我們就把它稱為「行動學習」。<br/>並不是所有的無界學習都是行動學習。 #群學:學習伙伴間能互補特質,進入到討論模式,由「加法協作」進展到「乘法協作」,引發彼此間的共振,我們稱之為群學。這一點要和「傳統傳統公共教育典範」比較才會明顯,容後面進一步詳述。<br/>要撐起群學,就得仰仗伙伴間「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態度,也須要大家遵守「立約承責」的精神。所以「群學」是公共性教育的起點。<br/>通常工作圈模式會比科層組織適合於推動「群學」。 #生活實踐:前三個元素都必須以「生活實踐」為底色,學習活動儘量以生活中的現象與物品為材料、學生能動手做的就交給學生自己動手做。知識、技能以能應用於生活中為「學會」。<br/>當然,在生活實踐上,學校的大人們,也必須和學生一起來實做、一起自主學習,不能當「外銷派」,專門外銷大道理給學生實踐,自己卻不必實踐。 「群學」其實是自主學習典範中最難把握的元素,卻也關係著整個自主學習的成敗,我們必須對照「傳統公共教育典範」與「自主學習典範」不同的人際關係,才容易明白它的意思。 '''「傳統公共教育典範」'''下的人際關係: <table style='border:none;width:100%;'><tr> <td style='border:none;'><p class=p-1>1.學生甲、學生乙、學生丙、學生丁分別和老師建立「師承關係」</p> <p class=p-1>2.不同同學在同一時間,通常進行近似的動作</p> <p class=p-1>3.老師對各個學生進行統一教導</p> <p class=p-1>4.老師對各個學生發布作業並批改作業</p> <p class=p-1>5.老師對各個學生進行評量,並進行橫向比較</p> <p class=p-1>6.一個學生「不學」,通常只會影響自己的學習與學習表現</p></td> <th style='border:none;line-height:200pt;'><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d/傳統師生關係圖示.svg/240px-傳統師生關係圖示.svg.png' width=200 height=200 /></th> </tr></table> '''「自主學習典範」'''下的人際關係: <table style='border:none;width:100%;'><tr> <td style='border:none;'><p class=p-1>1.老師通常把自己融入到共學的網絡中,成為「群學主體」中的一角</p> <p class=p-1>2.全部師生會進入「討論模式」,自己必須先把想法打磨到伙伴聽得懂,彼此才有辦法合作</p> <p class=p-1>3.「群學主體」中的成員,特質會互補</p> <p class=p-1>4.同一時間成員常進行平行操作(分工合作)</p> <p class=p-1>5.成員之間會共振,只要正能量略大於負能量,整個學習就會螺旋攀高到新高度</p> <p class=p-1>6.風險:一個成員「不學」,通常會變成負能量,若無法中和,「群學主體」會瓦解</p></td> <th style='border:none;line-height:200pt;'><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1/群學共振圖示.svg/240px-群學共振圖示.svg.png' width=200 height=200 /></th> </tr></table> 這裡再解釋一下「加法協作」與「乘法協作」的區別: :加法協作:指共同產出,由群內成員貢獻後簡單匯整混加。同群伙伴沒討論也行。 :乘法協作:指產出如未經群內伙伴討論、質變即無法形成。伙伴間有「共振」發生。 由於有「共振」發生,所以群學常常能讓學習者達到傳統學習難以企及的高度,卻也非常仰賴「群學主體」中正、負能量的平衡。 學生在「群學」的過程中同時會學到公共性,因為整個「群學主體」一榮共榮,一損俱損。但不同於傳統學習,個人對學習的消極態度,不只會影響他自己,也會強烈影響群學主體中的其他人。好事會共振,壞事就會共振。 舉兩個例子,讓大家更容易明白。例子一,如果某次行動學習甲同學負責架設網站,他花很多時間學,把網站的 banner 做得很美觀,各種功能都實作出來,到底有沒有用?不一定有用!如果另一位乙同學擺爛,分配到的景點照片都不拍不上傳,文字介紹也不寫,那整個網站看起來就是破破爛爛的。甲同學和其他認真的同學就會覺得自己的苦心白費了,汗水白流了。 例子二,丙同學負責參訪策畫,安排了公共電視和防災科學博物館參訪,是不是聯絡準備周延、活動內容精彩大家感覺就會圓滿?不是的,如果有人「丟包」他的活動,那不只大家心裡會有一個空洞,下一次丟包別人的伙伴也會更多。 所以「群學主體」總是會變成這樣:有人會丟出一些負能量到整個「群學主體」,「群學主體」中也會有人提供正能量來中和這些負能量。只要中和之後還有一些些正能量剩下,整個「群學主體」就會螺旋向上發展。但是如果中和之後,是負能量比正能量多一些些,哪怕剩下未中和的負能量不多,整個「群學主體」就會螺旋向下發展。所以說「群學」需要每個「群學主體」中的成員,對其他人有一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態度。 這當中自然可以加入很多有經驗的安排來降低風險,例如:在整個「群學主體」中形成一個較小的「不愛計較工作圈」,任何時候都會放出正能量來中和負能量,讓負能量沒有太多累積的機會。再例如讓群學主體規模適中,運用大群包小群的套嵌結構,貫徹「立約承責」,群體內萬事講真的、玩真的,讓群體從共同利益開始、但卻靠彼此相挺走下去,讓大家共同承擔群體瓦解的責任…。 ===(二)重新定義「學習」與「教育」=== <table style='border:none;font-size:20pt;' align=right> <tr><th style='border:none;'></th><td style='border:non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small;'>學習者</span>主體性</td></tr> <tr height='22pt'><th style='border:none;lin-height:20pt;'>學習=增量×有用</th><th style='border:none;'>×(自我+群我)</th></tr> <tr><td style='text-align:right;border:none;font-size:small;'>讀懂世界<br/>改善生活<br/>生涯發展<br/>公民素養</td><th style='border:none;'></th></tr> <tr height='20pt'><td style='border:none;' colspan=2> </td></tr> <tr><td style='border:none;' colspan=2><b>教育</b>:<span style='font-size:14pt;'>學習當中別人可以幫忙的部分</span></td></tr> </table> 為了釐清「自主學習典範」的本質,我們有必要回頭重新回頭檢視「學習」與「教育」的定義。 自主學習典範並不是只有在台灣發展,在大陸也有很強的發展。大陸不可能將高中普及到全國各處,所以在制度上必須允許人民年齡到了就可以報考大學,毋須高中文憑。所以小學、初中、高中沒有唸體制學校並沒有關係,只要能出國或考上國內大學即可。這個背景,就導致大陸在過去六、七年間湧現了一波體制外教育,其中有一部分,走的就是「自主學習典範」的路子。 兩岸一些從事以「自主學習典範」為辦學方向的體制外教育,就一起討論出右側關於「學習」與「教育」的定義。 '''學習的定義''' 我們先談學習的定義,學習由三個部分構成:增量、有用、學習者主體性。三者有一項為零,學習就為零。 如果學習沒有帶來增量,那學習的效果就為零。有時「增量」是一種醞釀,表面上看不出來,但醞釀累積得夠了,學習者在能力與氣質上不同才能被觀察到。但是如果連醞釀都沒有,那真的只是從事與學習無關的其他活動了。 但有了增量,不見得就有學習。例如補習班刷題的應試教育,增量是很明顯的,答對的題目每週都在增加,但是這些背下來的答案,一但考完試之後,大家就準備把它拋諸腦後。它們對我們更加能「讀懂世界」、「改善生活」都沒有幫助,長期而言也無助於我們「發展生涯」,甚至對我們為自己的社會「立約承責」扮演好公民的角色也沒用,那這種增量就是無用的增量,這種學習就是「偽學習」,這種教育就是「偽教育」。 「自主學習典範」下的對「學習」的要求比過去還稍嚴格一點點,它還須要學習者在學習中展現出主體性,或者是學習者基於喜愛的選擇,或者是學習者參與到了學習的治理,或者是學習者領悟到新洞見的喜悦。如果這些一點都沒有,整段學習歷程只是別人以「我為你好」的名義,硬灌硬塞給學習者。那回到本章一開頭那個電腦學認有狗照片的例子,這些硬灌硬塞進去的東西,十之八九會被學習者用錯。「學習」靠硬灌是不行的,得靠學習者參與到建構能力的歷程中,這個道理,訓練人工智慧的科學家是懂了,但大多數人還是不懂。 另說一點,學習活動應該以學習者的福祉為中心展開。而一個人的福祉十分主觀,如果沒有當事人參與建構他自己的福祉觀,我們就貿然承認:有人可以'''罔顧當事人的意願,強加福祉觀到他身上''',那這個社會將會演變得十分可怕。'''當事人明明感到很痛苦,但有權力的人卻可以說「他其實很爽」'''。所以上面關於學習的定義,不但有區別學習與偽學習的效果,還有「倫理」上的正確性。據此「反教育」就是:打著為學習者好的名義,但卻剝奪學習者本身對「意義和價值」感受與認定權利。直接斵傷學習者的主體性,學習應定義為負值;漠視忽略學習者的主體性,學習應定義為零值。這種關係其實經常發生於父母與子女之間:父母強加自己的幸福觀到子女身上,明明搞得子女人生很痛苦,或者搞得子女變成飼料雞,卻自認為「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已經為子女鋪平了以後人生的道路。學校老師經常是過去應試教育下的勝利者,自己過去考高分才會覺得幸福,也覺得自己逼迫學生追求高分就是在為他們謀福祉。 回到本章一開頭:AI 學認狗的例子,如果不讓學習者主動去發展自身追求幸福的「定義和策略」,而是硬灌給他大人「幸福的定義」,他所掌握到的「福祉觀」就會單薄而狹隘,以之應對人生,必將錯過太多。 但學習者主體性這一項,要小心使用,因為「人有群性」,人這種存在,除了是他一身器官的集合,還有他與其他人共構的「群我」的成分在。剝離掉「群我」,人也就不再是完整的自己了。平衡狀態下,個體我與群我應該互為「主體」。 什麼是主體?主體意指本身即有意義和價值,須要被尊重,不只是完成某些目的工具,為了更好的達成目的,可以被貶抑和踐踏和無底線的利用。群體中的每個個體是一個個主體,而不只是被夥伴利用的工具,也不只是達成整個團體榮譽或利益的工具。群體中的每個個體,都應該相互承認彼此的主體性。 「群我」也是一個主體,有自己的意義和價值,可以被愛、被尊重。而不只是方便大家為共同利益合作的「一套假想」。它多於所有成員主體簡單的相加,所以才能引發成員間的彼此「共振」。這一點須要個體成員對「群我主體」的存在有共識。 當個體我與群我互為「主體」時,又會回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狀態裡。 國家社會是我們常見的群我,家庭也是我們常見的群我;在教育中所培養的健康群我關係,應該是:國家社會和我們個人互為主體,家庭和我們互為主體。而不是狹隘的國族主義,或一味要求個人為家族榮耀犧牲。這一點,更可以看出在公共教育中導入「自主學習典範」的重要性,下一代在「自主學習典範」下會學到:如果一味自私自利,他的小群會在「任務驅動式的課程」中不斷失敗;而群我太大淹沒個體我,群我即使成功,也不會成就成員們的成功與昇華。只有群我與個體我互為主體,才會是群學模式下的最優解。 '''教育的定義''' 如果我們真的要落實「學習者才是教育的主角,而不是教學者或教育體制的治理者才是教育的主角」,那麼學習的定義就必須先於教育的定義,讓教育的定義依存於學習的定義,而不是反過來。 透過學習的定義,有一些學習可以透過內觀或自省,就可以得到「增量」,而且能用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例如自己獨自打坐。但是有更多的學習,是需要和別人互動的,我們就將「別人幫得上忙,又能依學習者主體性,得到有用增量的活動,定義為『教育』」。 所以在「自主學習典範」下教育是一種助人活動。教育既是一種助人活動,就應該和心理師、社工師另外兩種助人專業協力分工,同時幫助人改善學習生態、解開心理糾結、引介能協助家庭的資源,才能真正幫到學習者。這樣子一想,馬上就打開了「同村共養」教育這條新的道路。 另外,所有助人活動都需要注意的三個陷阱: #依賴:助人者忘記助人工作的宗旨是幫助「受助者自立」,耽溺於享受受助者依賴他而無法自立的狀態。父母時常會落入這種陷阱。所以「自主學習典範」是要學生當自己的英雄,而不是要老師搶著去當學生的英雄。 #剝削:受助者利用「幫助」關係,故意將其應該承擔的責任與付出,外部化給幫助者。 #壓迫:助人者忽視受助者的主體性,以「我為你好」為由,壓制受助者的選擇與負責。 要避免落入以上的陷阱,助人者與受助者之間最好建立清楚而忠誠的「立約承責」關係。在此關係下,受助者應該在助人者的陪伴下,發展自己的目標、為自己做出選擇與努力,並為自己的選擇與行動負責。受助者應該自立的事項是清楚的,助人者知道自己是啦啦隊,不是「代跑者」。 ==回顧並比較兩種典範== <div style='float:right'><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5/教育新典範.png' width=320 height=152 /></div> #「傳統傳統公共教育典範」畫一進行教學、作業與評量,「自主學習典範」讓學生由「聽課」進化到「選課」,再進化到「組課」。 #「傳統傳統公共教育典範」老師對學傳道、授業、解惑,「自主學習典範」由「資深學習者」擔任「資淺學習者」的嚮導、教練與陪伴者。相信:每個人天生都有能力:去調動身邊可用的資源,以解決他所面臨的任何問題(行動者思維)。 #「傳統傳統公共教育典範」老師要對教學熟練,「自主學習典範」老師自己首先要是好的學習者。 #「傳統傳統公共教育典範」老師必須遵照課綱上課,「自主學習典範」老師每天都在度量各種知識、技能與學生生命遠近的關係。 #「傳統傳統公共教育典範」老師要當學生的英雄,「自主學習典範」老師讓學生當自己的英雄 #「傳統傳統公共教育典範」師生間有高度的不對稱性,「自主學習典範」以提升學習者的高度為總訣。 #「傳統傳統公共教育典範」教學是個人經驗的累積,「自主學習典範」教育是一種「生態化」的助人活動。要避免「依賴」與「剝削」。 <!--#「傳統傳統公共教育典範」,「自主學習典範」--> <p style='font-size:18pt;font-family:標楷體'>附錄:</p> {{jendo::贍養人類/書摘}}
返回到
討論:自主學習帶領者培力/擴大讀書會1
。
導航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