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全民國防教育】

出自福留子孫
在2023年8月9日 (三) 09:00由丁志仁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壹、目標

{{:}} 教育再公共化聯盟/發展全民國防教育/目標

貳、做法

一、學校教育:

  1. 請教育部「全民國防教育學科中心」,除了擴大蒐集有關全民國防教育(包括融入各學科)之教案、教材及各種教學資源,也應與其他政府機構或民間團體合作開發更進步的教案與教材,尤其是規劃難度較高的參訪(例如參訪國家太空中心、儲能示範學校、淨水儲水示範學校)或體驗性課程(例如戰時生活體驗),並加以推廣。
  2. 請教育部研究三級學校(國小、國中、高中)實施全民國防教育之各種困難(師資、行政配合、…),藉以提出解決方案;在全面解決前,先提供誘因(例如經費補助),鼓勵有意願先行的學校儘早實施。
  3. 請教育部鼓勵體制學校在實施全民國防教育時進行「跨域合作」,以充實內容;包括與在地社區民防單位合作,學校社團課及寒暑假營隊邀請民間團體合作,以及與實驗教育機構或實驗教育學校合作。
  4. 請教育部與國防部合作開發適合大學使用之教材教案,鼓勵或協助大學將「全民國防教育」納入校定課程。
  5. 請教育部提示各級學校實施全民國防教育時,應強調「抗敵意志」及「備戰止戰」的重要性。

二、終身教育:

  1. 於全國各地社區大學開發並推廣有關全民國防教育之「短期工作坊」,便於更多民眾參與;課程除說明習近平攻台意圖及「備戰止戰」的重要性,主題則以實用性內容為主,例如:基礎救護、防災避難規畫、電網靭性強化、資訊作戰因應、俄烏戰例分析、小部隊運動射擊、戰場先進設備(如ATAK)應用等等。
  2. 促成各民間單位(如各地社大、黑熊學院、壯闊台灣)進行經驗交流及資源共享(包括師資、課程、教材、教學場地),彼此扶持,以擴大「全民國防教育」的民間教學網絡,提昇教學能量。
  3. 請國防部結合民間資源,於各地交通便利處開設靶場,並提供槍枝彈葯,供民間單位申請使用(付費?)。
  4. 請國防部研議「國土防衛部隊」之可行方案,並預先做好戰場分配、指揮系統、資源整備及教育訓練之規劃;定案後,即可與民間合作宣導,甚至合作進行教育訓練。
  5. 全面檢討並改善台灣現行民防系統(民防總隊、民防團、防護團、特種防護團)的三大問題:經費錯置、定位不明、訓練不足。

三、社會教育:

  1. 為了加強民眾對於「中共對台資訊戰」的警覺,政府應更主動或積極協助民間揭露中共之各種攻台準備行動;並經常於大眾媒體提示「抗敵意志」及「備戰止戰」的重要性。
  2. 對於因應中共可能的攻台方案,政府應主動向民眾提出說明;對於台灣當前國防戰略的規劃與佈署,也應經常向人民報告。除了提昇民眾的備戰意識,也有助於鞏固民眾的抗敵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