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再公共化聯盟/敬邀您共同關切: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三、將我們關心的議題移往公共治理「雷達視野的中心」) |
(→以 10 個左右小組為倡議主體:) |
||
(未顯示3位用戶所作出之46次版本) | |||
第 12 行: | 第 12 行: | ||
五個原則當中,「平等取得原則」是首要原則,也是必要原則。 | 五個原則當中,「平等取得原則」是首要原則,也是必要原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盟是以下團體的合作: | |
− | + | #推進台灣公共治理走向中間偏左,希望台灣走向多元社會。 | |
+ | #台灣教育「均優派」的合作,推進台灣教育走向公共化,減少社經金字塔、學校金字塔、學生金字塔、國土金字塔的程度。 | ||
− | |||
− | |||
− | + | 是社會團體和民間人士合作,宣傳倡議,落實公共治理訴求的組合。<br/>明年大選後不會解散,會: | |
− | + | #追蹤政黨與政治人物對政策承諾的落實。 | |
− | + | #持續發展長期論述與可落實的方案。 | |
− | + | #準備下一輪的游說。 | |
− | ====( | + | <!--<table style='border:none' align=right><tr><td style='border:none'>「教育再公共化聯盟」籌備小組:</td></tr><tr><td style='border:none'> 謝國清、丁志仁、任懷鳴、林怡廷、陳東玉、許武龍(哈爸)、周樂生、陳明恩共同敬上</td></tr></table>--> |
− | |||
− | + | 而在具體的主張方向,聯盟最關心的議題共有五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往後的一年裡,聯盟會有很多事情向大家請教,與大家協力,還望台灣各領域的前輩們,不要嫌棄。--> | <!--在往後的一年裡,聯盟會有很多事情向大家請教,與大家協力,還望台灣各領域的前輩們,不要嫌棄。--> | ||
− | == | + | ==與振鐸伙伴溝通== |
===一、常民政治是個好東西,須要延續下去=== | ===一、常民政治是個好東西,須要延續下去=== | ||
===二、大齡社運與青年社運的跨世代合作=== | ===二、大齡社運與青年社運的跨世代合作=== | ||
第 79 行: | 第 57 行: | ||
#台大政治劉康慧老師 | #台大政治劉康慧老師 | ||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 |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 | ||
− | |||
− | |||
− | |||
===三、將我們關心的議題移往公共治理「雷達視野的中心」=== | ===三、將我們關心的議題移往公共治理「雷達視野的中心」=== | ||
− | 以 iPower 為例,他們關心「待定向青少年的適性學習」,但待定向青少年(泛指:中輟生、中離生、受安置青少年、高關懷學生…等) | + | 以 iPower 為例,他們關心「待定向青少年的適性學習」,但待定向青少年(泛指:中輟生、中離生、受安置青少年、高關懷學生…等)一直是教育治理的邊陲,而且從三十被視為「虞犯」,當前被治理當局稱為「怯志青年」,教育方法還是以「規訓馴化」為主。所以他們期望「待定向青少年的適性學習」能藉「教育再公共化聯盟」這一輪運作,迅速移到教育公共治理「雷達視野的中心」,至少從「語言」與「視角」開始改變,用「自主學習典範」取代「格式化學習者的傳統學習典範」。所以一接觸,他們就決定參加聯盟,並且將「待定向青少年的適性學習」放入「自主學習公共化」的第二個子議題。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發展全民國防教育」小組,他們是納入「推進台灣成為青年的安居社會」的子議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分擔政治游說的常備支出=== | ===四、分擔政治游說的常備支出=== | ||
第 122 行: | 第 72 行: | ||
#管理志工、工讀生與工作場所 | #管理志工、工讀生與工作場所 | ||
#募款 | #募款 | ||
− | + | ==以 10 個左右小組為倡議主體:== | |
− | == | + | #治理工作圈:國清、張育萌、丁丁、李欣、東玉、兆慶、筱薇、懷鳴、哈爸、學生代表。協助:士賢。 |
− | # | + | #志工組織:由東玉和丁丁,寫信來邀 |
+ | #推進學前教育公共化:有丁丁、王兆慶,再邀:簡瑞連(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林月琴,林慧華(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再邀非營利幼兒園,再找準爸媽。協助:鈴諭。 | ||
+ | #各級學校導入自主學習課程泡泡:自主學習帶領者培力。協助:恩濡。 | ||
+ | #待定向青少年適性學習:筱薇、宇倫、謝旻彥、思宇、典義、1~5梯的關切者。協助:士賢。 | ||
+ | #終身學習公共化:國清,蔡傳暉、志彬…。協助:全促會 | ||
#推進台灣成為青年的安居社會:李欣、張育盟、劉建成、王志文、度昀奇、楊逸帆、閉恩濡、林怡廷、陳東玉、任懷鳴、丁志仁 | #推進台灣成為青年的安居社會:李欣、張育盟、劉建成、王志文、度昀奇、楊逸帆、閉恩濡、林怡廷、陳東玉、任懷鳴、丁志仁 | ||
− | # | + | #發展全民國防教育小組:任懷鳴、許武龍、丁志仁、洪榮良、周樂生、楊雨青、度昀奇。協助:鈴諭 |
− | # | + | #青年彈性學習:六個專案。協助:恩濡。 |
+ | #學校教育改革:學生,協助:怡廷。 | ||
− | + | 驅動與傳動:每週四晚丁丁、懷鳴、東玉、怡廷小聚 => 傳動到治理工作圈 => 傳到各組 => 傳回四人小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年4月12日 (三) 11:52的最新修訂版本
聯盟的目標與主要訴求
民間的教育社運團體與青年團體,正在共同組建「教育再公共化聯盟」。大家以為:
- 明年一月的總統與國會大選,應該是一場候選人提出政見,社運團體與公民評價政見、檢驗政見的選舉。
- 而我們認可的教育政見是一套將台灣社會帶向多元社會、將台灣教育帶向公共化的教育政見。
所謂公共化的教育政策,應該符合以下原則:
- 平等取得原則
- 公益規準原則
- 國庫分擔原則
- 權責相符原則
- 公開透明原則
五個原則當中,「平等取得原則」是首要原則,也是必要原則。
聯盟是以下團體的合作:
- 推進台灣公共治理走向中間偏左,希望台灣走向多元社會。
- 台灣教育「均優派」的合作,推進台灣教育走向公共化,減少社經金字塔、學校金字塔、學生金字塔、國土金字塔的程度。
是社會團體和民間人士合作,宣傳倡議,落實公共治理訴求的組合。
明年大選後不會解散,會:
- 追蹤政黨與政治人物對政策承諾的落實。
- 持續發展長期論述與可落實的方案。
- 準備下一輪的游說。
而在具體的主張方向,聯盟最關心的議題共有五項:
與振鐸伙伴溝通
一、常民政治是個好東西,須要延續下去
二、大齡社運與青年社運的跨世代合作
五六十歲是台灣世運與常民政治的高點,攜手帶領台灣「走出公共」;三四十歲出生與成長解嚴後的台灣已就定位,而且經濟壓力也讓他們遠離社運,他們容易忽略「政策的輸贏最大」,輸了政策,做牛做馬三輩子也扳不回來;二十幾歲現在又擺回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二月已經有一次線上討論一次實體討論與協作:
- 李欣、張育盟,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主要觸及22歲以下),多次社運經驗、政策監督,在青年世代知名度高且號召力強
- 劉建成,Alpha Team,推動青年組織創新
- 王志文(王肝臟)
- 度昀奇
- 楊逸帆
- 閉恩濡
- 林怡廷
- 陳東玉
- 任懷鳴
- 丁志仁
三月再找:
- 當代原住民族青年政策藍圖論壇:原住民的青年社運團體,專門邀請青年討論原民政策
- 城市浪人
- 數位外交協會
- 雜學校
- 聚起來
- 台灣地域振興聯盟
- 台南新芽
- 台灣民主實驗室
- 開放文化基金會
- 台大政治劉康慧老師
-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
三、將我們關心的議題移往公共治理「雷達視野的中心」
以 iPower 為例,他們關心「待定向青少年的適性學習」,但待定向青少年(泛指:中輟生、中離生、受安置青少年、高關懷學生…等)一直是教育治理的邊陲,而且從三十被視為「虞犯」,當前被治理當局稱為「怯志青年」,教育方法還是以「規訓馴化」為主。所以他們期望「待定向青少年的適性學習」能藉「教育再公共化聯盟」這一輪運作,迅速移到教育公共治理「雷達視野的中心」,至少從「語言」與「視角」開始改變,用「自主學習典範」取代「格式化學習者的傳統學習典範」。所以一接觸,他們就決定參加聯盟,並且將「待定向青少年的適性學習」放入「自主學習公共化」的第二個子議題。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發展全民國防教育」小組,他們是納入「推進台灣成為青年的安居社會」的子議題。
四、分擔政治游說的常備支出
政治游說須要一定規模的常備支出,以聯盟合作,單一團體不必獨自承擔過多的負荷。這一點體現在:
- 建置對維護平台,達成平等書寫的功能。
- 討論政綱,寫政綱,並系統性往各種媒體傳送。
- 與中階文官討論。
- 與所有立委和立委候選人,政黨智庫,維持聯絡。
- 聯合公民,評價候選人政見。
- 舉辦論壇、客廳會。
- 辦培力營隊。
- 管理志工、工讀生與工作場所
- 募款
以 10 個左右小組為倡議主體:
- 治理工作圈:國清、張育萌、丁丁、李欣、東玉、兆慶、筱薇、懷鳴、哈爸、學生代表。協助:士賢。
- 志工組織:由東玉和丁丁,寫信來邀
- 推進學前教育公共化:有丁丁、王兆慶,再邀:簡瑞連(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林月琴,林慧華(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再邀非營利幼兒園,再找準爸媽。協助:鈴諭。
- 各級學校導入自主學習課程泡泡:自主學習帶領者培力。協助:恩濡。
- 待定向青少年適性學習:筱薇、宇倫、謝旻彥、思宇、典義、1~5梯的關切者。協助:士賢。
- 終身學習公共化:國清,蔡傳暉、志彬…。協助:全促會
- 推進台灣成為青年的安居社會:李欣、張育盟、劉建成、王志文、度昀奇、楊逸帆、閉恩濡、林怡廷、陳東玉、任懷鳴、丁志仁
- 發展全民國防教育小組:任懷鳴、許武龍、丁志仁、洪榮良、周樂生、楊雨青、度昀奇。協助:鈴諭
- 青年彈性學習:六個專案。協助:恩濡。
- 學校教育改革:學生,協助:怡廷。
驅動與傳動:每週四晚丁丁、懷鳴、東玉、怡廷小聚 => 傳動到治理工作圈 => 傳到各組 => 傳回四人小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