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育的下個十年––自主學習!
出自福留子孫
目錄
自主學習典範
第一要訣:提高學習者的高度。
學習者主體性 | |
學習=增量×有用 | ×(自我+群我) |
讀懂世界 改善生活 生涯發展 公民素養 |
習近平時期 台灣戒嚴體制 統編課本 |
學科專家宰制課程 高中課程是大學內容的簡化版 國中課程是高中課程的縮小版 |
允許校定課程 學校有課發會 至少是學校選書 |
學校是 「自主學習社群」的聯盟 |
學生自己打造學習 適性揚才 |
必須「開門辦教育」(從網絡中學習)才能趕上學習需求成長
右圖有兩條斜率不同的發展曲線:
- 斜率較大的是家庭教育需求的成長線,每年增加
- 斜率較小的是學校教育供給的成長線,也每年增加
越是社會變遷速度快,教育需求的成長也會跟著增大;教育供給雖然也與時俱增,但受限於政府的稅收增加無法太快,其增長的速度會追不上社會變遷下教育需求的成長速度。兩者的差距發展會宛如剪刀的上下兩刃,我們稱之為「剪刀差」。
解決這個問題,只要「開門辦教育」一個辦法。
- 以資訊科技設置領域為例
- 再以 108 課綱,須增加校定選修,並由 1.2 倍率出發,漸漸走向 1.5 倍率為例
- 量的問題,從蔣偉寧部長開始,即推動大學來幫高中開預科
- 如果再同時考慮質與量,非把社大橋接進來不可
- 再以成功的教學,須整合課程與教學、輔導、社工、家庭教育四個系統的資源來說,須要走向「同村共養教育」
兩種典範與不對稱性
- 傳統公校中的師徒教學典範
- 概念很簡單:會的「師」教不會的「徒」
- 背景:
- 生師比很大,一位老師同時要教很多位學生。當生師比很大時,就算你要搞師生平權,也會是表面的、假的。
- 傳播工具比較原始,老師不教給學生,學生損失比較大。
- 社會比較金字塔化,等級森嚴。通常也需要一套儀式來鞏固尊卑,如「起立、敬禮、坐下」;大陸演員間互相尊稱為「老師」,即是一種老師身份較高的心理慣性運用。
- 知識、技能的折舊比較慢。
- 此典範中老師需要不對稱的位置與權力,去布署:
- 將學生「格式化」,以對得上老師「畫一」的教學。
- 選擇教學內容––以老師決定的課程目標為準。
- 決定教學節奏與活動內容––以老師決定的每堂教學目標為準。
- 布置作業,確保學生有一定強度的練習。
- 布置「診斷性評量」,確保學生有「聽」他教。
- 布置「檢定性評量」,評價學生是否達到「學會」的「儀式性定義」。
- 布置「選拔性評量」,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
- 處罰學生,以維護課堂紀律,作業與評量的有序進行。
- 擴大規模備妥畫一性教學後勤,於是有教科書、課程標準、課程綱要、設備基準…
- 師生太過不對稱衍生的課題:
- 把學習者的「高度」壓得太低,學習會儀式化。學習者會做出「學會」的樣子,演出學會的儀式,其實未必想學,也不一定有學會。
- 學校會複製社會的權力支配關係,妨礙社會演進。
- 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比「事實」更加強橫得多。老師對學生的肯定與貶抑影響都太大。
- 老師在金錢上有較強的索要潛力。在台灣民主化之前,「養鴨子」(要學生到他家補習)幾乎是多數學校老師的副業。
- 老師能在情感上有較強的索要潛力。感情一定要對等,尤其是愛情,不然會形成「剝削」。
- 時代的演進:學生由「聽課」進化到「選課」,再進化到「組課」。
配套演化出「同學自行組課群學」+「自行策畫實務浸潤」+「自行規畫學習成果發表」
- 自主學習典範
- 概念是:
- 「資深學習者」擔任「資淺學習者」的嚮導、教練與陪伴者,由學習者「自主學習」
- 教育是一種「生態化」的助人活動。要避免「依賴」與「剝削」。
- 總訣竅是:提升學習者的高度。強調「自主學習/自我培力」、「無界學習」、「群學」。
相信:每個人天生都有能力:去調動身邊可用的資源,以解決他所面臨的任何問題(行動者思維)。
別老想著當同學的英雄,讓同學做自己的英雄。
- 理想是:生命自覺、學習自主、生活自立、責任自負、需求自造
- 一些背景上的改變:
- 像台灣這種社會,已經負擔得起以個別指導為基礎的教育典範。
- 從「電波傳播革命」之後學習者知識與技能的來源就不斷拓展,到了「網際網路」之後,基本上可以實現 Illich 用「人從網絡中學習」取代「人從機構中學習」的構想。這使得「主題備課」(讓同學備課上課),行動學習(移地、學習者策畫、群學)等當代自主學習式的課程模組變得具有可行性。
- 社會由水平整合(網絡)混搭垂直整合(科層),微權力興起,平權運動當道。只有如中國般的「權本社會」,還會依權力大小,將人用森嚴的等級排序。
- 知識、技能的折舊極快,須要用「群學」抵消一部分知識與技能折舊的效應。
- 概念是:
傳統典範下的師承關係
1.學生甲、學生乙、學生丙、學生丁分別和老師建立「師承關係」 2.不同同學在同一時間,通常進行近似的動作 3.老師對各個學生進行統一教導 4.老師對各個學生發布作業並批改作業 5.老師對各個學生進行評量,並進行橫向比較 6.一個學生「不學」,通常只會影響自己的學習與學習表現 |
自主學習典範下的人際關係:
1.全部師生會進入討論模式,必須把想法打磨到伙伴聽得懂,彼此才有辦法合作 2.「群學主體」中的成員,特質會互補,也能相互糾錯 3.同一時間成員常進行平行操作(分工合作) 4.成員之間會共振,只要正能量略大於負能量,整個學習就會螺旋攀高到新高度 5.風險:一個成員「不學」,通常會變成負能量,若無法中和,「群學主體」會瓦解 |
飼料雞會死的很慘––從「當代適應」看兩種教育典範
長期的願景
「自主學習典範」工具箱
老天沒有欠我們一個預先組裝好的「自主學習教育」,我們需要去發展許多「工具箱」讓想要推動「自主學習典範」的志士仁人們使用!來吧,大家捲起袖子一起幹。
一、跨校選修聯盟
網址:urclass.net
- 由實驗教育團體、社區大學、NGO、體制學校、獨立教育工作者共同組成。成立的目的在於融通學習資源,以支援我國實驗教育、體制學校教育與終身學習進展,透過平台化的運作機制,建構人才、學習者、課程、場地的合作分享網絡,運用分享精神及共享機制,鼓勵跨世代對話,減低教育資源的高低落差。打造台灣成為一所沒有屋頂的大學校。
- 目前的問題是課夠多,但人不夠多。
- 不申請登記立案,旨在一本「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之精神,想要發展出全國性跨校選修網絡。
- 團體年繳2000元。但獨立教育工作者代表或學生代表免繳年費。
- 至少每半年對盟員、聯盟友人、學生進行一次學習需求調查,並協調各項資源,儘量達成其選課需求。
二、自主學習帶領者培力
自主學習帶領者無法用傳統師培來培力。
目前有兩路常態性培力:
- 政大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辦的「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
- 以社群為依托的「海星培力」
發展同村共養教育
- 提倡「同村共養」的價值觀
- 催化老師、心理師、社工師、終身學習合作
- 建構「里」的參與主體
- 整合地方的:地理、生命記憶、生活功能、生涯發展資源
- 論述「台灣就是在地」
- 橋接課綱的社會探究與實作、科學探究與實作、微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