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台灣下一階段的教育治理: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以“分類:常民政治與台灣治理”为内容创建页面)
 
財務推動路徑
 
(未顯示同用戶所作出之21次版本)
第 1 行: 第 1 行:
[[分類:常民政治與台灣治理]]
+
[[分類:常民政治與台灣治理]]__NOTOC__
 +
==人類需要新的教育治理地圖==
 +
大部分引用《21世紀的21堂課》序及第〈第 1 堂課〉中的看法。
 +
===一、誰說歷史是公平的===
 +
幾十億人沒有餘裕探索「人類未來」,手邊總有更急的事:上班、照顧孩子、看護年邁的雙親。不幸的:歷史不會因此對人們寬容,讓你躲過「人類未來」。
 +
 
 +
哲學家很有耐心,工程師較少耐心,投資者則完全沒有耐心。市場的壓力不會允許一千年後再想出「怎樣運用設計生命的能力?」的答案。市場會用隱形的手,逼你接受它盲目的回應!除非你很樂意把生命的未來,交給季度收支表來決定,否則你就需要啟動一場教育的反省與辯論。
 +
 
 +
===二、沒有全球故事可以選了===
 +
在廿世紀,人類還有三個全班故事可以選擇:在1938年時有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自由主義等三種選擇,到1968年時還有共產主義與自由主義等兩種選擇,到了1998年就只剩下自由主義一個全球故事可以選擇。但到了2008年連一個可選的全球故事都沒有了。
 +
 
 +
二十年前,全球信仰的潮流如下:自由主義似乎可以帶領大家,擺脫暴政、落實個人的人權與政治權力、提供經濟機會與個人自由;跟著自由化與全球化的腳步與進展,人類可以創造全球和平與繁榮。
 +
 
 +
如今誰都沒有全球願景可以提供,普丁和習近平挑戰美國,並不是有什麼吸引人的全球世界觀可以提供。到處都是國族主義與地方主義。
 +
 
 +
===三、人類真正的考驗是「生態崩潰」與「科技顛覆」===
 +
====(一)生態崩潰====
 +
自由主義(資本主義)是靠經濟成長來「平息社會矛盾和政治衝突」的;透過「每個人都能分到更大一塊餅,來維持和睦相處」。
 +
 
 +
最近我在「地球大歷史」中教「二疊紀末大滅絕」,暖化的程度一但到大陸斜坡中的甲烷水合冰開始融解釋放,就會引發暖化的正回饋:甲烷的暖化效果是二氧化碳的 22 倍,而暖化又會促使更多的甲烷水合冰開始融解釋放。那一次是全球 95% 的物替滅絕。
 +
 
 +
下一代的生活能維持這一代人的現狀,就算幸運了。
 +
 
 +
自由主義(加資本主義),不可能是這個問題的解方,因為它正是這個問題的根源。
 +
 
 +
====(二)科技顛覆====
 +
#無產階級→無用階級;經濟精英不再剝削人民,因為已不需要人民。
 +
#AI 很快會使人無法解理金融體系→不知道預算是否應該批准,稅改是否應該通過。
 +
#如果交易不使用貨幣呢(不使用法幣就好)→怎麼收稅?金對資訊收稅?針對能源收稅?政治無錢可用要怎麼運作?
 +
#設計大腦→選擇消滅哪些想法?
 +
但科技顛覆不是主流的政治議題。 TED 演講的內容和選民沒有關係,美國到了川普時期散發的是虛無主義。
 +
 
 +
===四、假裝沒看到人類未來考驗的當代教育===
 +
由次慣性太大,目前我國教育假裝沒看到「人類未來」的真正考驗,完全停留在廿世紀。這部分我們懶得再去批評它。
 +
 
 +
在此我比較想提出的是一個新的可能:透過教育,在下一代人類中,教出一定比例的「自造者」,他們有「產消合一」的能耐,不再只是「科層暨市場體制」中的螺絲釘,透過比較強的「水平整合能力」,他們能打造出一片片的「互聯共生網絡」,不被「生態崩潰」與「科技顛覆」所吞沒。
 +
 
 +
如果進展再大些,他們能運用「AI×物聯網×大數據」去解決生態崩潰的難題。
 +
 
 +
如果要教出好的「自造者」,培養手做能力是很重要的。 108 課綱,自然與社會領域同時提出「探究與實作」課程並非偶然。
 +
 
 +
其次,他們的學習歷程比較接近「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教出來的同學比較像「土雞」,是「自造者」;傳統學校教出來的學生比較像「飼料雞」,是樣樣依賴「科層」和「市場」的「依賴者」。
 +
 
 +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5/教育新典範.png/800px-教育新典範.png' />
 +
 
 +
==未來十年台灣教育最重要的「質變」==
 +
未來十年台灣教育最重要的「質變」應該是「學校教育與終身學習的相互編織」。因為純粹靠學校,想教出新典範的同學,會受到舊典範養大之父母的摯肘。
 +
 
 +
===一、教育治理走向「開放政府」模式,將有利於典範轉移===
 +
台灣有:
 +
#星羅棋布的教育組織
 +
#實驗教育三法
 +
#由法制的「課程審議會」落實課程治理中立。
 +
#民間可以起草課綱。
 +
===二、走向班本與人本===
 +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8/課程演進五階段.png/800px-課程演進五階段.png' />
 +
#助人三大工作的規範:法律制度(消極規範),同儕評價(主力規範),結果論(積極規範)
 +
#助人工作的最大陷阱。
 +
#助人工作的第二大陷阱──走向科層或走向市場。
 +
#老師和同學是:資深學習者與資淺學習者的關係。
 +
#認證的重點是對一位「資淺學習者」走向「成熟且能助人的資深學習者」之表彰。
 +
#*成熟。
 +
#*互動與互惠。
 +
#*立德,立言,立功。
 +
===三、倡議===
 +
#連結社運背景的社大。
 +
#運用跨校選修系統。
 +
==未來十年台灣教育最重要的「量變」==
 +
台灣未來教育治理上的最大量變是由一個沒有公共學前托育的社會,走向一個有公共學前托育的社會。
 +
===教育公共化聯盟===
 +
為了推動台灣各級學校與終身學習之公共化,自 2017 底教育社運團體就聯合組成了教育公共化聯盟。
 +
 
 +
聯盟為免盍各言爾志,對公共化提出三個判準原則:
 +
#平等參與
 +
#公益規準
 +
#公部門一定比重的經費投入
 +
依照這一組判準原則,目前政府所推出的「準公共化托育」其實是還不是「公共化托育」,其基本立場是把學前教育當成一個商品市場,國庫經費以接近「教育券」的方式,挹注到這個商品市場來。
 +
 
 +
依照各國在教育領域中實施「教育券」的經驗,這樣子做,會導致兩個結果:
 +
#越高社經的家庭,越容易取得並享用政府資源,這使得不同社經階層的教育機會落差擴大,違反「平等參與」原則。
 +
#學前教育的內涵,會被「商業利益」牽著鼻子走,逐漸偏離公益規準。
 +
 
 +
符合學前教育公共化的正確解方應該是:從五歲開始,逐步推動「國民幼兒園」,用十年的時間做到 3~5 歲兒童皆可以免抽簽進入「國民幼兒園」。
 +
 
 +
===國民幼兒園===
 +
要說明國民幼兒園的構想,莫過於從其建置設算談起,許多疑問,從預算設算即可表明在真實脈胳中會如何實施?如何落實。
 +
 
 +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2/PreschoolEducation.svg' width=640 height=290 />
 +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2/PreschoolEducation.svg/800px-PreschoolEducation.svg.png' width=640 height=290 />-->
 +
<br/>※另有一次性支出:改建幼兒兒園教室,每間教室改建經費 100 萬,每年級為 67.5 億,之後每年編列折舊與修繕費用。
 +
 
 +
依上圖,我們將五歲「國民幼兒園」經費設算分成四大部分:
 +
====一、直接人事費====
 +
#每一年齡層幼童估為 18 萬人。
 +
#入園率估為 90% 。
 +
#平均每班人數為 25 人。(有人主張 20人,待討論)<br/>計算下來全台共須 6750 班
 +
#每班編配兩位「學前教育工作人員」擔任教育的工作。
 +
#每位「學前教育工作人員」的基本月薪設為 4 萬,外加勞保、健保、勞退外加一個工作獎金,須乘 1.354 倍。<br/>得到每師每年的基本人事費為 64.56 萬。
 +
#並同時要準備每位老師離職給與,自願離職時不用給與,資遣時須給與月薪 4 萬,退撫的人每年適當的所得替代率來算(0.72),估計國庫每年再分擔準備金 30 萬(不含個人提存的準備金 7.5 萬)。<br/>本推計採高推計 30 萬。如能採取個人帳戶制則最理想,自願離職與資遣都能帶走個人帳戶中的儲金。<br/>總的原則是:不衍生未來的隱藏債務。
 +
#以每 10 名教育人員,配置兩位行政人員的比例處理各項第一線服務工作。<br/>估計每年人事費約須 153.19 億。
 +
 
 +
====二、現場設施====
 +
#以兩班為一園,約  3375 園。
 +
#每園每年水費 2 萬。
 +
#每園每年電費 14.4 萬。
 +
#每園每年瓦斯費 3 萬。
 +
#每生每年修繕費 1400 元,每園每年修繕費 6.72 萬
 +
:(2+14.4+3+6.72)×3375園 = 26.12萬×3375園 = 8.82 億
 +
 
 +
====三、房舍折舊====
 +
#國民幼兒園以運用現有土地、房舍為原則,不另估土地購置與營建費用
 +
#每班估常態使用一間教室
 +
#每間教室或辦公室的折舊估為每年 3 萬
 +
#每 10 間教室再加估 1 間其他空間
 +
:3萬×6750班×1.1倍 = 2.23 億
 +
 
 +
====四、政府行政經費====
 +
前三部分經費總和為 164.23 億,以其十分之一 16.42 億為政府行政經費,用以支持:
 +
#養成「學前教育工作人員」
 +
#維運學前教育視導
 +
#協調預算就位與房舍取得
 +
 
 +
====小結====
 +
合計上述四大項目,五歲國民幼兒園方案每年約需 180.65 億。
 +
 
 +
從設算架構來看,本聯盟的國民幼兒園方案有以下特性:
 +
#非強制入學,是「人民的權利,政府的義務」。
 +
#平等參與、公益規準、公部門負擔經費,是真正的公共化。
 +
#運用「教育是精神國防」時期(該時期每年學童人數 40 萬),將國中小平均鋪到全國每一個角落的遺惠。
 +
#學前教育人員的勞動條件高於非營利幼兒園,但不如教師及公務員。
 +
#學生學習條件遠高於目前。
 +
 
 +
===專法===
 +
我們主張立專法跨黨派推進學前教育公共化,對我國有以下的好處:
 +
*對國家的明顯益處
 +
*#提升國民人力素質,學前教育CP 值最高
 +
*#提高婦女勞動參與率,增加 GDP ,補助勞動力不,有助兩性平權,避開貧窮陷阱
 +
*#提高生育率
 +
*對國民的明顯益處
 +
*#由專業且可信賴的人士協助幼兒照顧,可提升家庭與幼兒之福祉。
 +
*#減輕家庭經濟負擔,降低家庭經濟風險。
 +
*#改善家庭中的女性地位。
 +
 
 +
對專法內容我們也有準備,連結在:[http://jendo.org/files/福留子孫/國民幼兒園促進法.docx http://http://well-being-ng.net/files/福留子孫/國民幼兒園促進法.docx]
 +
 
 +
===行動日程表===
 +
目前經「教育公共化聯盟」研究小組建議的行動日程表如下,尚待盟員會議通過。
 +
 
 +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6/學前教育公共化2019.svg/722px-學前教育公共化2019.svg.png' />

2020年10月18日 (日) 12:05的最新修訂版本

人類需要新的教育治理地圖

大部分引用《21世紀的21堂課》序及第〈第 1 堂課〉中的看法。

一、誰說歷史是公平的

幾十億人沒有餘裕探索「人類未來」,手邊總有更急的事:上班、照顧孩子、看護年邁的雙親。不幸的:歷史不會因此對人們寬容,讓你躲過「人類未來」。

哲學家很有耐心,工程師較少耐心,投資者則完全沒有耐心。市場的壓力不會允許一千年後再想出「怎樣運用設計生命的能力?」的答案。市場會用隱形的手,逼你接受它盲目的回應!除非你很樂意把生命的未來,交給季度收支表來決定,否則你就需要啟動一場教育的反省與辯論。

二、沒有全球故事可以選了

在廿世紀,人類還有三個全班故事可以選擇:在1938年時有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自由主義等三種選擇,到1968年時還有共產主義與自由主義等兩種選擇,到了1998年就只剩下自由主義一個全球故事可以選擇。但到了2008年連一個可選的全球故事都沒有了。

二十年前,全球信仰的潮流如下:自由主義似乎可以帶領大家,擺脫暴政、落實個人的人權與政治權力、提供經濟機會與個人自由;跟著自由化與全球化的腳步與進展,人類可以創造全球和平與繁榮。

如今誰都沒有全球願景可以提供,普丁和習近平挑戰美國,並不是有什麼吸引人的全球世界觀可以提供。到處都是國族主義與地方主義。

三、人類真正的考驗是「生態崩潰」與「科技顛覆」

(一)生態崩潰

自由主義(資本主義)是靠經濟成長來「平息社會矛盾和政治衝突」的;透過「每個人都能分到更大一塊餅,來維持和睦相處」。

最近我在「地球大歷史」中教「二疊紀末大滅絕」,暖化的程度一但到大陸斜坡中的甲烷水合冰開始融解釋放,就會引發暖化的正回饋:甲烷的暖化效果是二氧化碳的 22 倍,而暖化又會促使更多的甲烷水合冰開始融解釋放。那一次是全球 95% 的物替滅絕。

下一代的生活能維持這一代人的現狀,就算幸運了。

自由主義(加資本主義),不可能是這個問題的解方,因為它正是這個問題的根源。

(二)科技顛覆

  1. 無產階級→無用階級;經濟精英不再剝削人民,因為已不需要人民。
  2. AI 很快會使人無法解理金融體系→不知道預算是否應該批准,稅改是否應該通過。
  3. 如果交易不使用貨幣呢(不使用法幣就好)→怎麼收稅?金對資訊收稅?針對能源收稅?政治無錢可用要怎麼運作?
  4. 設計大腦→選擇消滅哪些想法?

但科技顛覆不是主流的政治議題。 TED 演講的內容和選民沒有關係,美國到了川普時期散發的是虛無主義。

四、假裝沒看到人類未來考驗的當代教育

由次慣性太大,目前我國教育假裝沒看到「人類未來」的真正考驗,完全停留在廿世紀。這部分我們懶得再去批評它。

在此我比較想提出的是一個新的可能:透過教育,在下一代人類中,教出一定比例的「自造者」,他們有「產消合一」的能耐,不再只是「科層暨市場體制」中的螺絲釘,透過比較強的「水平整合能力」,他們能打造出一片片的「互聯共生網絡」,不被「生態崩潰」與「科技顛覆」所吞沒。

如果進展再大些,他們能運用「AI×物聯網×大數據」去解決生態崩潰的難題。

如果要教出好的「自造者」,培養手做能力是很重要的。 108 課綱,自然與社會領域同時提出「探究與實作」課程並非偶然。

其次,他們的學習歷程比較接近「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教出來的同學比較像「土雞」,是「自造者」;傳統學校教出來的學生比較像「飼料雞」,是樣樣依賴「科層」和「市場」的「依賴者」。

未來十年台灣教育最重要的「質變」

未來十年台灣教育最重要的「質變」應該是「學校教育與終身學習的相互編織」。因為純粹靠學校,想教出新典範的同學,會受到舊典範養大之父母的摯肘。

一、教育治理走向「開放政府」模式,將有利於典範轉移

台灣有:

  1. 星羅棋布的教育組織
  2. 實驗教育三法
  3. 由法制的「課程審議會」落實課程治理中立。
  4. 民間可以起草課綱。

二、走向班本與人本

  1. 助人三大工作的規範:法律制度(消極規範),同儕評價(主力規範),結果論(積極規範)
  2. 助人工作的最大陷阱。
  3. 助人工作的第二大陷阱──走向科層或走向市場。
  4. 老師和同學是:資深學習者與資淺學習者的關係。
  5. 認證的重點是對一位「資淺學習者」走向「成熟且能助人的資深學習者」之表彰。
    • 成熟。
    • 互動與互惠。
    • 立德,立言,立功。

三、倡議

  1. 連結社運背景的社大。
  2. 運用跨校選修系統。

未來十年台灣教育最重要的「量變」

台灣未來教育治理上的最大量變是由一個沒有公共學前托育的社會,走向一個有公共學前托育的社會。

教育公共化聯盟

為了推動台灣各級學校與終身學習之公共化,自 2017 底教育社運團體就聯合組成了教育公共化聯盟。

聯盟為免盍各言爾志,對公共化提出三個判準原則:

  1. 平等參與
  2. 公益規準
  3. 公部門一定比重的經費投入

依照這一組判準原則,目前政府所推出的「準公共化托育」其實是還不是「公共化托育」,其基本立場是把學前教育當成一個商品市場,國庫經費以接近「教育券」的方式,挹注到這個商品市場來。

依照各國在教育領域中實施「教育券」的經驗,這樣子做,會導致兩個結果:

  1. 越高社經的家庭,越容易取得並享用政府資源,這使得不同社經階層的教育機會落差擴大,違反「平等參與」原則。
  2. 學前教育的內涵,會被「商業利益」牽著鼻子走,逐漸偏離公益規準。

符合學前教育公共化的正確解方應該是:從五歲開始,逐步推動「國民幼兒園」,用十年的時間做到 3~5 歲兒童皆可以免抽簽進入「國民幼兒園」。

國民幼兒園

要說明國民幼兒園的構想,莫過於從其建置設算談起,許多疑問,從預算設算即可表明在真實脈胳中會如何實施?如何落實。


※另有一次性支出:改建幼兒兒園教室,每間教室改建經費 100 萬,每年級為 67.5 億,之後每年編列折舊與修繕費用。

依上圖,我們將五歲「國民幼兒園」經費設算分成四大部分:

一、直接人事費

  1. 每一年齡層幼童估為 18 萬人。
  2. 入園率估為 90% 。
  3. 平均每班人數為 25 人。(有人主張 20人,待討論)
    計算下來全台共須 6750 班
  4. 每班編配兩位「學前教育工作人員」擔任教育的工作。
  5. 每位「學前教育工作人員」的基本月薪設為 4 萬,外加勞保、健保、勞退外加一個工作獎金,須乘 1.354 倍。
    得到每師每年的基本人事費為 64.56 萬。
  6. 並同時要準備每位老師離職給與,自願離職時不用給與,資遣時須給與月薪 4 萬,退撫的人每年適當的所得替代率來算(0.72),估計國庫每年再分擔準備金 30 萬(不含個人提存的準備金 7.5 萬)。
    本推計採高推計 30 萬。如能採取個人帳戶制則最理想,自願離職與資遣都能帶走個人帳戶中的儲金。
    總的原則是:不衍生未來的隱藏債務。
  7. 以每 10 名教育人員,配置兩位行政人員的比例處理各項第一線服務工作。
    估計每年人事費約須 153.19 億。

二、現場設施

  1. 以兩班為一園,約 3375 園。
  2. 每園每年水費 2 萬。
  3. 每園每年電費 14.4 萬。
  4. 每園每年瓦斯費 3 萬。
  5. 每生每年修繕費 1400 元,每園每年修繕費 6.72 萬
(2+14.4+3+6.72)×3375園 = 26.12萬×3375園 = 8.82 億

三、房舍折舊

  1. 國民幼兒園以運用現有土地、房舍為原則,不另估土地購置與營建費用
  2. 每班估常態使用一間教室
  3. 每間教室或辦公室的折舊估為每年 3 萬
  4. 每 10 間教室再加估 1 間其他空間
3萬×6750班×1.1倍 = 2.23 億

四、政府行政經費

前三部分經費總和為 164.23 億,以其十分之一 16.42 億為政府行政經費,用以支持:

  1. 養成「學前教育工作人員」
  2. 維運學前教育視導
  3. 協調預算就位與房舍取得

小結

合計上述四大項目,五歲國民幼兒園方案每年約需 180.65 億。

從設算架構來看,本聯盟的國民幼兒園方案有以下特性:

  1. 非強制入學,是「人民的權利,政府的義務」。
  2. 平等參與、公益規準、公部門負擔經費,是真正的公共化。
  3. 運用「教育是精神國防」時期(該時期每年學童人數 40 萬),將國中小平均鋪到全國每一個角落的遺惠。
  4. 學前教育人員的勞動條件高於非營利幼兒園,但不如教師及公務員。
  5. 學生學習條件遠高於目前。

專法

我們主張立專法跨黨派推進學前教育公共化,對我國有以下的好處:

  • 對國家的明顯益處
    1. 提升國民人力素質,學前教育CP 值最高
    2. 提高婦女勞動參與率,增加 GDP ,補助勞動力不,有助兩性平權,避開貧窮陷阱
    3. 提高生育率
  • 對國民的明顯益處
    1. 由專業且可信賴的人士協助幼兒照顧,可提升家庭與幼兒之福祉。
    2. 減輕家庭經濟負擔,降低家庭經濟風險。
    3. 改善家庭中的女性地位。

對專法內容我們也有準備,連結在:http://http://well-being-ng.net/files/福留子孫/國民幼兒園促進法.docx

行動日程表

目前經「教育公共化聯盟」研究小組建議的行動日程表如下,尚待盟員會議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