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社大2.0: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奠基同村共養教育
狹義的平台化
第 63 行: 第 63 行:
  
  
==狹義的平台化==
+
==平台化的方法論==
 
#狹義的界定:
 
#狹義的界定:
 
{{:平台化/界定}}
 
{{:平台化/界定}}

2020年11月17日 (二) 13:35的修訂版本

本日與近日所請

  1. 請各位來當我生命學習成長的伙伴。
  2. 我們一起來當推進教育 2.0 的伙伴。

四點心得

  1. 教育 2.0 的核心元素沒有不同,學校教育和終身學習的 2.0 都屬於相同的典範。
  2. 人世間就是一個大型教練場,沒有人能外於學習。這是學校教育和終身學習可以融合的前提。
  3. 平台化是實現教 2.0 重要方法。
  4. 布置平台化時,要注意長坡滾雪球效應。

長坡(一)

一、亂世必臨

  1. 2016~2020 的川普執政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後的美國和第三次工業革命前的美國的鬥爭。
  2. 第三次工業革命就是智慧機器的革命。
  3. 紅區的許多小城可以拍時間旅行的科幻電影,因為它們還停留在一九四○年代,有古色古香的店鋪、大街,甚至老式的西爾斯商店。這不僅是時間遺忘的地方,也是華盛頓政客遺忘的地方。這裡的農民和勞工多半沒錢進大學,對城裡人又羨又氣。他們支持川普﹐也是借此機會出口氣,教訓城裡的統治精英階級。
  4. 新的世界須要有新的社會典範,新的社會須要新的教育典範。
  5. 美國如此,中國也必如此。歐洲是主動往新典範靠。
  6. 台灣呢?

二、新典範的線索

長坡(二)從網絡中學習

一、必須從網絡中學習才能趕上學習需求成長

由於社會變遷,教育供給與教育需求會不均勻成長

解嚴後的台灣,教育需求的成長速度總是大於教育供給的成長速度

二、必須幫自己建立群學網絡

網際網路帶來的學習新課題:

  1. 知識增量多、快到個人學不了
  2. 你也不知道什麼是真的

辦法:

  1. 群學×私有雲
  2. 建構新的「學習信用」體系,很快「可信的」會變成一種很高的價值:一塊磚一塊磚去叠。

長坡(三)從權本到人本

習近平時期
台灣戒嚴體制
統編課本
學科專家宰制課程
高中課程是大學內容的簡化版
國中課程是高中課程的縮小版
允許校定課程
學校有課發會
至少是學校選書
學校是
「自主學習社群」的聯盟
學生自己打造學習
適性揚才

自主學習典範

一、自主學習典範下的學習定義

學習者主體性
學習=增量×有用×(自我+群我)
讀懂世界
改善生活
生涯發展
公民素養

二、對學校教育和終身學習都不變的元素

三、衍生特質

平台化的方法論

  1. 狹義的界定:
  2. 本文所稱的平台化,是指:以網際網路的資訊平台,去媒合特定社群的資源共享,以達到僅靠少量資源補注,即可使共享資源的質與量能維持在一定水準以上,足以長期對抗折舊。
  3. 從三要素進行五點思考:
    1. 要素一:資源,對於某種「明確資源」的進行合作與共享。一般的譬喻是「水」。共享資源通常是「公共財」(某甲消費了,不會減損某乙的消費,如:知識、用過的舊品、閒置的資源)。
    2. 要素二:平台,有固定的域名或網址(URL),做為資源的集散地或媒合平台。一般的譬喻是「水缸」。
    3. 要素三:社群,在平台上合作創造資源與共享資源有長期的受益者。一般的譬喻是舀水來喝的人。
    4. 對抗折舊:合作與共享的好處大到一部分社群成員願意 maintain 平台, maintain 的強度足以對抗平台資源的自然折舊。一般的譬喻為「舀水補注水缸,使水量不致枯竭」。社群合作對抗折舊的程度,可分為三種結果:
      • 超過折舊,這時平台化活動即會自動成長。
      • 約略抵消掉折舊,這時平台化活動可以自我維持。
      • 略小於折舊,這時平台化活動可否自我維持,就要看有沒有來自外部的補注了。
    5. 補注:如果社群合作對抗折舊的程度,無法完全抵消全部的折舊,但能抵消大部分的折舊,如果有來自外部的補注,也能長期維持。
    提議一個平台化項目,要一點一點地經過以上五點的檢核。如果通不過以上五點的檢核,那就要用「燒錢」的方法來推動,優先得考慮:燒的錢要從哪裡來?能燒多久?有沒有辦法在錢燒完之前將服務平台化?
  4. 平台化系統
4F約<
10人
班本教育
支援平台
實驗教育
的AI課
台中科學
探究五日遊
川西行
動學習
整理補
助要點
論述
與實踐
資源池


3F<30人推動部分班級
辦理實驗教育
全民科
學平台
不錯學群海星培力
2F300~
500人
跨校選修聯盟
1F1000人均優學習論壇 / 均優 2.0 推動小組

奠基同村共養教育

  1. 提倡「同村共養」的價值觀
  2. 催化老師、心理師、社工師、終身學習合作
  3. 建構「里」的參與主體
  4. 整合地方的:地理、生命記憶、生活功能、生涯發展資源
  5. 論述「台灣就是在地」
  6. 橋接課綱的社會探究與實作、科學探究與實作、微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