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驗教育中發展自主學習: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分組) |
|||
第 2 行: | 第 2 行: | ||
==分組== | ==分組== | ||
<mwdetails><summary>三組</summary> | <mwdetails><summary>三組</summary> | ||
− | #資淺學習者參與學習治理的30個方法。 | + | #資淺學習者參與學習治理的30個方法。<br/>召集人:閉思濡 |
− | #群學中的共振。 | + | #群學中的共振。<br/>召集人:黃鈴諭 |
− | #行動學習可以怎麼做? | + | #行動學習可以怎麼做?<br/>召集人:游士賢 |
− | </mwdetails> | + | '''召集人的工作:''' |
+ | #召集小組聚會並破題引言。 | ||
+ | #盡量讓多一點參與者有機會發言。 | ||
+ | #找人做會議記錄,可以利用海報和便利貼做 3 分鐘的報告。 | ||
+ | <mwdetails><summary>名詞解釋:</summary> | ||
+ | *資淺學習者:就是指同學。另一個相對稱謂「資深學習者」就是指老師。 | ||
+ | *群學中的共振: | ||
+ | *#共振一,討論模式:人在「獨自創作」時與「群內成員間相互響應」時,兩者大腦的工作模式完全不同。後者會讓大腦井噴出更多的想法。<BR/>這種相互響應,語言文字有之,但有更多非語言文字的相互響應。這些「非語言文字的相互響應」有些科學已經弄明白了,有些科學還沒有弄明白。所以實體互動比線上互動的相互響應好非常多。 | ||
+ | *#共振二,相互糾錯:群的經驗總和,遠大於單一成員的經驗。在善意與相挺的情境下,源自單一成員相對有限經驗的盲點與錯誤可以被「群」糾正。 | ||
+ | *##這需要更多時間以供成員間相互核對。越倉促這個功能就不明顯。 | ||
+ | *##這也需要成員間「看破又願意點破」,沒有破冰的群這個功能也不明顯。 | ||
+ | *##由同群成員共建的「資源池」就非常重要,它可以橫向累積(跨成員),也會縱向累積(跨時間) | ||
+ | *##從「可信」的「資源池」提取經驗與知識,相較於直接從網際網路中提取,過濾掉了大量的惡意與刻意操弄 | ||
+ | *##群的經驗有效整合,越能對抗網路上知識的高速折舊。維基百科對抗知識折舊的能力,就遠大於我們每個人。<BR/>而這方面英文維基百科又遠超中文維基百科(為什麼會這樣?)科學條目又遠超非科學條目(為什麼會這樣?) | ||
+ | *#共振三,平行運作:就是「基於比較利益的協作」,「老天給人兩份本事也不會給人兩份時間」。「『分工協作』讓每個人行動都更容易2」 | ||
+ | *#共振四,「『安全』和『信任』」。「安全」靠感情,但被騙過之後,很難再恢復信任,是屬於多輪博奕,這部分是「理性」 。「『相挺』讓每個人行動都更容易1」。 | ||
+ | *#共振五,立約承責。使權責相符,避免外部性放大導致「公共財的悲歌」(對於公有資源都只想無節制的消耗,卻不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或遵守約定)、「搭便車」的情況發生。 | ||
+ | *:五種常見的群內共振,有一個口訣:討論,糾錯,相挺,協作,立約承責。討論,糾錯算一組;相挺,協作算一組;立約承責自己算一組,三組構成一個三角形。 | ||
+ | *:以上這五種共振越活化,成員之間的「乘法協作」就越明顯,而「群我」就會越真實具體,越遠離用「故事」虛構出來的「共同想像」。大家也會覺得這個「群我」主體有意義和價值,須要被尊重,而不只是把某個共同想像當成達成目的工具。如果群我只是工具,那麼為了更好的達成目的,是可以被貶抑和踐踏的。 | ||
+ | *:群學生態系之下,會有兩項常見的發展: | ||
+ |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常成為群內個體我優勢的多輪博弈策略,無須說教。 | ||
+ | *#「群的成敗由大家共同承擔」,因為不是正能量會共振放大,負能量一樣會共振放大,不自救「群」會瓦解,不會有人來救你們。 | ||
+ | *行動學習:是指同時具備「移地」「學習者策畫」「群學」三種元素的「任務驅動式課程」。 | ||
+ | </mwdetails></mwdetails> |
2022年12月30日 (五) 05:11的修訂版本
分組
三組
- 資淺學習者參與學習治理的30個方法。
召集人:閉思濡 - 群學中的共振。
召集人:黃鈴諭 - 行動學習可以怎麼做?
召集人:游士賢
召集人的工作:
- 召集小組聚會並破題引言。
- 盡量讓多一點參與者有機會發言。
- 找人做會議記錄,可以利用海報和便利貼做 3 分鐘的報告。
- 資淺學習者:就是指同學。另一個相對稱謂「資深學習者」就是指老師。
- 群學中的共振:
- 共振一,討論模式:人在「獨自創作」時與「群內成員間相互響應」時,兩者大腦的工作模式完全不同。後者會讓大腦井噴出更多的想法。
這種相互響應,語言文字有之,但有更多非語言文字的相互響應。這些「非語言文字的相互響應」有些科學已經弄明白了,有些科學還沒有弄明白。所以實體互動比線上互動的相互響應好非常多。 - 共振二,相互糾錯:群的經驗總和,遠大於單一成員的經驗。在善意與相挺的情境下,源自單一成員相對有限經驗的盲點與錯誤可以被「群」糾正。
- 這需要更多時間以供成員間相互核對。越倉促這個功能就不明顯。
- 這也需要成員間「看破又願意點破」,沒有破冰的群這個功能也不明顯。
- 由同群成員共建的「資源池」就非常重要,它可以橫向累積(跨成員),也會縱向累積(跨時間)
- 從「可信」的「資源池」提取經驗與知識,相較於直接從網際網路中提取,過濾掉了大量的惡意與刻意操弄
- 群的經驗有效整合,越能對抗網路上知識的高速折舊。維基百科對抗知識折舊的能力,就遠大於我們每個人。
而這方面英文維基百科又遠超中文維基百科(為什麼會這樣?)科學條目又遠超非科學條目(為什麼會這樣?)
- 共振三,平行運作:就是「基於比較利益的協作」,「老天給人兩份本事也不會給人兩份時間」。「『分工協作』讓每個人行動都更容易2」
- 共振四,「『安全』和『信任』」。「安全」靠感情,但被騙過之後,很難再恢復信任,是屬於多輪博奕,這部分是「理性」 。「『相挺』讓每個人行動都更容易1」。
- 共振五,立約承責。使權責相符,避免外部性放大導致「公共財的悲歌」(對於公有資源都只想無節制的消耗,卻不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或遵守約定)、「搭便車」的情況發生。
- 五種常見的群內共振,有一個口訣:討論,糾錯,相挺,協作,立約承責。討論,糾錯算一組;相挺,協作算一組;立約承責自己算一組,三組構成一個三角形。
- 以上這五種共振越活化,成員之間的「乘法協作」就越明顯,而「群我」就會越真實具體,越遠離用「故事」虛構出來的「共同想像」。大家也會覺得這個「群我」主體有意義和價值,須要被尊重,而不只是把某個共同想像當成達成目的工具。如果群我只是工具,那麼為了更好的達成目的,是可以被貶抑和踐踏的。
- 群學生態系之下,會有兩項常見的發展:
-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常成為群內個體我優勢的多輪博弈策略,無須說教。
- 「群的成敗由大家共同承擔」,因為不是正能量會共振放大,負能量一樣會共振放大,不自救「群」會瓦解,不會有人來救你們。
- 共振一,討論模式:人在「獨自創作」時與「群內成員間相互響應」時,兩者大腦的工作模式完全不同。後者會讓大腦井噴出更多的想法。
- 行動學習:是指同時具備「移地」「學習者策畫」「群學」三種元素的「任務驅動式課程」。
</mw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