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請課審大會妥適處理我國課綱中Maker一詞之使用與翻譯

出自福留子孫
在2018年7月27日 (五) 15:18由丁志仁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問題源起

我國在教育部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大會(以下簡稱大會) 107 年度第 30 次會議時,通過國家教育研究院(以下簡稱國教院)提議:對「Maker」一詞使用「創客」做為我國課綱中的翻譯與代稱。

關於此事我們和許多 maker 社群友人,期期以為不妥,特致函大會,建議大會再酌予考慮。

Maker一詞的起源與涵意

「Maker」一詞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2005 年,歐萊禮出版創辦人之一 Dale Dougherty 在美國成立了 Maker Media 發行《MAKE》雜誌,提供給愛好自己動手做的族群一個發表平台與交流管道,隔年 Dougherty 於舊金山舉辦了第一屆的 Maker Faire(自造者嘉年華),更提供「Maker」一個實體的交流活動,並讓參觀者也能親自體會到實作的樂趣,進而引發興趣並投入「Maker」的行列。這股風潮漸漸成為眾所週知的「自造者運動 ( The Maker Movement )」。

Maker 的核心特點有三:

  1. 熱愛動手做
  2. 分享工具、做法與設計予他人;
  3. 透過分享技能與相互學習,進而精進自己的作品。

而其動手做的範疇涵蓋:

  1. 數位製造
  2. 木工
  3. 金工
  4. 電工
  5. 熟飪、裁縫、繪畫…等古典手做領域

依 Dougherty 觀察,認為 Maker 主要分為三種:

  1. Zero to Maker(入門自造者):純粹為了興趣和享受製作過程;
  2. Maker to Maker(進入社群):和其他自造者分享、串連與合作;
  3. Maker to Market(進入市場):透過群眾募資或一些商業模式發展服務及產品,開始創業。

所以 Maker 不是不能有「創業」的成分,但僅能代表 Maker to Market 那一部分的 Maker ,不能代表全部 Maker ,尤其不能代表熱愛動手做以及樂於在社群中與人分享的大部分 Maker ,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也不一定要走上創業那條路。

特別是在教育領域中,我們提倡動手作,主要是想要喚起同學們動手做的天賦與興趣,鼓勵分享與相互學習的社群文化。鼓動同學為創業而動手做,絕不是我們的初衷,更容易「異化」同學的學習。

台灣對 Maker 的使用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