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校選修聯盟簡介
出自福留子孫
跨校選修聯盟工作圖示
何謂跨校選修聯盟?
跨校選修聯盟:成立的目的在於融通學習資源,以支援我國實驗教育、體制學校教育與終身學習進展,透過平台化的運作機制,建構人才、學習者、課程、場地的合作分享網絡,運用分享精神及共享機制,鼓勵跨世代對話,減低教育資源的高低落差。打造台灣成為一所沒有屋頂的大學校。
聯盟招募對象:
- 實驗教育:含實驗教育學校、機構、團體、個人自學生。
- 終身學習機構:含社區大學、社教機構。
- 地方政府及其附屬單位。
- 體制學校:非實驗教育之大學、高中、國中、國小、幼兒園。
- 非政府組織(NGO):如 python 社群、科學教育基金會、科普雜誌出版社、…等。
- 獨立教育工作者。
結成聯盟益處:
- 減少大家課程資源的閒置與浪費,降低大家的開課成本,使得有限的資源能開出更多課。
過去一些單一社大、單一實驗教育團隊、單一體制學校因為修課人數太少,不易開成的課,例如:法語課……等,如果能利用這個平台讓彼此的修課生匯聚,就可以增加成課的機率。
邀請 python 社群、科學教育基金會……等 NGO 、獨立工作者加入,讓不同專長的開課人才彼此合作,豐富彼此的學習資源。 - 讓成人與青少年當同學,以「世代連結」取代「世代隔閡」。
- 大家合作分享場地之後,彼此都有更多的開課地點。既可以推動如「走讀雙北」這一類的多場地課程,也可以看某一門課程當學期在哪一地區修課的人多,就請老師去那裡開。
如果很多課程可以透過平台相互取得,長久下來,實驗教育課程規畫的門檻就會降低。如此一來,會有更多人勇於進入實驗教育這個領域。 另外,體制學校的加入,讓體制內外的學生當同學,橋接體制學校與實驗教育。
當大家逐漸形成橫向的合作網路,就可以共同推進「實驗教育」、「終身學習」、「課程教學創新」等事務的持久發展。
聯盟合作項目,共分為以下三大類推動型態:
- 常態性服務項目如下:
- 網站維護與功能撰寫
- 「既開課」服務:各團體或獨立教育工作者,「已決定」開課,張貼開課公告。可在平台上報名,也可在各團體網站報名。
- 「待用課」服務:師資明確、費用明確、內容明確,尋找願意學習的學生。當需求發生,即可快速開課。
- 「場地分享」服務:未用滿的教室相互合作。
- 「課程典藏」服務:目前只有海星培力組課與遠哲全民科學平台的培力有「典藏課」的設置,平台會進行準永久性典藏。
- 「學習需求」調查:半年一次,主要調查大家想開的課,並讓自學生 OST 組課。
- 學習典範資源池
- 行政協調
- 其他
- 共推課:將由合作方,聯合開發,共同推廣。在一年之內,可以開課招生者。
- 聯盟治理會議各工作圈
備註:其中常態性服務為「開放性參與」,參與者常在各項服務間游移;共推課為「準開放性參與」有明確的起訖與參與成員;各工作圈則為「半放性參與」,年繳 2000 元才參與聯盟治理會議,聯盟治理會議成員才能倡議成立工作圈,但工作圈成立後由自己的志工維運,聯盟治理會議可以切斷與某個工作圈關係,但無權癈除該工作圈。
跨校選修聯盟組織簡則
{{::跨校選修聯盟組織簡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