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灣實驗教育如何改進: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三、選定縣市進行合作
三、選定縣市進行合作
第 30 行: 第 30 行:
 
#*#「協助」實驗教育申請者透過自主學習,去緩解困難,打開出路
 
#*#「協助」實驗教育申請者透過自主學習,去緩解困難,打開出路
 
# 以跨縣諮詢+家長學生諮詢+辦學者諮詢+體制學校諮詢為基礎去設計並試行「地方政府補助規定」
 
# 以跨縣諮詢+家長學生諮詢+辦學者諮詢+體制學校諮詢為基礎去設計並試行「地方政府補助規定」
 +
 +
===四、復振常民政治===

2025年3月29日 (六) 08:43的修訂版本

丁志仁 20250329

有路,但不好走

  1. 催化性財源的意義不是「扛下所有開支」,踐行性的支出仍須與各級政府合作。
    但是讓對的人在對的時間點做出對的動作,仍須一連串的開銷,這就須要催化型財源來買單
  2. 維運小額募款,本身就相當於一次「中型創業」,須要打造出許多工具箱,如:CRM 、 昭公信、訪賢、討論營造…

如何改進

一、提高公共性

  1. 推進教育實驗:以平價化與開門辦教育為重點。
    • 找現有辦學單位與自學生群體合作,由合作單位去負擔招生的行政。
  2. 把好的自主學習當成要推動的新品,同步製作簡明易懂的「型錄」,讓各類利害關係人能很快看懂。
  3. 與文官討論他們可以接受的補助核結模式。
  4. 系統性調整教育經費編列邏輯,修改補助要點
    • 今年開始推動「教育財政人才培力工作坊」

二、優化治理

  1. 將科層文官的治理高點,定在「國教署署長」。
  2. 影響兩委員會及研究地方教育發展基金。
    • 行政院教育經費基準委員會:把自主學習納入教育經費的設算邏輯。
    • 教育部教育經費分配審議委員會:系統性將實驗教育納入各種補助要點,以及擴充其內涵覆蓋實驗教育的需求。
  3. 透過教育部實驗教育規範審查 => 形成實驗教育規範的基礎共識
  4. 與地方政府研議「實驗教育補充規定」

三、選定縣市進行合作

  1. 目前在地方政府實驗教育審議只有一種功能角色:准駁實驗教育,但是只做准駁,不可能做好
  2. 選定有較強意願的地方政府合作
    • 將地方教育審議的角色擴充為三樣:
      1. 「准駁」實驗教育
      2. 以實驗教育規範的基礎共識為基底,去建立「秩序」,如「非營利」(是不聚斂錢,而不是不收錢)
      3. 「協助」實驗教育申請者透過自主學習,去緩解困難,打開出路
  3. 以跨縣諮詢+家長學生諮詢+辦學者諮詢+體制學校諮詢為基礎去設計並試行「地方政府補助規定」
===四、復振常民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