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第 9 行: | 第 9 行: | ||
世界變化迅即,自動化、物聯網、人工智慧大行其道,帶來的革新不若早年讓人們有數十年應戰。世界經濟論壇(WEF)在2015與18年針對同一主題進行調查,訪問企業主認為未來工作最重要的十大技能。2次調查只間隔3年,結果排序竟有巨幅更動,並有2項技能已不在榜上。 | 世界變化迅即,自動化、物聯網、人工智慧大行其道,帶來的革新不若早年讓人們有數十年應戰。世界經濟論壇(WEF)在2015與18年針對同一主題進行調查,訪問企業主認為未來工作最重要的十大技能。2次調查只間隔3年,結果排序竟有巨幅更動,並有2項技能已不在榜上。 | ||
− | <img src='http://jendo.org/files/福留子孫/2015-2018職場技能變化(世界經濟論壇).jpg' /> | + | <img src='http://jendo.org/files/福留子孫/2015-2018職場技能變化(世界經濟論壇).jpg' width=500 height=* /> |
==制度簡述== | ==制度簡述== |
2021年10月12日 (二) 17:23的修訂版本
2015年,為全球15歲中學生算術、科學與閱讀能力進行國際評比的PISA測驗,新加坡包辦了3個冠軍。2016年,國際數學與科學評量TIMSS,新加坡的中學生與小學生,也名列世界第一。
2019年2月27日國會議員黃國光(Louis Ng Kok Kwang)在預算會議上發表「讓每個階級都成功:廢除教育分流」(Make Every Class a Good Class: Doing Away with Streaming)的演說:「……分流制度讓幫助教師更專心於教學,他們可以針對不同程度學生訂定不同的教學內容與方法。」然而,數十年的教育分流制度也產生了負面效應,主要為教育分流的制度設計對於受教者所造成「污名化」、「低度自尊」、「社會隔離」、「就業弱勢」等教育不公平與社會不公平問題。因此他認為現在是時候該「屠殺」分流制度這隻「聖牛」了(Slang this Sacred Cow)。3月5日教育部長王乙康(Ong Ye Kung)回應這篇演說,承認演說中所提及的不公平問題,並宣布將於2024年廢除中學Express、NA、NT三種分流。未來將不再有分流分班制,取而代之的是SBB(Subject-Based Banding)「學科分組政策」,即:不同PSLE成績的學生將混合編成一班,但在一些學科上可以選擇三個能力等級(G1、G2、G3)的課程,到不同的分班上課。學生不再區分應考不同分流考試O Level及A Level,就讀的年限也將統一為4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在個人臉書上闡述這項政策的用意。他除了如上述肯定教育分流對新加坡帶來的正面效應外,也指出分流「……缺乏彈性、而且使較低分流的學生失去學習動機」,而SBB政策可以「克服這些問題,同時也讓學生按照自己學科的程度來訂定學習方式。……未來將以全國考試取代O Level、A Level考試,而每個學生的試卷將配合他們所選擇的分班程度。」。
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教師培訓院長劉依玲(Ee Ling Low),不僅代表新加坡參與美國史丹佛與哈佛等名校的教育創新計劃,也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030年教育倡議的新加坡國家代表。
世界變化迅即,自動化、物聯網、人工智慧大行其道,帶來的革新不若早年讓人們有數十年應戰。世界經濟論壇(WEF)在2015與18年針對同一主題進行調查,訪問企業主認為未來工作最重要的十大技能。2次調查只間隔3年,結果排序竟有巨幅更動,並有2項技能已不在榜上。
制度簡述
小學畢業後進行離校測驗PSLE考試,以考試成績決定中學進入哪一個分流班級(Express班、NA班、NT班)。
再往後還有O Level、A Level等不同分流考試。不同分流班級上課的教材、考試的方式、甚至就讀的年限都各有不同。
2024年之後:
- 社會價值觀:保持務實取向,「功績主義」(Meritocracy),以及學科能力上的優勢。
- 保留PSLE小學離校測驗
- 將不同成績的學生編成一班。他們讓不同學科能力的學生成為同班同學,希望促進社會融合及解決過往標籤化、污名化的問題;
- 設立學科分組,在數學、英語、科學等學科上同班同學可以選擇三種不同能力程度的分班來上課,
大事紀
- 1959年的「生存導向」
- 1965年獨立,政府堅持教育分流制度。
- 1979年的「效率導向」
- 1997年的「能力導向」
- 2011年的「學生中心、價值觀導向」(Student-centric, Values-driven)
- 啟發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動機,讓他們成為終身學習者。自動化、物聯網、人工智慧大行其道,帶來的革新不若早年讓人們有數十年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