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技職教育檢討

出自福留子孫
在2013年7月15日 (一) 15:16由丁志仁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台灣目前的技職教育學校體制(含文官、學校與人員),無法做好學習與職場的橋樑角色。目前高職的科別師資、自我延續的動能系統,包袱的意義超過資產的意義。再砸錢下去也不會再往對的方向走,可能需要砍掉重煉。

所謂的砍掉重煉具體作法可以用「網絡式技職教育」取代「學校式技職教育」。

全局

  1. 策略過時:1995年以來,「一技在身終身受用」的情勢有變化。每個人一生至少要準備兩次職涯轉折。衝擊全球教育界,其中台灣教育適應的最不好的區塊,就是技職教育區塊。
  2. 節奏太慢:技職教育變遷的速度恆慢於產業變遷的速度。
    • 實習工廠不是可行的作法。

網絡式技職教育

最早的人類教育只是生存技能的傳承,只有少數人能透過教育有系統地全面繼承前人的文化遺產。自1717年普魯士建立近代「公共教育」系統以來,各國便將公共教育當成富國強兵的手段,也使得人民得以普遍得到教育的機會。但是,「公共教育」近300年來一直以教室、課本、黑板做為教學三元素。在長時期的發展中,衍生出儀式化、偏離生活實踐與複製社會支配關係等毛病。

其間曾經有過一些公共教育再出發的反思,例如 Ivan Illich 提出網絡學習的原型:教育用品網(reference services to educational objects)、技能交換網(skill exchanges)、伙伴選配網(peer-matching network)、教育諮詢網(reference service to educators at large)。其中教育諮詢網又包含「教育管理者」、「教育顧問」、「教育指導者」(幫學生克服困難)。但礙於科技的限制,並不容易達成。

現在,資訊科技已經可以支持網路學習的構想,教育雲-行動學具-HTML5新生態也已經出現,完全可以完成下列四大解放,從而促成公共教育的重設定:

  1. 場域的解放:透過衛星課程,將部分學習帶到教室外,用天下資源幫助學習。
  2. 文本的解放:學生在指定主題之下,學會組織海量的資料,參與製作部分學習文本。
  3. 共學圈的解放:共學伙伴延展到網路上成人與兒童。
  4. 資源共享的解放:軟體資源包含素材、教材、教具及教學學習心得等;硬體資源包含能源的節省、空間的節省。

目前 Ivan Illich 的網絡式學習正被運用於六年制學程實驗教育課程中,但其實這種學習模式,更適合技職教育。

台灣高職

問題

  1. 基本能力(工具能力)不足,以英、數為尤。
  2. 15學群仍太多。
  3. 升學人數比重過重。
  4. 國中輔導老師,對職涯的背景認識太單薄。
  5. 從小學開始就缺少「尊敬技術」的價值觀,而且越大越糟。

根本解決之道

用網絡式技職教育取代高職。

傳統式的解決方向

  1. 增加實習課程。
  2. 增訂「專題製作」。
  3. 發展高職的工具性英、數課程,並採樹狀結構,先有共同英數,之上再有群科英數。
  4. 進一步整併15學群。
  5. 國中所有學生參觀職業機構。
  6. 在國中建立職涯認識的 ecosystem 。含技專院校、業界、高職、國中。
  7. 課程發展由臨編走向常設。

迷思

  1. 不要再去爭終點教育,還是先修教育。職類應有 3+0 、 3+2 、 3+4 。
  2. 高職是終身學習的起點,不只招應屆生,更應招回流生。

台灣技職院校

問題

  1. 供需失調:過去高中與高職、五專學生比為3:7,現逆轉為7:3,選擇進入職校的學生日益減少,高職日漸萎縮,將使科大技職院校面臨招生困難,首當其衝的為私立技職院校。
  2. 證照專利素質低弱:為了教育部的評鑑,許多技職院校只求證照數量,忽視管控證照的品質。新型專利改採形式審查不再進行實質審查,學生盲目申請專利,不在乎專利實質內容與效益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