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專題/3hr+3hr設計: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一、受課綱約束組:從課綱中找自主學習空間
導讀:
第 20 行: 第 20 行:
 
==導讀:==
 
==導讀:==
 
===一、受課綱約束組:從課綱中找自主學習空間===
 
===一、受課綱約束組:從課綱中找自主學習空間===
總綱
+
====一、總綱====
 
:貳、基本理念
 
:貳、基本理念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課程發展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以「自發」、 「 互動」 及「共好」為理念,強調<u>學生是自發主動</u>的<u>學習</u>者,學校教育應善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引導學生妥善開展<u>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各種互動</u>能力,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體驗生命意義,願意致力社會、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共同謀求彼此的<u>互惠與共好</u>。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課程發展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以「自發」、 「 互動」 及「共好」為理念,強調<u>學生是自發主動</u>的<u>學習</u>者,學校教育應善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引導學生妥善開展<u>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各種互動</u>能力,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體驗生命意義,願意致力社會、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共同謀求彼此的<u>互惠與共好</u>。
第 52 行: 第 52 行:
  
  
國教署實施新課綱相關的補助要點
+
====(二)國教署實施新課綱相關的補助要點====
  
 
===二、未受課綱約束組:對三個問題的探討(前人曾提供線索)===
 
===二、未受課綱約束組:對三個問題的探討(前人曾提供線索)===

2019年7月26日 (五) 15:57的修訂版本

「組課共學」一些本質性探討

  1. 是「自我培力」——不是別人培力你,而是你培力自己。成就自主學習的是學習者的主動與認真。
  2. 日後帶領同學自主學習時,要落實「自造精神」——每個「普通人」都能透過合作,動手打造符合自己需求的學習。
  3. 是群學不只是自學——要組織小小的「學習公社」(大陸安格稱之為「學習社區」),在學習、經濟、生活三方面協作。
  4. 是一種學習典範的轉移:
    • 技術選項:教導同學善用 OST ,增加同學組課的成功機會。
    • 人際關係:
      1. 老師與同學的不對稱性下降
      2. 以「學習公社」的關係群學
      3. 反「外部化」
    • 意識形態——公共性:
      1. 相信「每個『普通人』都能透過合作,動手打造符合自己需求的學習。」
      2. 共享: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3. 剛好比最好更好。

關於組課共學協作

已決定的事:

開放的部分:

導讀:

一、受課綱約束組:從課綱中找自主學習空間

一、總綱

貳、基本理念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課程發展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以「自發」、 「 互動」 及「共好」為理念,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學習者,學校教育應善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各種互動能力,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體驗生命意義,願意致力社會、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共同謀求彼此的互惠與共好
以「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
參、課程目標
一、啟發生命潛能
二、陶養生活知能
三、促進生涯發展
四、涵育公民責任
肆、核心素養
一、涵義
「核心素養」是…知識、能力與態度…。與生活的結合,實踐力行…。
伍、學習階段
國民小學一、二年級為第一學習階段,國民小學三、四年級為第二學習階段,國民小學五、六年級為第三學習階段,國民中學七、八、 九年級為第四學習階段,高級中等學校十、十一、十二年級為第五學習階段。
陸、課程架構
一、課程類型與領域/科目劃分
(一)課程類型
表2
課程類型部定課程校定課程
教育階段
國民小學領域學習課程彈性學習課程
國民中學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一般科目
專業科目
實習科目
校定必修課程
選修課程
團體活動時間
彈性學習時間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
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
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
二、課程規劃及說明
(一)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教育階段
2.規劃說明
(1)領域學習課程
➀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通過後,彈性調節每節分鐘數與年級、班級之組合。
➁在符合教學正常化、領域學習節數之原則下,學校得彈性調整或重組部定課程之領域學習節數,實施各種學習型式的跨領域統整課程。跨領域統整課程最多佔領域學習課程總節數五分之一,其學習節數得分開計入相關學習領域,並可進行協同教學。
➅跨領域/科目之協同教學,其協同教學節數可採計為教師授課節數。
(2)彈性學習課程
➀彈性學習課程規劃辦理全校性、全年級或班群學習活動。可選擇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或其他類課程,經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通過後實施。
➂「社團活動」可開設跨領域/科目相關的學習活動,讓學生依興趣及能力分組選修,與其他班級學生共同上課。
➃「技藝課程」,以促進手眼身心等感官統合、習得生活所需實用技能、培養勞動神聖精神、 探索人與科技及工作世界的關係之課程為主,例如可開設作物栽種,運用機具、材料和資料進行創意設計與製作課程,或開設與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各群科技能領域專業與實習科目銜接的技藝課程等,讓學生依照興趣與性向自由選修。
➅「其他類課程」包括本土語文/新住民語文、服務學習、戶外教育、班際或校際交流、自治活動、班級輔導、學生自主學習等各式課程,以及領域補救教學課程。


(二)國教署實施新課綱相關的補助要點

二、未受課綱約束組:對三個問題的探討(前人曾提供線索)

(一)自主學習需要受到強制嗎➂?若需要,正當性的基礎是什麼➃?相關的程序正義為何➄?

一個聚焦性的提問:自主學習中可以有必修課嗎

 [展開

(二)如何「重用班上同學」?

 [展開

(三)運用分數當誘因?

 [展開

第五堂課要幹嘛?

第五堂課怎麼做?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