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課程改革

出自福留子孫
在2021年10月9日 (六) 17:35由丁志仁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本文參考:百度百科條目,只講到 2000 年那一次。

  1. 核心理念: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
  2. 含義: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轉變
  3. 主要任務:更新觀念、轉變方式、重建制度

核心理念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

這裡的「一切」,指的是學校的所有教育教學方略的制訂,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之上;這裡的「學生」,顯然是指學校里的每一位學生;這裡的「發展」,指的是學校的教育教學及一切課外活動,都要把目標鎖定在能夠有利於學生終身發展之上,有利於學生在學校獲得今後走向社會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資訊收集與處理能力,學會辦事的能力,獨立生存的能力。以保證我們的下一代能夠在未來社會生存與發展。因此,有人乾脆把這句話說成:一切爲了一切學生的一切。

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一切爲了學生的一切」這個口號雖然比較動聽,但如果把它理解為「教師可以替代學生的一切」、「學生的一切行為都要在教師的指示下進行」等,那將是中國學生的最大不幸。如今不少所謂重點中學的校長,總是帶著自豪的神情向外界介紹:「我的學校是全封閉管理……。」當我聽到這類話的時候,心裡總有一種異樣的感覺。難道要把一個自然人轉變化社會人的教育,卻能夠把受教育者最美好的青春封鎖在「全封閉」的校園裡嗎?

澳大利亞未來學家伊利亞德說過:「如果你今天不生活在未來,那麼你的明天將生活在過去。」因此,我國的教育方針不能企求培養完人――把每一位普通人都培養成「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的人」、「雷鋒式的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與接班人」,而應當首先完成基礎教育的主要任務:全力打造合格的公民。

任務目標

一、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