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發展教育社群/學前教育公共化 的原始碼
←
發展教育社群/學前教育公共化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分類:發展教育社群]] ==引言一:丁志仁== ===2020.07.07與潘部長對學前教育公共化的主要結論與建議:=== {{:學前教育公共化推動建議}} ===政府收入與教育經費成長的長期趨勢=== {{:政府教育經費跨年分析}} ===學前教育公共化需要多少錢?=== <div style='float:right'><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6/PreschoolEducation2.svg' width=600 height=272 /></div> 以五歲最高,五歲的學前教育公共化約為 180 億,越往下越遞減, 0~5 歲全部公共化,約在 800 億以內。 目前政府花在學前教育的錢已經超過這個數字。 <br/><br/><br/><br/><br/><br/> ===為什麼?=== ==引言二:Caron== 今天要引言的部分是學前教育現況與台灣家長擁有的優勢。 目前現況分為兩大類,公幼和私幼,大約是三比七左右。全台目前有許多鄉鎮幼歸公所管,而非教育局管理。所以學校派任的園長是公所派任,而且沒有退場機制,直接做到退休。公教人員、教保員、臨時人員、約聘僱,後兩者很明顯都是靠關係。那由於法源不一樣,所以職場待遇也不一樣。甚至出現外行領導內行等問題。尤其園長如果不是本科系畢業,就很容易出現這個狀況。 職場霸凌或歧視的狀況,還有外行領導內行的問題 私幼分成三種。非營利由政府把關。 私又分為三種,非營利、準公共、一般 把關控管財務支出, 準公共兩種是有符合公共的概念,有名的連鎖私幼,做很好的四又收費很高,連鎖斯又品質堪憂 不太會注重教學品質和要求。並且師資沒有檢核機制,這十年來的變化會從20000到30000左右,現在會從25000起跳,那如果是高端一點的私幼可能可以到四萬。那在薪資沒有什麼保障的狀況下,師資品質就比較難管理,也就會出現我們看到的不當照顧或傷害到小孩。 互助式教保服務:比較常在偏鄉出現。 學前教育問題: 一國多制:園長是公務人員而非教育專業;幼幼班是有斷層的,因為很多學校是最近才開幼幼班。托嬰中心頂多收到兩歲,三歲以上就叫你自己找幼兒園或自己帶。 同工不同酬:不同型態公幼私幼,薪資差距大。 超收:由於公幼員額有限,私幼學費又太貴,家長只能自己帶。又或者私幼有超收的問題,安全性很難有好的掌控 準公共=偽公共:五原則。平等取得、國庫負擔,(1.平等取得 2.公益規準 3.國庫負擔 4.公開透明 5.權責相符 )目前只有非營利有符合公共化的五原則。但準公共他們得到政府補助後,政府也沒有把關。他們是為了得到補助或增加學生來源,而去申請成準公共,但他並不會因為收了補助,就因此增加現場老師的收入,而是有其他名目作帳。 學校不至於被收掉,收了準公共的補助,老師卻沒有合理的薪水,低薪或超收問題 非營利設置飽和:非營利設班數在目前台灣已差不多飽和,換句話說已經不會像前兩年開非營利幼兒園這麼頻繁了。由於已經飽和,不賺錢地區需要的學前教育服務,就沒有人去處理,會是個很大的問題。 走向非營利,準公共化才可以退場,非營利才真的符合原則。 家長的優勢:家長心態大部分都希望孩子只要快樂、開心就好;:家長可以串連 在老師的角度來說,教學其實是要進步和改善的,除了開心就好,符合心目中的學前教育需要串連改變環境 利用網絡組織,平時跟政黨或是跟有力的人士協助自己的需求和期望 有兩個部分。利用網絡組織,平時和政黨和有力人士,去協助把自己的需求跟政府去做要求。例如我們就可以找小歐盟等小黨,來協助跟執政黨和大黨施壓,成為其中一個政見。 微社群:精進自己對於養育和教育的概念。讓自己在育兒過程中不會那麼累。目前在育兒過程中,沒有教家長怎麼養小孩並同時調整自己的身心。那微社群的出現,其實也是讓政府知道,當前家長關心的育兒問題有哪些。 ==引言三:閔柏陵== 我們期待的學前教育。 我們在做的是家內零體罰、家內平等對話與自主學習的推動。 今天會先從兩年前的倡議案例來談。大家有聽過「台北市公園盪鞦韆三分鐘計時器」的新聞嗎?就是小孩上去盪三分鐘的鞦韆就要下來。那我們覺得這個措施不太洽當,所以我們找了一百個小朋友,訪問他們怎麼看待市政府推出的這個措施。我挑選七個小孩,四歲到十歲的回應。四歲小孩說,我會去問他可以換我了嗎?七歲回覆說,我會去跟他溝通、我可以自己決定呀。六歲小孩說,(沒記到) 九歲:用計時器只是在教服從,不會學到分享。十歲小孩說,會一直玩就代表盪鞦韆不夠,想一直玩,所以要解決的問題是盪鞦韆不夠,而不是用計時器來解決。 一百個小朋友的說法整理完後發出去,迴響非常大,直到有人說:「這種話不可能是小朋友說的」;還出現「大人怎麼看這件事」的回應,包含覺得小孩講話很成熟、應該是找寫手寫的、不相信是小孩的意見。 透過這些說法,我們看到: 一、不相信小孩會講這些話=>這是造假(那我們有真的了解小孩嗎?還是一昧把他們幼體化?造成對小孩的偏見?)此種偏見,是不是也會影響到我們對小孩的教育。 我們對小孩的了解足夠嗎?我們的政府有嗎?他們對幼兒發展有專業知識嗎?足以讓他們訂定合適的政策嗎? 德國學前教育現場。我舉德國的例子不是德國特別好,而且這個比對不只是從書上抄下來,而是問在德國擔任幼兒園園長得朋友。在跟園長討論的過程中,有注意到以下三點: 一、對兒童人權的落實非常在乎。自主參與:以小孩的意願為主(表演節目、吃飯)小孩可以決定要不要參加節慶表演,不參加也不會怎麼樣;不能免強小孩換尿布、吃東西。台灣朋友想幫小孩離吃飯的椅子推進一點,直接出手幫忙,結果小孩很生氣,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因為對方是陌生的大人,要幫忙的話要先詢問對方。 二、政府、教育機構與家長三方合作:不是把照顧外包,所以政府不能隨意要求教育機構延長托育時間。因為從業人員需要休息;並且延長時間也是剝奪家長與小孩相處的時間。既然要做這件事,勞動方面也要注意,家長的勞動工時如何控制在不會盲目加班,可以回家陪小孩。並且「喂藥」也是交由父母處理。小孩生病時,父母甚至可以請照護假,且不會扣薪水。由於這個學費是政府出的⋯⋯ 三、對於幼兒要在這個階段學什麼,是有共識的。五歲之前不能拿筆,換句話說不會強硬的教他知識,也不會一昧強調「害怕輸在起跑點」的問題。而是練習跟人相處、遇到衝突時怎麼辦等。只有上小學前一年,稍微有個上課的樣子,包含認識自己的名字,但不會有學科。有非常多遊戲的時間,課程也很有彈性,不會一定要照著課表。小孩在幼兒園裡玩得開心是最重要的。如果小孩玩得很髒,老師會跟家長說:「恭喜你今天得到一個玩得髒兮兮的小孩」,家長也不會反感。甚至,如果課程排的叫緊湊,家長會跟學校反應,這樣小孩玩遊戲的時間夠不夠。甚至還有森林幼兒園,是沒有主要教室的。把森林當作遊戲的場域。 我還是要強調,我不是說德國做的絕對好,而是我們有可以參考的地方,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事台灣學前教育可以改進的: 一、教育人員專業提升:和家長一同合作,而不是因為害怕把他們都拒之門外。 二、教育機構改變:不能用管理的方式來看待小孩。例如廚房阿姨跟老師反應有很多剩菜,讓老師轉頭要求小孩不可以挑食。那這就只是用管理的方式來跟小孩相處。老師不要直接強迫小孩,而是可以跟家長回饋。對小孩的生活教育,採用對小孩最好的準則並執行。 三、家長觀念改變:對教育的專業並堅定執行,政府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不能因為家長的期待, 政府還可以做什麼: 一、尊重並結合民間專業:各縣市都有家庭專業中心,我們去研究發現他們的課程其實都有些落後。民間團體反而有比較再提升教育觀念和專業。政府可以多跟民間單位合作。 二、資源分配的正義:要考量不同家庭的社經地位與需求,而不是僅有少部分家庭受惠。 ==引言四:黃婉茹== 凝聚親職社群,和親子共學促進會一路以來做的是滿接近的,所以會分享我們的觀察。 我是台東區親子共學團的領隊,我的小孩從學齡前共學團後畢業後,他們進入暖暖蛇共學團,我的身份也是教師。 要凝聚家長,就必須談到,家長們的心態是什麼、大家有什麼擔心? 凝聚再一起有很多形式,可以分享在不同面向上的名句做法。如何讓大家理解⋯⋯ 在成為全職媽媽前,我是職業婦女。再生第一個小孩前,我周圍的同事都去雙語幼兒園,同事也都推薦我去,說這樣小孩長大後才跟得上別人。我那時候都不知道公共化這件事,也不覺得私幼有什麼不對。爸媽想為小孩選一間好學校,這個心態很正常。 在這個社會,爸爸媽媽的角色,時常面臨拉扯。一方面我們在思考要用什麼資源給小孩;另一方面,決定用這些資源時,也會有一些拉扯。 台灣社會現在充滿學習焦慮,雖然說教育很努力改革,譬如升學主義。雖然現在實行多元入學,但我們還是很常聽到小孩因為成績不如預期、不如別人,導致他在學校受到不同待遇;或者他為了成績而犧牲自己的其他興趣。 另一個是菁英主義:這個社會大家普遍對於成功的定義,還滿單一的,大家希望孩子優秀,希望他有決策權,而非多元價值。大家都認同這個社會僅有少部分人能獲得成功,並且他們也能決定大部分的事。所以家長就會希望把小孩培養成優秀的人,包括讓小孩去學各種東西。在菁英主義掛帥下,資本主義就更能進入教育體系。例如我們為了要把小孩培養得很成功,我就需要花很多錢來投資小孩。為了要有很多錢來栽培小孩,我就需要賺更多的錢,反而犧牲我陪伴和跟小孩相處的時間。 資本主義的影響,爸媽要送孩子去理想的狀態,需要投入很多金錢。變成爸媽要更努力賺錢來符合這個期待,如果培養不起來就需要花更多時間賺更多的錢,許多時間沒辦法陪伴孩子,反而鼓勵經濟往上,但孩子的教育真的有變健康嗎?不見得。 第四個個人主義,許多時候我們在做的決定是希望我們的小孩很好,但我們沒有考量其他的孩子好不好。或者更近一步,沒有像我擁有這種選擇的孩子,該怎麼辦?如果我們只看到自己的小孩好不好,公共化就很難推進。那這又回到前面,因為公共化很難推動,所以我們只能把資源都放在培養自己小孩,導致我又回到賺更多錢、無法陪小孩的循環。 某候選人的政見是,普設安親班讓小孩七點再回家,配合爸媽的下班時間。但我們要想,我們該做的是延長在教育機構的時間,還是我們要改善的是爸媽得勞動環境,增加親子相處的時間。 我們無法掌握小孩,導致我們很緊張,這其實是我們對兒童發展的不認識,因此面對小孩時就是充滿焦慮的。這時候呢,台灣整體社會,又充滿著一種「厭童」的文化:覺得小孩的聲音很吵、行為不文明,導致很多公共場合不讓小孩參與;而這也會影響家長看待孩子、以及為小孩做的教育決定。尤其這種時候,如果我們又用威權教育的那一套方式,我們就只是把小孩當自己的附屬品。 如果爸媽只是想讓小孩符合社會規範,那自主學習就很難發生,小孩看不到自己的獨特性;同時,親子關係也會惡化。 此外,如果父母只著重 改變成什麼樣的行動,可以改變社會的氛圍,而不是讓大家一直陷在情緒當中。 我們最早是0-5歲的親子共學團,同時我們也讓⋯⋯ 不停地擔心孩子夠不夠好,是整個社會的學習焦慮。 補助托育津貼,送去私幼補助非常多的時候,會影響爸媽決定。或是總統候選人,希望普設安親班或課後輔導班,符合父母下班時間。 這兩種政策取向會影響人民決定,是社會中的拉扯。 小孩端,孩子是未經過社會化的,在無法如我們預期的池後好僅漲,那個僅張是缺罰而同發展的認知,沒有教育來告訴我們小孩在城障階段會是什麼樣子。這格在台灣教育是缺乏的,所有會接觸到孩子的都需要知道,不然容易充滿焦慮。 家裡如果有一方需要陪著孩子體制外得學習,有可能需要更多時間在孩子身上,為了讓家庭收入不太受到影響,就多了「合作社」等(綠部分)。讓媽媽也一些收入,同時鼓勵台灣中小企業被看見。法律上做調整或許也有用,才走向歐巴桑聯盟,改變親子教育面臨的困境。凝聚的歷程大概是這樣,一開始是爸媽進到這個社群,每個人看到自己的需求有連結。有人能一起討論是很重要的,是一種夥伴關係的開始。 這個擔憂裡頭有什麼社會脈絡導致我這樣想,是見樹又見林的過程,我看到紹整體社會如何影響一群爸媽,如果想法上有鬆動,我的理念會不會有所驗證,新的行動去實驗去對待孩子,」某程度也創造了改革,讓他們更有餘裕和空間,在互相交流中也成為互助的機會,接著就成了凝聚的平台。當我在行動的時候就是一種平台了,我們在行動之上一起交流一起看到什麼。 當一個社群要凝聚一定某程度在共同的目標下會看到每個人的不同,可以互補也可以合作,但一定也有衝突,但學習開始合作社群才會壯大。因為在衝突中會互相驗證彼此的價值觀是什麼,什麼價值觀可以共同努力。這個衝突在社群中是種養分,對於一個社群的長期經營很重要。 學齡前的親子廾穴是爸媽互相思辨,怎麼樣讓孩子培養出自主學習的能力。接著陪孩子學習自主學習。月多元的角色可以涵納更多家長進來。如果我們凝聚做法有很多種,家長可以在裡頭找到自己的位子。政治上的凝聚也是一種, 凝聚方法有很多種,就可以讓不同類型的家長可以在裡面找到自己的位子。政治上的凝聚也是一種,小民參政歐巴桑的成立,就是因為我們發現參政權應是平等的,而不是把聲音都留給有權力的人。我們凝聚了不一樣的人,例如有些媽媽在街頭宣講很害羞,那他就負責做周邊紀念品;或是其他媽媽也會去做街頭宣講。
此頁面包含以下模板:
學前教育公共化推動建議
(
檢視原始碼
)
政府教育經費跨年分析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發展教育社群/學前教育公共化
。
導航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