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育品質領航計畫/1A/v2

出自福留子孫
在2017年8月24日 (四) 14:50由丁志仁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總說明

一、背景

多年以來我國教育因為財源不足,始終困在兩個基本問題上面:

  1. 從課綱到教學現場,皆將學生學習規畫為「規格化教學」,致使學生的適性學習難以達成,適性揚才的教育目標淪為口號。
  2. 人民同胞因為地緣與社經的因素,導致受教機會有落差:
    • 若干鄉村或市鎮地區,因為生活機能不夠完整,不易留住人民,連鎖反應之下,學生的學習成就形成系統性落差。
    • 收入較低之家庭,其子女在就學機會、文化刺激上,也比不上主流家庭。

再者目前我國學前托育與教育資源之公共性也不足,父母撫養教育學前兒童的負擔十分沈重,使少子女化問題雪上加霜,也是一個亟須解決的問題。

我國教育經費處理方面有一項十分進步的立法:即政府必須保留收入的 23% ,使用於教育用途。近年來因為政府歲入金額增加、少子女化學生與班級的數量降低,展望未來由於年金改革教育人員的退撫支出又將會下降,於是從中形成了教育財政上的一點餘裕,正好可以用來改善上述問題。

所以台灣教育在未來十年,應該走向以「質」代「量」的台灣教育發展路徑,使政府的教育支出仍能達到法定下限。

二、目標

  1. 將高國中小的學生單位成本由目前的15萬提高到20萬,將每班的維運成本由目前的400萬提高到500萬。藉此同時提高學生的適性學習、縮小教育機會的落差。
  2. 適度增加公共化學前教育的規模,降低父母在托育上的負擔。

三、四大方向

  1. 增加以個別指導為基礎的課程、教學設計:混搭「規格化教學」與「以個別指導為基礎的課程教學」,在傳統的「規格化教學」之外,增加選修、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合作學習、生活實踐、過程技能訓練、學校與家庭功能橋接、校外過程…等等課程設計,那學生單位成本會逐步提高,公共教育品質也會因此提升。
  2. 鄉村教育創生:提升偏鄉地區的生活機能,讓鄉村能留住人才,活化教育。
  3. 強化教育的社會安全網:進行教育補助(最好聯合社福)的總歸戶,將破碎的補助,整合成可以進行家庭與教育扶助的整塊經費。同時橋接學校與家庭的教育機能。
  4. 學前教育公共化:視教育部提供資料調整。

四、三個階段

  1. 第一階段三年,再分為前期1A,後期1B,重點在:大船轉向(建立各方共識),網絡布署,動能釋放,空間打開,財政準備
  2. 第二階段三年,再分為前期2A,後期2B,重點在:網絡催熟與催動,再加大動能釋放與空間打開,因應既得利益者的反對,財政到位
  3. 第三階段四年,再分為前期3A,後期3B,重點在:全力衝刺,跨域連結,建立反省與微調機制,財政常態化與合理化,繼續因應既得利益者的反對

五、要領與原則

  1. 以質代量:利用少子化時機,在教育「量體」縮小的時期,善用資源提升對每位同學的幫助,並促進教育機會均等。
  2. 中間偏左:對教育價值與方向選擇是:均優的、適性的、世代正義的。
  3. 開門辦教育:經費並不增加於更多專任教育人員的聘用,而在於活化教學衍生的鐘點費(每班每節1~2份鐘點費),引入社會資源衍生的鐘點費,補助同學自主學習,偏鄉地區的提升生活機能的支出,補助的整合性規畫。
  4. 釋放動能:用封建法和網絡(非科層)來釋放動能,同時提供新動能發揮的空間。
  5. 因勢利導,循序漸進:中央用經費誘導地方跟進,一地試辦後,其他縣市自願參加。
  6. 發展細節:此計畫包含對教育資源的配置與運用建議,所以一定要對教育資源的使用現況了解深入。應運用滾存基金的前五年時間,進行廣泛的對話,對教育發展的路徑建議。
  7. 適度橋接,跨域合作:不要什麼事都重頭來過,可以
    • 橋接「體制學校」與「實驗教育」。
    • 與社福部門合作,並落實親師生共學,橋接「學校教育功能」與「家庭教育功能」。
    • 橋接「社大、NGO、職訓單位」等終身學習機構與「高國中小」等學校教育。

六、中央與地方關係

由教育部聯合各地方政府適時推出「提升教育品質領航計畫」。中央政府負責總計畫竹規畫與執行,地方政府提出因地制宜的分計畫,結合不同地方的潛力與問題。

計畫經費並不全由中央編列,地方也參與編列。因少子女化地方也產生了一定規模的傳統教育規模之縮減。

同時修訂《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建置「中央教育發展基金」以為財政上的支援。

先修法建置中央教育發展基金,前期以縮減基本需求差短補助為財源,以每年滾存100億的速度,累積出500億的基金規模,同時利用五年的時間做好細部規畫與各項試辦工作,然後以這500億漸次支援各項計畫中的一次性支出,配合後期增加每年100億的教育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