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聯合報教育線記者馮靖惠專題報導訪綱: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附錄:
(二)近幾年外界有許多言論提及是因為教改導致大學學歷貶值,技職教育弱化,您怎麼看?
 
(未顯示同用戶所作出之19次版本)
第 1 行: 第 1 行:
 
[[分類:各方討論]]
 
[[分類:各方討論]]
==相互討論==
+
==過去三十年的台灣教育==
===○、時代潮流與教育的社會背景===
+
===一、先談影響台灣教育的五個時代潮流與社會背景===
 +
先溝通兩個基本觀念:
 +
# 教育最主要的形塑力量,往往都不在教育系統內部。
 +
# 典範轉移,不能靠「準備好 => 實施」,只能是「以實施帶動準備」。
 
====(一)潮流:技職教育的「當代適應」須面對生產技術更迭週期越來越短====
 
====(一)潮流:技職教育的「當代適應」須面對生產技術更迭週期越來越短====
 
理察·漢明在《科學與工程的藝術》(The Art of Do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中提及:人類社會每隔 17 年知識就會翻倍,而每隔 15 年知識會有一半又會過時。科學、知識、技術都在呈指數成長。所以職場技術迭代的節奏也越來越快。 30 年前,台灣技職教育的狀況,就已經悖離技職教育的「當代適應」格局甚遠。試想職場技術更迭週期已小於十年,一門技術從出現,到被寫入課本,到蓋實習工廠,到第一批學生從一年級上學到畢業,等他們進入職場,使用得大多已是下一代的技術了。而這種學用落差在當代,根本就是「新常態」。
 
理察·漢明在《科學與工程的藝術》(The Art of Do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中提及:人類社會每隔 17 年知識就會翻倍,而每隔 15 年知識會有一半又會過時。科學、知識、技術都在呈指數成長。所以職場技術迭代的節奏也越來越快。 30 年前,台灣技職教育的狀況,就已經悖離技職教育的「當代適應」格局甚遠。試想職場技術更迭週期已小於十年,一門技術從出現,到被寫入課本,到蓋實習工廠,到第一批學生從一年級上學到畢業,等他們進入職場,使用得大多已是下一代的技術了。而這種學用落差在當代,根本就是「新常態」。
第 53 行: 第 56 行:
 
台灣是由「多梯次移民」構成的人口結構,這種人口結構,只有「多元社會」才會是穩態。越偏離多元社會,越難和平穩定。
 
台灣是由「多梯次移民」構成的人口結構,這種人口結構,只有「多元社會」才會是穩態。越偏離多元社會,越難和平穩定。
  
===一、請您談談當初教改主張「廣設高中大學」,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是如何針對技職教育進行改革?為什麼仍有人認為,技職教育在教改後卻未獲得和高中大學同等的關注對待?===
+
===二、回答馮靖惠的三個提問===
 +
====(一)請您談談當初教改主張「廣設高中大學」,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是如何針對技職教育進行改革?為什麼仍有人認為,技職教育在教改後卻未獲得和高中大學同等的關注對待?====
 +
過去三十年台灣教改對技職教育驅動了以下至少十二項變化:
 
# 放下高中生與高職生人數應該 3:7 的政策。
 
# 放下高中生與高職生人數應該 3:7 的政策。
# 以十八群科避免高職分科過於破碎。
+
# 修法將高職正名為「技術高中」,原高中正名為「普通高中」,在學制上儘量拉近兩者的地位。
# 推動綜合高中,橋接普通高中與高職。
+
# 對技術高中課程推動十五群科,避免技術高中分科過於破碎。
# 編列頗高的經費,支持高中、高職的均質化與優質化。
+
# 推動綜合高中,橋接普通高中與技術高中。
 +
# 編列頗高的經費,支持普通高中、技術高中的均質化與優質化。
 
# 同步在高中、高職、大學、技術學院推動多元入學。
 
# 同步在高中、高職、大學、技術學院推動多元入學。
 
# 將專科改制為技術學院,讓更多學生唸完技術學院再投入職場。
 
# 將專科改制為技術學院,讓更多學生唸完技術學院再投入職場。
 
# 推動各種「產學合作」的專案。
 
# 推動各種「產學合作」的專案。
# 大幅提高對私立高中高職生的學費津貼,尤其對高職生再放寬和加碼。
+
# 大幅提高對私立高中生的學費津貼,尤其對技術高中學生再放寬和加碼。
 
# 薪酬合理化,如民間的水電、清潔行業,也能有合理的薪酬。惟依託於政府的社工、幼教的薪酬則仍偏低。
 
# 薪酬合理化,如民間的水電、清潔行業,也能有合理的薪酬。惟依託於政府的社工、幼教的薪酬則仍偏低。
 +
# 蔡總統和潘文忠部長,大力推動高中畢業生就業就學儲蓄專案,倡議「務實致用」的學習價值觀。
 
# 政府補助國民終身學習。
 
# 政府補助國民終身學習。
錢增加很多,只是沒有落入批評者口袋,所以不算。
+
上述變化均投入了大量的教育經費,例如:大幅提高對私立高中生的學費津貼,一年就要墊高教育支出兩百億;支持高中、高職的均質化與優質化每年也都投入十數億。對支持技職教育,政策上經費增加得很多,但未必是落入批評者「想要的項目」,所以對批評者來說,就不算有花錢。
  
===二、近幾年外界有許多言論提及是因為教改導致大學學歷貶值,技職教育弱化,您怎麼看?===
+
而如推動綜合高中,並不因為投入經費就會有成效,教育現場的家長和學生對「綜合高中」始終不太買單。整個技職教育體系也存在著巨大的慣性,處處可見穀倉效應。
大學學歷貶值並非因為教改,而是因為處處都在研究、處處都在創新。
+
  
體力勞動正在下降、心智勞動正在上升,大學學歷貶值、證照也在貶值,未來是基於 web 3.0 的學習歷程。
+
====(二)近幾年外界有許多言論提及是因為教改導致大學學歷貶值,技職教育弱化,您怎麼看?====
 +
大學學歷貶值並不是僅在台灣發生,而是所有的已開發國家都有類似的現象。在台灣,大學學歷貶值也並非因為教改,而是因為當代社會,技術迭代快,處處都在搞研究、處處都在搞創新。
  
真正要關心的事情是教育體系迭代慢,但世界迭代快。高速迭代產生的落差導致教育的價值沈沒
+
在已開發國家的職場工作中,體力勞動佔比正在下降、心智勞動的佔比正在上升,研究人員的數量也呈指數增加。再往前看,知識與技術的迭代,還會更快,不只大學學歷會貶值,證照也會貶值。因為大學科系調整的速度,國家創設證照門類的速度,遠慢於人類社會知識與技術的迭代的速度。而能適應這種高速演進節奏的,在未來,是基於 web 3.0 的學習歷程。
  
===三、台灣的教改持續進行中,您認為,未來應該朝哪些方面繼續努力?您正在推行的實驗教育,是否就是教改極為關鍵的一環?===
+
真正要關心的事情是:教育體系迭代慢,但世界迭代快。高速迭代產生的落差,正在導致傳統教育的價值沈沒。
以教育為支點,推進台灣各領域的「相變」,以推進全民國防為例
+
  
 +
====(三)台灣的教改持續進行中,您認為,未來應該朝哪些方面繼續努力?您正在推行的實驗教育,是否就是教改極為關鍵的一環?====
 +
'''台灣公校教育當前正面臨的三大危機''':
 +
# 生成式 AI 帶來的傳統公校教育發生「價值沈沒」。
 +
# 新生兒縮減潮,使得 500 所以上的國中小將面臨裁減。
 +
# 體制外教育對「自辦義務教育」的正當性爭奪。
 +
面對這三大危機,當前台灣教育應該在以下四個構面加大力度,持續努力。
 +
 +
'''構面一,加快對公校導入自主學習:'''
 
# 透過「行政院基準委員會」,教育經費基本需求加入「自主學習支援人力」:自主學習已經納入108課綱中,讓社會上各領域的達人都可以透過自主學習支援人力的經費,進入學校帶領學生進行不同於教科書上的學習。
 
# 透過「行政院基準委員會」,教育經費基本需求加入「自主學習支援人力」:自主學習已經納入108課綱中,讓社會上各領域的達人都可以透過自主學習支援人力的經費,進入學校帶領學生進行不同於教科書上的學習。
 
# 透過四元素:學生參與學習的治理、學生群學、無界學習和生活實踐,在公校導入「自主學習典範」(圖片參見附錄二)
 
# 透過四元素:學生參與學習的治理、學生群學、無界學習和生活實踐,在公校導入「自主學習典範」(圖片參見附錄二)
# 與數位發展部合作,用分散式自治組織(DAO)與 web 3.0推動「行政減量」與「學習歷程」:行政過量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現場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的專業本是教學,卻因為行政過量壓垮現場老師,導致老師無法專心完成教學任務。利用新技術讓行政可以減量,讓現場老師回歸教學專業。
+
# 與數位發展部合作,用分散式自治組織(DAO)與 web 3.0 推動「行政減量」與「學習歷程」:行政過量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現場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的專業本是教學,卻因為行政過量壓垮現場老師,導致老師無法專心完成教學任務。利用新技術讓行政可以減量,讓現場老師回歸教學專業。
# 改善實驗教育治理
+
#*(一)可操作的非營利性
+
#*(二)推進實驗教育補助新框架
+
# 建構「中央教育發展基金」
+
# 將地區內的高中小編成「盟校網絡」,等得 6G 時代
+
 
# 將台灣目前的課綱改成「軟性課綱」:從剛性課綱走向軟性課綱,讓教學更彈性多元,也讓有多元學習表現的學生,不再因為只是無法適應剛性課綱的考試要求,就被認定是失敗的孩子。
 
# 將台灣目前的課綱改成「軟性課綱」:從剛性課綱走向軟性課綱,讓教學更彈性多元,也讓有多元學習表現的學生,不再因為只是無法適應剛性課綱的考試要求,就被認定是失敗的孩子。
# 待定向青少年適性學習:待定向青少年指的是中輟中離生,以及對未來生涯還不確定的孩子。在強調讀書考試的公校,不擅長考試的孩子自然會失去對學校的歸屬感,和對自己的自信。因此中輟中離學校的孩子需要適性學習,讓孩子不再害怕來學校。也需要透過待定向青少年適性學習,幫助青少年找到未來的生涯發展。
 
 
# 特殊學習需求學生,體制內外皆受協助:許多特教生因為其特殊的需求,而選擇實驗教育。然而實驗教育目前還缺乏專業的特教資源,導致特殊生離開公校後反而更難尋找到相應的資源。體制內的特殊生也因為特教老師被繁重的行政工作拖垮,而很難獲得最專業個別化的協助。
 
# 特殊學習需求學生,體制內外皆受協助:許多特教生因為其特殊的需求,而選擇實驗教育。然而實驗教育目前還缺乏專業的特教資源,導致特殊生離開公校後反而更難尋找到相應的資源。體制內的特殊生也因為特教老師被繁重的行政工作拖垮,而很難獲得最專業個別化的協助。
 +
 +
'''構面二,改善實驗教育治理,並倡議「昨日實驗教育,今日公共教育」:'''
 +
<!--#*(一)可操作的非營利性-->
 +
#推進實驗教育補助新框架
 +
# 待定向青少年適性學習:待定向青少年指的是中輟生、中離生、法院安置青少年、高關懷學生,他們對未來生涯的確定須要更多的幫助。在配合剛性課綱,強調讀書考試的公校,不擅長考試的孩子自然會失去對學校的歸屬感,和對自己的自信。因此中輟中離學校的孩子需要適性學習,讓孩子不再害怕來學校。也需要透過待定向青少年適性學習,幫助青少年找到未來的生涯發展。
 +
 +
'''構面三,建構中央與地方共同推進教育發展的財務協力機制:'''
 +
# 建構「中央教育發展基金」。
 +
# 將地區內的高中小編成「盟校網絡」,等到 6G 時代。
 +
 +
'''構面四,進一步推進教育各個面向的公共化:'''
 
# 學前教育公共化
 
# 學前教育公共化
 
# 終身學習公共化
 
# 終身學習公共化
 
# 家長參與教育事務:台灣的教改運動多是由家長發起並參與改革的,因此家長投入教育改革的力量,是推進台灣教育前進很重要的一環,讓家長參與教育事務是關鍵。
 
# 家長參與教育事務:台灣的教改運動多是由家長發起並參與改革的,因此家長投入教育改革的力量,是推進台灣教育前進很重要的一環,讓家長參與教育事務是關鍵。
# 常民政治的倡議上升系統與有權責的聯絡網絡
 
# 青年微社群的世代團結計畫
 
# 系統性培養教育財政人才
 
  
 
==附錄:==
 
==附錄:==
 
#《[https://worrydream.com/refs/Hamming_1997_-_The_Art_of_Doing_Science_and_Engineering.pdf The Art of Do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ttps://worrydream.com/refs/Hamming_1997_-_The_Art_of_Doing_Science_and_Engineering.pdf The Art of Do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able style='border:none;float:right;margin:0.5em 0 0.8em 1.4em;'><tr><th style='border:none;line-height:100%;'><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3/自主學習課程理念.png/480px-自主學習課程理念.png' width=275 height=275 /></th></tr><tr><th style='border:none;'>自主學習典範的四大元素</th></tr></table>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Art_of_Doing_Science_and_Engineering 此書的英文維基]
 +
#*此書作者的:[https://zh.wikipedia.org/zh-tw/理查德·衛斯里·漢明 中文維基],[https://en.wikipedia.org/wiki/Richard_Hamming 英文維基]
 +
#<table style='border:none;float:right;margin:0.5em 0 0.8em 1.4em;'><tr><th style='border:none;line-height:100%;'><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3/自主學習課程理念.png/480px-自主學習課程理念.png' width=240 height=240 /></th></tr><tr><th style='border:none;text-align:center;'>自主學習典範的四大元素</th></tr></table>
 +
#*自主學習典範的核心的四個元素如右圖所示,包括:
 +
#*#讓學習者參與治理他自己的學習,包括「學什麼」,以及「怎麼學」。最進步的作法就是讓學習者「組課」。
 +
#*#群學。讓學習者善用水平整合,引導學習者進入「討論模式」;讓學習社群的成員特質互補且能相互糾錯;用協作進行平行操作;用乘法協作取代加法協作;群中的伙伴彼此「立約承責」。結果是即使普通、平凡的同學也會變得更厲害。
 +
#*#無界學習。把台灣當成一所沒有屋頂的大學校。
 +
#*#以生活實踐為底色,將學習與生活兩者融合在一起,而不是把在教室學的知識用來因應考試,離開教室回到生活,另有一套因應生活的知識,而把因應考試的知識留在教室裡。
 +
#*自主學習也不是「自己學習」,群學是自主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元素。原因有二:其一,學習者的主體,在最底層其實蘊涵著自我與群我兩種成分,一味以自我去理解會造成曲解;其二,以當前知識、技能折舊之快,只有「學習社群」透過協作才有辦法因應。
 +
#*自主學習也不是一種教學法。教學典範練得再厲害,也不會因此進入自主學習典範。因為<br/><span style='font-size:13pt;font-family:標楷體;'>自主學習不是一種教學法,而是一整個生態系。</span><br/>必然會同時涉及「技術選項」、「人際關係」、「意識型態」三個面向的改變。
 +
#*自主學習會降低老師與同學之間的不對稱性,轉變成資深學習者與資淺學習者的關係;由資深學習者對資淺學習者進行陪伴、嚮導、教練。
 +
#*在價值觀上,自主學習認為:「剛好比最好更好」。不追求更多、更大、更贏。
 +
#*也相信「每個『普通人』都能透過合作,動手打造符合自己需求的學習」;背後是相信「每個人天生都有能力:去調動身邊可用的資源,以解決他所面臨的任何問題」。
 +
#*群學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經常會成為學習社群中的最佳化適應策略。
 +
#*<span style='font-size:13pt;font-family:標楷體;'>提高學習者的高度是自主學習典範的第一要領。</span>不要老想著做同學們學習的英雄,讓同學做自己學習的英雄。能夠這樣子做,帶領自主學習就會如順水行舟;相反的,讓同學覺得自己只是一個沒能力承擔的小屁孩,帶領學習會如逆水行舟。<br/>而「金字塔化」會讓「有高度」的位置成為稀有資源,然後就沒辦法讓大多數人都看高自己。所以說「金字塔化」是自主學習的天敵。相反的「均優化」會生出很多有高度的位置,是適合自主學習的社會結構。
 +
#*本身是好的學習者,才能來帶領自主學習。這種人會提高自己的「後設能力」,也會不斷提高自己生命的維度,想辦法為自己找一個適合框架,不斷吸收經驗再建構,讓框架成長,容納更寬大的人生,包容自己也包容他的同學。

2024年3月19日 (二) 10:27的最新修訂版本

過去三十年的台灣教育

一、先談影響台灣教育的五個時代潮流與社會背景

先溝通兩個基本觀念:

  1. 教育最主要的形塑力量,往往都不在教育系統內部。
  2. 典範轉移,不能靠「準備好 => 實施」,只能是「以實施帶動準備」。

(一)潮流:技職教育的「當代適應」須面對生產技術更迭週期越來越短

理察·漢明在《科學與工程的藝術》(The Art of Do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中提及:人類社會每隔 17 年知識就會翻倍,而每隔 15 年知識會有一半又會過時。科學、知識、技術都在呈指數成長。所以職場技術迭代的節奏也越來越快。 30 年前,台灣技職教育的狀況,就已經悖離技職教育的「當代適應」格局甚遠。試想職場技術更迭週期已小於十年,一門技術從出現,到被寫入課本,到蓋實習工廠,到第一批學生從一年級上學到畢業,等他們進入職場,使用得大多已是下一代的技術了。而這種學用落差在當代,根本就是「新常態」。

在技職教育領域成功實現「當代適應」的國家,以德國為代表:深耕於「產學合作」,每週學生有幾天不是待在學校,而是待在生產的第一線上,看到的和學習到就是當前正在運用的技術,以及圍繞著這些技術的新生態。

德國的職場經常設有教室,這是為了利於技職教育的學生能夠直接參與生產第一線,獲得實際工作經驗。德國職業教育體系融合了理論學習和實習經驗,學生一部分時間在職業學校學習理論知識,另一部分時間則在企業實習,直接參與工作。這種教育模式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旨在為學生提供全面的職業準備,包括專業技能、工作經驗和職業素養。


但同時德國的職業教育體系因為其特有的設計,「過早分流」的問題也持續受到關注和討論。這個體系要求學生在相對較早的年齡就做出選擇,決定是繼續普通的學術教育,還是轉向職業教育與培訓路徑。

過早分流的問題在於:它可能限制了學生未來的選擇和發展機會。一方面,這種系統有效地為經濟提供了專業技能的勞動力,有助於降低青少年失業率;另一方面,也可能導致一些學生過早被迫做出職業選擇,而這個選擇可能基於不成熟的判斷或是外在壓力,而非學生自身的興趣和能力。

此外,這種分流還可能加深社會階層之間的教育不平等,因為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被引導進入不同的教育路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德國職業教育體系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靈活性和後續轉換的機會,使得一些選擇了職業教育路徑的學生仍有可能通過進一步的教育和培訓進入大學或其他更高層次的學術領域。


對舉世潮流進行「當代適應」,教育應該怎麼走呢?

  1. 「Go basic」:更聚焦於最基礎、最核心、最有槓桿力的知識與技能。
  2. 跨領域去學習其他行業最基礎的知識與技能,成為最懂行的「外行人」。
  3. 用群學去幫學習者達成以上兩點。

(二)產業升級:台灣經濟須越過中等所得陷阱

二次大戰之後,由開發中國家轉型為已開發國家的國家的只有台灣、韓國、新加坡。就台灣來說,產業的內涵改變極大:很多過去高職畢業就能勝任工作,主動「騰籠換鳥」移往境外。讓原來讀完高職或專科就進入職場的年輕人,有更多機會唸到技術學院或大學。

當然社會是多面向,行業人才橫向的覆蓋度也很重要,這個社會同時也要給水電工,打掃阿姨,月嫂們機會。

(三)教育與社會的「去金字塔化」

由於台灣的高中與大學有過半數是私立,又使用「考試」來分配高中與大學的入學機會。這使得高社經家庭,可以花大錢給小孩補習,由於考贏的先挑,考輸的撿剩的,所以花大錢補習是划得來的,因為國庫津貼公立學校學生的單位成本,教改前遠高於國庫津貼私立學校學生的單位成本;所以補習的額外支出,在高社經家庭奪得公立學校的就學機會之後,可以從公私學校學生國庫津貼的落差再補回來,簡稱「升學紅利」。而補習的軍備競賽,低社經家庭是打不過高社經家庭的。

過去三十年台灣教育界的最大路線鬥爭,當屬「應試教育派」與「均優派」兩派之間的路線鬥爭:「應試教育派」反對考試成績以外的一切多元入學政策,主張「因材施教」,能力編班、能力分校,並讓高社經家庭在教育上維持三種優勢:

  1. 透過補習的軍備競賽,考贏並拿走公立學習就學機會,得至「升學紅利」。
  2. 得到考贏的社會精英光環,這種光環不只得到優質的學習同儕,還會一路影響日後的職涯與生涯發展。
  3. 得到較為封閉的人際關係關係網路,這種「人際關係資本」,也會影響日後的職涯與生涯發展。

而「均優派」則主張「不要用同一把尺(考試)去量所有的小朋友,讓下一代有形形色色成功的機會(均優)。」主張:

  1. 國中常態編班,高中常態分校。
  2. 入學綜合考慮:大考成績、志趣性向等申請書面表達、面談表現、繁星比序、在校學習歷程、特殊選才、職場歷練…。
  3. 國庫擴大津貼私校學生,減少「升學紅利」。
  4. 讓班班校校都平均擁有學優生,並與中等生當同學,降低落後生的標籤效應,降低將學優生集中在同一班的高度內捲式競爭。
  5. 不同的社會階層、社經階層,混同當同學。

從韓國可以觀察到「教育的金字塔化」和「社會的金字塔化」相互映射也互相促進,由於「社會的高度金字塔化」,所有「教育去金字塔化」的政策均告失敗。

(四)學習機會與選擇權的解放

從最底層的教育哲學與教育價值觀,放下人只能被教育塑造為有用生產工具的立場,相信人還有「自我發展」的潛在可能。放下同一個年齡層只應該有 18% 人唸大學(教改前);放下高中生與高職生人數應該 3:7 的執念(教改前)。讓每一位下一代人:只要有興趣學、學得會、願意分擔一部分學習的成本,就「可以選擇」學更多;國家和社會不會設定比例,不讓你學。

學習應該是現代民主國家提供給全體國民的公共服務,當然,為了避免不珍惜,義務教育以上,可以合理要求學習者及其家庭,分擔一部分的成本。但絕不應該把學習變成「純粹的市場商品」,有錢人優先取得。如果教育是「公共服務」就應該符應公共化五原則:

  1. 平等取得原則:任何地域、財力或其他弱勢的國民,皆能平等取得政府提供之公共化服務。
  2. 公益規準原則:教育機構的運營,應以「學習者福祉」為依歸,而不是以商品市場上的「賣相」為依歸。
  3. 國庫分擔原則:公共化服務的大部分或主要部分,應由公庫撥款來運營和維繫。
  4. 權責相符原則:在國庫補助的過程中,提供服務的機構,得到的補助有多少,所應承擔的責任就應該有多少,所受到的監督就應該有多強。也可以說:「高補助高規範,低補助低規範」。
  5. 公開透明原則:在承受國庫補助的部分,資訊應該公開透明。陽光照進去越多,長期而言,公共化服務就會越健康。

(五)推進台灣進入多元社會

台灣是由「多梯次移民」構成的人口結構,這種人口結構,只有「多元社會」才會是穩態。越偏離多元社會,越難和平穩定。

二、回答馮靖惠的三個提問

(一)請您談談當初教改主張「廣設高中大學」,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是如何針對技職教育進行改革?為什麼仍有人認為,技職教育在教改後卻未獲得和高中大學同等的關注對待?

過去三十年台灣教改對技職教育驅動了以下至少十二項變化:

  1. 放下高中生與高職生人數應該 3:7 的政策。
  2. 修法將高職正名為「技術高中」,原高中正名為「普通高中」,在學制上儘量拉近兩者的地位。
  3. 對技術高中課程推動十五群科,避免技術高中分科過於破碎。
  4. 推動綜合高中,橋接普通高中與技術高中。
  5. 編列頗高的經費,支持普通高中、技術高中的均質化與優質化。
  6. 同步在高中、高職、大學、技術學院推動多元入學。
  7. 將專科改制為技術學院,讓更多學生唸完技術學院再投入職場。
  8. 推動各種「產學合作」的專案。
  9. 大幅提高對私立高中生的學費津貼,尤其對技術高中學生再放寬和加碼。
  10. 薪酬合理化,如民間的水電、清潔行業,也能有合理的薪酬。惟依託於政府的社工、幼教的薪酬則仍偏低。
  11. 蔡總統和潘文忠部長,大力推動高中畢業生就業就學儲蓄專案,倡議「務實致用」的學習價值觀。
  12. 政府補助國民終身學習。

上述變化均投入了大量的教育經費,例如:大幅提高對私立高中生的學費津貼,一年就要墊高教育支出兩百億;支持高中、高職的均質化與優質化每年也都投入十數億。對支持技職教育,政策上經費增加得很多,但未必是落入批評者「想要的項目」,所以對批評者來說,就不算有花錢。

而如推動綜合高中,並不因為投入經費就會有成效,教育現場的家長和學生對「綜合高中」始終不太買單。整個技職教育體系也存在著巨大的慣性,處處可見穀倉效應。

(二)近幾年外界有許多言論提及是因為教改導致大學學歷貶值,技職教育弱化,您怎麼看?

大學學歷貶值並不是僅在台灣發生,而是所有的已開發國家都有類似的現象。在台灣,大學學歷貶值也並非因為教改,而是因為當代社會,技術迭代快,處處都在搞研究、處處都在搞創新。

在已開發國家的職場工作中,體力勞動佔比正在下降、心智勞動的佔比正在上升,研究人員的數量也呈指數增加。再往前看,知識與技術的迭代,還會更快,不只大學學歷會貶值,證照也會貶值。因為大學科系調整的速度,國家創設證照門類的速度,遠慢於人類社會知識與技術的迭代的速度。而能適應這種高速演進節奏的,在未來,是基於 web 3.0 的學習歷程。

真正要關心的事情是:教育體系迭代慢,但世界迭代快。高速迭代產生的落差,正在導致傳統教育的價值沈沒。

(三)台灣的教改持續進行中,您認為,未來應該朝哪些方面繼續努力?您正在推行的實驗教育,是否就是教改極為關鍵的一環?

台灣公校教育當前正面臨的三大危機

  1. 生成式 AI 帶來的傳統公校教育發生「價值沈沒」。
  2. 新生兒縮減潮,使得 500 所以上的國中小將面臨裁減。
  3. 體制外教育對「自辦義務教育」的正當性爭奪。

面對這三大危機,當前台灣教育應該在以下四個構面加大力度,持續努力。

構面一,加快對公校導入自主學習:

  1. 透過「行政院基準委員會」,教育經費基本需求加入「自主學習支援人力」:自主學習已經納入108課綱中,讓社會上各領域的達人都可以透過自主學習支援人力的經費,進入學校帶領學生進行不同於教科書上的學習。
  2. 透過四元素:學生參與學習的治理、學生群學、無界學習和生活實踐,在公校導入「自主學習典範」(圖片參見附錄二)
  3. 與數位發展部合作,用分散式自治組織(DAO)與 web 3.0 推動「行政減量」與「學習歷程」:行政過量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現場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的專業本是教學,卻因為行政過量壓垮現場老師,導致老師無法專心完成教學任務。利用新技術讓行政可以減量,讓現場老師回歸教學專業。
  4. 將台灣目前的課綱改成「軟性課綱」:從剛性課綱走向軟性課綱,讓教學更彈性多元,也讓有多元學習表現的學生,不再因為只是無法適應剛性課綱的考試要求,就被認定是失敗的孩子。
  5. 特殊學習需求學生,體制內外皆受協助:許多特教生因為其特殊的需求,而選擇實驗教育。然而實驗教育目前還缺乏專業的特教資源,導致特殊生離開公校後反而更難尋找到相應的資源。體制內的特殊生也因為特教老師被繁重的行政工作拖垮,而很難獲得最專業個別化的協助。

構面二,改善實驗教育治理,並倡議「昨日實驗教育,今日公共教育」:

  1. 推進實驗教育補助新框架
  2. 待定向青少年適性學習:待定向青少年指的是中輟生、中離生、法院安置青少年、高關懷學生,他們對未來生涯的確定須要更多的幫助。在配合剛性課綱,強調讀書考試的公校,不擅長考試的孩子自然會失去對學校的歸屬感,和對自己的自信。因此中輟中離學校的孩子需要適性學習,讓孩子不再害怕來學校。也需要透過待定向青少年適性學習,幫助青少年找到未來的生涯發展。

構面三,建構中央與地方共同推進教育發展的財務協力機制:

  1. 建構「中央教育發展基金」。
  2. 將地區內的高中小編成「盟校網絡」,等到 6G 時代。

構面四,進一步推進教育各個面向的公共化:

  1. 學前教育公共化
  2. 終身學習公共化
  3. 家長參與教育事務:台灣的教改運動多是由家長發起並參與改革的,因此家長投入教育改革的力量,是推進台灣教育前進很重要的一環,讓家長參與教育事務是關鍵。

附錄:

  1. The Art of Do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 自主學習典範的四大元素
    • 自主學習典範的核心的四個元素如右圖所示,包括:
      1. 讓學習者參與治理他自己的學習,包括「學什麼」,以及「怎麼學」。最進步的作法就是讓學習者「組課」。
      2. 群學。讓學習者善用水平整合,引導學習者進入「討論模式」;讓學習社群的成員特質互補且能相互糾錯;用協作進行平行操作;用乘法協作取代加法協作;群中的伙伴彼此「立約承責」。結果是即使普通、平凡的同學也會變得更厲害。
      3. 無界學習。把台灣當成一所沒有屋頂的大學校。
      4. 以生活實踐為底色,將學習與生活兩者融合在一起,而不是把在教室學的知識用來因應考試,離開教室回到生活,另有一套因應生活的知識,而把因應考試的知識留在教室裡。
    • 自主學習也不是「自己學習」,群學是自主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元素。原因有二:其一,學習者的主體,在最底層其實蘊涵著自我與群我兩種成分,一味以自我去理解會造成曲解;其二,以當前知識、技能折舊之快,只有「學習社群」透過協作才有辦法因應。
    • 自主學習也不是一種教學法。教學典範練得再厲害,也不會因此進入自主學習典範。因為
      自主學習不是一種教學法,而是一整個生態系。
      必然會同時涉及「技術選項」、「人際關係」、「意識型態」三個面向的改變。
    • 自主學習會降低老師與同學之間的不對稱性,轉變成資深學習者與資淺學習者的關係;由資深學習者對資淺學習者進行陪伴、嚮導、教練。
    • 在價值觀上,自主學習認為:「剛好比最好更好」。不追求更多、更大、更贏。
    • 也相信「每個『普通人』都能透過合作,動手打造符合自己需求的學習」;背後是相信「每個人天生都有能力:去調動身邊可用的資源,以解決他所面臨的任何問題」。
    • 群學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經常會成為學習社群中的最佳化適應策略。
    • 提高學習者的高度是自主學習典範的第一要領。不要老想著做同學們學習的英雄,讓同學做自己學習的英雄。能夠這樣子做,帶領自主學習就會如順水行舟;相反的,讓同學覺得自己只是一個沒能力承擔的小屁孩,帶領學習會如逆水行舟。
      而「金字塔化」會讓「有高度」的位置成為稀有資源,然後就沒辦法讓大多數人都看高自己。所以說「金字塔化」是自主學習的天敵。相反的「均優化」會生出很多有高度的位置,是適合自主學習的社會結構。
    • 本身是好的學習者,才能來帶領自主學習。這種人會提高自己的「後設能力」,也會不斷提高自己生命的維度,想辦法為自己找一個適合框架,不斷吸收經驗再建構,讓框架成長,容納更寬大的人生,包容自己也包容他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