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推動我國新住民課綱與中小學教學: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二、穩定臺灣內部發展
三、拓展臺灣的對外發展
第 15 行: 第 15 行:
  
 
===三、拓展臺灣的對外發展===
 
===三、拓展臺灣的對外發展===
 +
基於以下理由,台灣的對外發展必須重視東南亞:
 +
#東南亞仳鄰台灣,是我國的鄰居。
 +
#東南亞的人口與中國相若,但生育率高於中國。
 +
#東南亞地形多樣,的生態資源優於中國。
 +
#東南亞對我國沒有領土野心。
  
 
國際政治、商貿旅遊、文化血緣
 
國際政治、商貿旅遊、文化血緣
  
台灣的鄰居
+
 
  
  

2014年1月7日 (二) 15:42的修訂版本

一、落實十二年國教課綱中「尊重多元文化」的課程目標。

由於臺灣是一個移民組成的社會,促進國內各族群精誠合作,實為國本。所以十二年國教課綱的課程目標中揭櫫「尊重多元文化與族群差異,追求社會正義」。所以國內主要族群使用之語言:如國語、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皆已納入課綱中。

教育部100學年度新移民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統計,在2,330,230名中小學生中,父母之一來自中國大陸者有69,044位,佔3%,來自東南亞的有116,741位,佔5%。並不少於原住民之學生人數。應將新移民母語也納入我國課綱中,如此課綱中要求「尊重多元文化與族群差異,追求社會正義」之目標,才不致淪為空言。

二、增益臺灣內部發展

由於社會發展都會化,所以臺灣目前的生育率已低到每位婦女生育1.05(2008年)-1.26(2012年)之間。而要維持替代人口的水準,須達每位婦女生育2.1個子女數。所以移入人口及移入勞動力是目前我國補注人力的重要來源之一。也就是因為這樣,臺灣目前才會有四十餘萬東南亞移工及十餘萬東南亞新移民。

這些新移民同時也增進了臺灣基因庫的多樣性,改善了臺灣的人口品質。新移民的子女們也成為了我們的同胞,以及榮辱與共的伙伴。

為了讓新移民感受到他們是臺灣的親人,覺得被平等對待,我們需要將其母語納入國教課綱中。

再者融入並借重多元文化,一向是臺灣社會發展的重要元素。然由於歷史因素,臺灣目前深受美、日、歐等強勢文化影響。如果加速對東南亞文化的吸收與內化,對增益臺灣的創造力,完善臺灣的社會發展,將會有很大的幫助。為了歡迎她/他們「成為我們」,我們也需要將新移民母語納入國教課綱中。

三、拓展臺灣的對外發展

基於以下理由,台灣的對外發展必須重視東南亞:

  1. 東南亞仳鄰台灣,是我國的鄰居。
  2. 東南亞的人口與中國相若,但生育率高於中國。
  3. 東南亞地形多樣,的生態資源優於中國。
  4. 東南亞對我國沒有領土野心。

國際政治、商貿旅遊、文化血緣




東南亞新住民語文納入12年國教課綱


為了下一代著想,也是為了我們這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