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專題/3hr+3hr設計
出自福留子孫
目錄
[隱藏]「組課共學」一些本質性探討
- 是「自我培力」——不是別人培力你,而是你培力自己。成就自主學習的是學習者的主動與認真。
- 日後帶領同學自主學習時,要落實「自造精神」——每個「普通人」都能透過合作,動手打造符合自己需求的學習。
- 是群學不只是自學——要組織小小的「學習公社」(大陸安格稱之為「學習社區」),在學習、經濟、生活三方面協作。
- 是一種學習典範的轉移:
- 技術選項:教導同學善用 OST ,增加同學組課的成功機會。
- 人際關係:
- 老師與同學的不對稱性下降
- 以「學習公社」的關係群學
- 反「外部化」
- 意識形態——公共性:
- 相信「每個『普通人』都能透過合作,動手打造符合自己需求的學習。」
- 共享: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 剛好比最好更好。
關於組課共學協作
已決定的事:
開放的部分:
導讀:
一、受課綱約束組:從課綱中找自主學習空間
- 總綱
- 貳、基本理念
-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課程發展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以「自發」、 「 互動」 及「共好」為理念,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學校教育應善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各種互動能力,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體驗生命意義,願意致力社會、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共同謀求彼此的互惠與共好。
- 以「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
- 參、課程目標
- 一、啟發生命潛能
- 二、陶養生活知能
- 三、促進生涯發展
- 四、涵育公民責任
- 肆、核心素養
- 國教署相關的補助要點
二、未受課綱約束組:對三個問題的探討(前人曾提供線索)
一、自主學習需要受到強制嗎➂?若需要,正當性的基礎是什麼➃?相關的程序正義為何➄?
一個聚焦性的提問:自主學習中可以有必修課嗎➁?
[展開]
二、如何「重用班上同學」?
[展開]
三、運用分數當誘因?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