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英雄傳: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PISA簡介
PISA簡介
第 6 行: 第 6 行:
 
#臺灣在 2006 年參加第三屆的 PISA 計畫。
 
#臺灣在 2006 年參加第三屆的 PISA 計畫。
 
#中國上海在 2009 年參加第四屆的 PISA 計畫。
 
#中國上海在 2009 年參加第四屆的 PISA 計畫。
 +
#PISA2006 國際新聞稿原文:Streaming at an early age tends to increase the impact of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on student performance, PISA 2006 indicates. The earlier students were stratified into separate institutions or programmes, the stronger was the impact which the school's average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had on performance. Schools that divided students by ability for all subjects tended to have lower student performance on average.
  
 
==影片內容回顧==
 
==影片內容回顧==

2013年10月6日 (日) 10:47的修訂版本

PISA簡介

  1. PISA (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是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的英文縮寫,為 OECD 對 15 歲青少年語文、數學、科學三項素養的跨國比較研究,它不是升學考試。前陣子台北市教育局說要用類 PISA 考題進行入學考試,是一種極為違逆 PISA 本質的思維,後來在教育部的干預下,就不說了。
  2. PISA每三年進行一次,2000年開始,每次輪流針對一個主要領域做詳細測試。如 2009 年以閱讀為主, 2012 以數學為主,但每次語文、數學、科學都會進行評量及跨國比較研究。
  3. 2000 PISA 參與的國家均是 OECD 的成員國,其後在 2002 年再舉行了一次 PISA+ ,邀請了 OECD 成員國以外的十一個國家或地區參加,香港在這年加入,是第一個參與PISA計畫的華人地區。而香港閱讀運動的推動與語文課程的改革,一般認為對 PISA 的分數有正面影響。
  4. 臺灣在 2006 年參加第三屆的 PISA 計畫。
  5. 中國上海在 2009 年參加第四屆的 PISA 計畫。
  6. PISA2006 國際新聞稿原文:Streaming at an early age tends to increase the impact of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on student performance, PISA 2006 indicates. The earlier students were stratified into separate institutions or programmes, the stronger was the impact which the school's average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had on performance. Schools that divided students by ability for all subjects tended to have lower student performance on average.

影片內容回顧

芬蘭

  1. 徹底實現均優質化的理念。
  2. 縮小「上課時間」的比重,增加「個別輔導」的時間比重。
  3. 「提前介入」,不讓學習落差累積。
  4. 學校小,但品質精良,就在住家附近。
  5. 高比重的「個人教育計畫」或「特殊教育」。
  6. 補充:盛行「混齡教學」,這是小校很重要的適應方式,但是要以高比重的「量身訂做學習」為基礎。
  7. 八○年代起開始下放權力到各地方。
  8. 教師提高到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