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再公共化聯盟

出自福留子孫
在2023年7月29日 (六) 23:46由丁志仁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前言

一個社會能將教育視為公共服務,並保障國民能夠擁有投資自我的基本條件,此種社會才能使不同世代安居樂業。

教育同時是推進社會進步的基礎,且不僅只發生在學校,社會結構與社會議題也大大影響教育體制。

曾幾何時,就業、住房以及健康等維持生命的基本面向,竟成為當代年輕人的壓力來源,不僅影響生活品質,甚至決定了職業生涯的發展。

要讓台灣成為安居的社會的議題,從年齡最小的到最大的|公共托育、子女教育、終身學習、完善長照;從個人的到全體國民的|身心健康、尊嚴就業、基本收入;從區域議題到國防安全|人本交通、居住正義、全民國防,都遇上了重大的挑戰!

聯盟本著以教育公共化精神,提出「推進臺灣成為青年安居社會」訴求,我們強調以公民參與和網絡治理精神,提出當代青年所面臨的社會問題,為未來世代福祉而倡議,並辦理論壇以及活動,讓一般民眾能夠參與到公眾政策的治理裡面來,使得網絡能夠形成、公共治理的精神能夠凝聚、大眾的意見能夠被聽到,並且改變台灣社會政策的走向,只為了讓台灣社會朝著安居社會推進。

這是一個雙聯計畫

〔補圖〕其實

  1. 教育再公共化聯盟:這是一個常民政治的中、短期公共政策游說計畫
  2. 待取名稱的「青年微社群的世代團結計畫」,即創造一個微社群的社群,並在其中提供許多工具箱。我們暫稱「青年世代團結計畫」。

緣起

民間的教育社運團體,正在共同組建「教育再公共化聯盟」。大家以為:

  1. 明年一月的總統與國會大選,應該是一場候選人提出政見,社運團體與公民評價政見、檢驗政見的選舉。
  2. 而我們認可的教育政見是一套將台灣社會帶向多元社會、將台灣教育帶向公共化的教育政見。


聯盟是以下團體的合作:

  1. 推進台灣公共治理走向中間偏左,希望台灣走向多元社會。
  2. 台灣教育「均優派」的合作,推進台灣教育走向公共化,減少社經金字塔、學校金字塔、學生金字塔、國土金字塔的程度。


是社會團體和民間人士合作,宣傳倡議,落實公共治理訴求的組合。
明年大選後不會解散,會:

  1. 追蹤政黨與政治人物對政策承諾的落實。
  2. 持續發展長期論述與可落實的方案。
  3. 準備下一輪的游說。

五大議題

模板:WellBeingNg::教育再公共化聯盟/五大議題

聯盟搭建

一、第一波搭建參與團體發展

成立日期為 2023.05.12

治理團體

  1. 中華民國振鐸學會
  2. iPower 培力學社
  3. 宜蘭人文國中小
  4. Only實驗教育
  5. 臺灣陶璽特殊教育工作推廣協會

聯盟總召集人:謝國清

聯盟總執行秘書:丁志仁

響應團體

  1.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二、第二波搭建

(一)18~35歲青年

已觸及的青年:林怡廷、陳東玉、王志文(親自去找),游士賢、閉恩濡、度昀奇、許喬語(昀奇的女朋友)、簡靜妙(芸伍的女朋友)、劉建成、柯穎瑄、張君頤、徐珮真、彭仁鴻、蘇倚恩、林宜蓁

  1. iPower:吳宇倫、郭芷君
  2. 陶璽工作室(曲智鑛那條線):黃思宇的兒子
  3. 青年發展協進會,吳律德
  4. 陳建州
  5. 青年署:公共參與組,趙由靖(副組長)
  6. g0v / 開放文化基金會 :可以從多方面連結
    • 動手學科學
  7. 六梯:將聯盟列為六梯的實習場域
  8. 原怡廷想開展的線:
  9. 青年彈性學習網絡:30萬,我們再墊 20~30 萬
    • 青年學習需求調查:劉建成、柯穎瑄
    • 不歪樓理理財
    • 近未來數位公民
    • 全民國防
    • 自由軟體與3D建模
  10. OneForty:移工
  11.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年輕的工作者
  12. 新莊社大:年輕的工作者

(二)其他

  1.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
    • 王兆慶(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
    • 靖娟文教基金會
    • 兒童福利聯盟(李宏文,政策中心主任)
    • 婦女新知基金會
    •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
  2. 施采邑,對「學前教育公共化」有興趣
  3. 龍潭親子建設推廣聯盟理事長(黃琬瑄),鳥巢已通過電話,有高度意願,但帶回團隊討論。感興趣的線:學前教育公共化
  4. 黑熊學院
  5. 臺灣實驗教育勞動合作社
  6. 孩子的書屋
  7. 鳥巢原想再聯絡,但鳥巢已不再任聯盟兼任職員,接手的宜蓁不知道有沒興趣:
    • opAI
    • 夢不落
    • 怡靜?
    • 麥寮自六來電子報團隊
    • 樂齡學堂(上級主管南投縣政府,使用衛福部經費)
    • 婦女大學(上級主管南投縣政府,竹山鎮公所協辦,使用公益彩卷的分配盈餘)
    • 濁水溪社大(南投縣)
    • 山線社大(雲林縣)
    • 長青大學(南投縣委託伊甸基金會)
    • 老人大學(南投縣委託伊甸基金會、老吾老基金會
    • 長照 ABC 關懷據點:老人共餐、學習、健康促進(衛福部)
    • 青年返鄉(水利局:環境生態,文化部:生活美學館)
    • 自主學習促進會 親子共學
    •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
  8. 以改良課程教學為宗旨的教師團體
  9. (歐巴桑聯盟,評估中)

三、公共化五原則

  1. 平等取得原則
  2. 公益規準原則
  3. 國庫分擔原則
  4. 權責相符原則
  5. 公開透明原則

將再增加公共化的描述,如舉實例說明。

四、教育再公共化聯盟簡則草案

  1. 本聯盟名稱為「教育再公共化聯盟」,不申請登記立案,旨在推動 2024.01 總統與國會大選各候選人之教育政策,能儘量趨向「教育公共化」,台灣社會能走向多元社會。
  2. 本聯盟對教育之共識如下:
    (1)台灣社會應走向多元社會,避免形成金字塔型社會。
    (2)台灣教育應走向公共化,減少社經金字塔、學校金字塔、學生金字塔、國土金字塔的程度。
    (3)學生應自小參與治理自己的學習,以培養自主學習之習慣。年齡越大,治理範圍應增大,治理程度應加深。
    (4)各級教育機構應「開門辦教育」,將台灣當成為一所沒有屋頂的大學校。
    (5)學生應自小習慣群學:熟悉相互討論、糾錯求真、分工協作、信任相挺、立約承責等共振,自然養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相處模式。
  3. 本聯盟成員分「治理團體」,「響應團體」,「領域達人」,要件如下::
    (1)治理團體年繳5000元,為發起團體或為發起團體同意之後續團體。團體無須為社團法人或財團法人。治理團體共同分擔募款責任與行政工作。治理團體之間書寫平等,投票權數平等。
    (2)響應團體為認同聯盟理念與政策主張之團體,無須為社團法人或財團法人。有提供通路、連署、提供資訊之權利與義務。
    (3)領域達人由響應團體或治理團體推荐,依治理團體通過之章則邀請。有提供通路、連署、提供資訊、撰文之權利與義務。
    (4)聯盟大會由聯盟成員參加,投票規則由治理團體制定。
    (5)未被本聯盟議決除名者。
    (6)未聲請退出本聯盟者。
  4. 共同發起本聯盟者,為治理團體成員。日後加入之治理團體,須經治理團體會議議決通過。
  5. 本聯盟以治理團體半數以上(含半數)與會,為治理團體會議有效開會額數。一般事宜議決,以相對多數通過;修改「簡則」或「處分財產」之議決,以治理團體會議與會者半數以上(含半數)同意為通過。
  6. 本聯盟推舉召集人兩名,為無給職。
  7. 本聯盟得設各政策議題小組,與各政策次議題小組。
  8. 本聯盟得設執行秘書處,處理各項推動工作。

策略

一、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

二、波段發動,逐梯釋出能量:

  1. 用「全民國防教育」做為「自主學習公共化」與「終身學習公共化」的突破口
  2. 兵力,集中使用,波段使用
    青年政綱/全民國防(青年政綱其他議題) / 青年世代團結計畫(鈴諭,宇祥,士賢)
     →待定向青年適性學習 / 青年世代團結計畫(士賢,宇祥,鈴諭)
      →終身學習公共化 / 青年世代團結計畫(許喬語,恩濡,宇祥)
       →學前教育公共化 / 青年世代團結計畫(鈴諭)
        →新生兒縮減潮與自主學習公共化 / 青年世代團結計畫(鈴諭,宇祥,士賢,芸伍)
    所有的線都走「形成兵力→投入助理→搞白皮書→設計並舉辦活動→與立委及中階文官碰頭→留一名助理守城」的大致路徑
    同時段進行青年彈性學習五小計畫 / 動手學科學 / 青年世代團結計畫(許喬語,恩濡:子計畫協助待定)
    合作社委辦與承攬合約,推動合作社基礎建設(士賢,宇祥,怡廷,丁丁,筱薇)

工作

一、形成小組

謝國清、丁志仁、任懷鳴、林怡廷、陳東玉、游士賢、許武龍(哈爸)、周樂生、陳明恩(台家盟)

  1. 發展全民國防教育小組:任懷鳴、丁志仁、洪榮良、周樂生、楊雨青、許武龍(哈爸)、度昀奇、黃鈴諭
  2. 青年議題小組:度昀奇、劉建成、林怡廷、丁志仁、任懷鳴、楊逸帆、王志文、閉恩濡
  3. 待定向青少年適性學習:楊筱薇、吳宇倫、黃思宇、游士賢、謝旻諺、蕭典義、陶倢

二、工作清單

  1. 募款:專案費用,專帳專戶。
    新光銀行(103)新埔分行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振鐸學會 0338-10-100843-0
    • 趁機去研究國內各教育基金會
      1. 柑園文教基金會
      2. 公益平台基金會
      3. 誠致教育基金會
    • 小額募款,跟內政部申請募款字號
    • 募資平台,張書懷(仁彰兒子)可能有經驗
  2. 建置平台:
    • 聯盟內部協作
    • 建立候選人聯絡網絡 / 累積候選人人脈網絡
    • 論述資源的容器,五大議題,預計產出 100 篇文章
    • 連結民眾
  3. 討論政綱,寫政綱
    • 「青年政綱」議題中的「全民國防」子議題已開動
    • 自己人不請出席費,請學者來需要給人家出席費。
  4. 評價候選人政見
    1. 評價規則由治理團體共議。大體上是依聯盟的五大主要政綱來進行評價。
    2. 對總統候選人與立委候選人的評價分為「公眾」評價與「委員」評價,兩者規則不同。
    3. 評價以正面表述為主,兼顧有效影響政策與各方維持關係。
    4. 被評價為「友善總統候選人」與「友善立委候選人」,將可和聯盟一同在各地辦「客廳會」
    5. 如果參與聯盟公眾評價的人數能過一千人,候選人會相信:聯盟的評價可以做為他與其他競爭者的民意有效指標。
  5. 辦理座談或論壇
  6. 辦理客廳會:與候選人一起舉辦
  7. 開記者會
  8. 辦培力營隊
  9. 管理志工與工讀生
    • 節點志工
      1. 以適當立法因應新生兒縮減潮:東玉、典義
      2. 學前教育公共化:東玉、明恩
      3. 自主學習公共化:東玉、明恩、典義
      4. 終身學習公共化:明恩、典義
      5. 青年政綱:怡廷、典義
    • 志工群召募:
      1. 振鐸成員
      2. 政大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一到五梯成員
  10. 取得作業場所
    • 台北:加盟團體較多
    • 台中:東玉。
    • 高雄:懷鳴。

三、工作節奏

  1. 一月
    • 丁丁提議:開始建平台,徵 logo 草案
  2. 二、三月
    • 敲發起團體
    • 起草各線議題計畫
    • 開銀行專戶
    • 擬募款名單,設計募款文宣
    • 「2023.02.21」 青平台(台灣社會共同體政綱)聚餐,公告周知,邀座談學者(發邀請函)
  3. 四月
    • 開成立 OST+記者會
    • 聯絡現有立委
    • 辦青年政綱三場座談,青年團體第二波邀請
  4. 四、五月
    • 第一次通路發動,開始找響應團體
    • 接觸各政黨
    • 聯盟教育團體第二波邀請
  5. 五月
    • 在台北邀請響應團體聚會與討論
  6. 六月
    • 聯絡有意參與政黨黨內立委初選者
  7. 七月
    • 辦全民國防營隊 / 開圓桌會議
  8. 八月之後
    • 結合均優論壇完成政綱
    • 出政綱建議
    • 聯絡立委候選人
    • 公布評價規則(公眾+委員會),如參與民眾超過1000人,已具民調規模
    • 組評價委員會
    • 評價(友善立委這時會出現)
      1. 立委候選人
      2. 總統候選人
    • 開客廳會

附錄

附錄一、兩個背景:教育經費與人口縮減潮

(一)教育經費

現況:右圖是 2006~2023 年台灣「教育經費」,教育經費數量及增長斜率約為政府歲入的 ⅕ 。約每六年增加一千億。由於這個背景,所以教育部得以推動下列新的工作,而不會排擠既有經費:

  1. 12年國教
  2. 降低每班學生人數
  3. 增加每班教師員額
  4. 節節升高的退撫支出(已踩剎車)
  5. 充裕水電
  6. 網路與資訊建設(這一輪尚閒置)
  7. 學前教育
  8. 為國中小學生教室裝冷氣

(二)新生兒縮減潮對各階段教育的影響:

  • 幅度是由 20 萬掉到 15 萬,掉¼,剩 75%。
  • 對高中以下的影響:
    1. 新生兒縮減潮(以下簡稱縮減潮),目前開始進入小學,六年內會有大量的小學連一個學生都不剩。
    2. 縮減潮 6 年後會進入國中,國中規模雖比國小大,仍慘。
    3. 縮減潮 9 年後會進入高中,使公立高中的就學機會率到達 79% 。
  • 對高中畢業生進入公立大學就學機會率的影響:
    1. 從 2033 年開始有顯著影響:40%。
    2. 然後每年快速跳高:43%,47%,48.6%…
    3. 到 2039 年挺進到 56% ,甚至到 59%,要看這一兩年的出生率。
    4. 私立大學會反彈,公立大學若不縮減,一定面臨轉型。
    5. 移民與招外生的政策也會改變。

(三)對策建議:

  1. 建立「中央教育發展基金」以基金別預算因應:
    • 學前教育公共化
    • 國中小生源縮減
    • 高中再社區化
  2. 行政院教育經費基準委員會修改教育基本需求計算基準
  3. 了解全部國小的學生數量與人口移動方向
  4. 預為監控全部國中的學生數量與人口移動方向
  5. 最大程度保留各種教育用地,以為後續運用
  6. 實施高中再社區化,與區內國中、國小編織成網絡
  7. 高國中小,就網絡、減科層。
  8. 發展「青年彈性學習網絡」

附件二、【教育再公共化聯盟】青年政綱邀請信0.1版

各位關心青年的各界夥伴們好

我們是教育再公共化聯盟,因應將近的2024年1月總統與國會大選,教育再公共化聯盟期盼能召集各界有志一同的夥伴共同研擬並推行「選教育當總統」政綱,而教育與青年息息相關,因此青年之於政綱不僅是主角,更是倡議的主力,聯盟盼能集結有力青年草擬青年政綱。

「青年是台灣的未來」,這是一句充滿希望且耳熟能詳的話。

面對當前兩岸戰爭焦慮,社會期盼青年成為第一線抗戰者;台灣社會進入缺工時代,社會期盼青年可以補足各行各業之缺口;看著眼前少子化的危機,社會期盼青年能盡可能生育⋯。青年背負著高度的社會期待,然而在現實社會中,青年帶著夢想從學校踏入社會的過程卻是困難重重,學校教育無法因應快速變化的世界,青年焦慮且手無寸鐵;就業薪資福利不佳,還得面對年年升高的房價、物價,難以累積資產,更不敢談成家立業、養兒育女,甚至是至親的長照需求。而 2022 年台灣社會更用公投投票結果,狠狠地告訴 18 歲青年,「我們不相信青年有能力為自己做出決定」,期盼青年盡到服兵役、繳稅等「責任」,卻不願給青年投票決定自己未來的「權益」,在資源缺乏、社會經濟政治壓迫下,青年無法為自己築夢,更遑論共築台灣的未來。

盼望青年撐起台灣前,青年的聲音應該被聽見,青年的需求應該被照顧,整個社會應該邀請青年共同織出青年支持網絡。國家應該是屬於每一個人的,而國家治理更應該關注承先啟後的青年,因此國家政綱,青年聲音與力量缺一不可。

教育再公共化聯盟不僅是因應將近的總統大選,盼提供候選人政見建議,更是基於人口縮減潮將促使教育經費提升,教育部將有更多經費可推動新政策。而教育與青年息息相關,不論是身為當事人,又或者身為受教者的家長。然而教育經費提升雖為良好契機,仍有需要台灣社會擁有共同體意識,「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共同體社會配搭教育經費將能擴大社會影響力,照顧到每一位青年,每一位國民。我們期盼不再讓政府懷抱「發錢養民心」之思維,為此「公共化思維」在本次政綱極為重要。以法國家庭政策為例,雖同樣提供現金補貼,但補貼面向全面且長期,且托育管道多元,而收費會依據家庭的經濟能力而非市場統一價格。

為此,聯盟公共化以五項原則為主,分別為平等取得原則、公益規準原則、國庫分擔原則、權責相符原則、公開透明原則,並進一步發展以下目標:

  1. 修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
  2. 青年政綱擬定與倡議
  3. 學前教育公共化
  4. 自主學習公共化
  5. 終身學習公共化

綜合以上,為避免青年政綱被忽略,或無法符合青年實際需求,教育再公共化聯盟希望能夠邀集青年當事人,與支持青年之單位,透過青年自發性提出需求與解方,草擬青年政綱。期盼藉由政綱草擬的過程,促進青年團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更大化青年力量,甚至與其他單位進行跨域跨齡的對話,以減少世代隔閡,進而擴大社會動員力量。

青年政綱將整合於選教育當總統政綱,政綱之用意在引起總統/立委候選人重視,進而促使其納入政見。教育再公共化聯盟反對事先偏袒特定政黨、候選人,而是讓教育優先於政黨偏好,並於選前發布「教育友善候選人」名單。為擴大參考價值與受重視之程度,聯盟將作為連結者角色,邀約各界人士針對有興趣之部分共同研擬各面向政綱,除了召開記者會共同發表,也會與認同政綱的候選人進行座談會,並以客廳會方式與選民對話,喚起選民對於自身需求的重視。當然也要借助各單位之影響力與方式自行推動,擴大政綱的影響力。

教育再公共化聯盟由振鐸學會常務理事丁志仁發起,現已有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等多位教育先進參與。


敬邀致力於青年權益的您 一同加入教育再公共化聯盟 共創一個多元共好的台灣社會

聯絡人:振鐸學會秘書 游士賢

聯絡方式:yu7529@gmail.com

教育再公共化聯盟 敬上

附件三、第一波預計要約的青年團體

  1.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主要觸及22歲以下):
    • 推動青年世代參與民主政治、公共政策制定為目標,共同建構成熟、理性之公民社會,改革臺灣民主環境。
    一、倡議青年世代參與民主政治,共同改善臺灣之政治環境。
    二、辦理活動促進青年對於民主之認識,培養公民社會知能。
    三、進行青年政策之研擬、改善建議,打造世代正義的臺灣。
    四、提供青年公共議題交流、討論平臺,落實代議政治監督。
  2. 王肝臟/王志文
  3. Alpha Team
    • Alpha Team 的核心精神是「相信人的價值,所以在意如何打造讓人能真的發揮價值的學習、合作環境」、「相信在沒有標準答案的世界裡,可以選擇先做再說,且行動是有方法的」。邀請18-35歲的青年為自己在意的議題採取行動,並善用青年培力為設計思考,鼓勵青年勇敢起而行。
    • 「青年迴響計畫」鼓勵青年從生活中觀察到的社會問題開始,並嘗試先採取行動,而後從行動中反思,再重新建立新的行動方案,期許在行動與反思的迴圈中,增進青年對問題的理解及探索議題的深度,以此建立獨特的價值主張,並且透過行動夥伴及教練的陪伴,逐步建立可落地執行的行動方案,日後並持續優化這些行動方案,串接後續創業資源,為未來創新創業建立商業模式。
  4. 數位外交協會
    「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價值,網路就是最快的方法」台灣數位外交協會致力於推動參與式的公眾外交思維。秉持「參與,比給予更重要」的精神,以實質參與、社群在地化的方式,執行提升台灣國際社群行動的多國專案。透過數位內容與實體活動,鼓勵更多青年投入公眾外交創新、開發台灣社群人才國際溝通能量,期許為台灣外交途徑打開新的可能。
  5. 楊逸帆

附件四、陸續擴充遊說人脈

  • 立法院舊識,可即刻著手
    1. 陳婉慧 / 民眾黨 / 丁丁、樂生
    2. 陳椒華 / 時代力量 / 懷鳴
    3. 萬美玲 / 國民黨 / 懷鳴
    4. 吳思瑤 / 民進黨 / 國清
    5. 伍麗華 / 民進黨 / 丁丁
    6. 吳玉琴 / 民進黨 / 丁丁
    7. 林岱華 / 民進黨 / 丁丁
    8. 林弈華(台北市副市長) / 國民黨 / 丁丁
    9. 林淑芬 / 民進黨 / 丁丁
    10. 洪申翰 / 民進黨 / 丁丁
    11. 林昶佐 / 無黨籍
  • 雖無交情,可第二輪接觸
    1. 民眾黨:吳欣盈、賴香伶、張其祿、邱臣遠
    2. 時代力量:王婉諭、邱顯智
    3. 國民黨:
    4. 民進黨:
  • 政黨智庫:
    1. 民進黨:新境界,執行長由民進黨秘書長許立明兼任,副執行長為陳錦稷、廖錦桂、吳怡農、施克和
    2.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執行長柯志恩(前台視《世界真奇妙》主持人,前國民黨不分區,參選高雄市長),副執行長:萬美玲(桃園市立委)
    3. 時代力量:邱顯智
    4. 民眾黨:張其祿(民眾黨不分區立委)
    5. 郭台銘:

附件五、2023均優學習論壇立委邀請函草稿

敬邀各立委候選人參與2023均優學習論壇:

候選人您好,我們是2023年均優學習論壇主辦單位。誠摯邀請您參與今年的論壇。均優論壇今年的主題以「世代團結、青年助攻」為主軸,期望透過討論青年政綱,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共同打造更堅實穩固的台灣社會,為台灣的青年打下更好的基礎。

為了因應日益高漲的台海戰爭衝突,我們與黑熊學院共同討論,如何發展全民國防教育政綱。以學校為中心推動社區的全民國防及防災演練。轉型廢校為社區防災中心及囤積物資基地。

為了接住未被主流教育好好照顧的「待定向青少年」,我們與社團法人ipower培力學社合作倡議,立法修改訂立第五類高中「生涯發展型高中」,以「軟性課綱」為主軸,大量選修課、學生個人探索與業師、專業教育、心輔與社工等人員陪伴,讓不適應現有「硬性課綱」,和無法適應傳統教育環境的青年,能有被接住的空間與專業的資源。

教育再公共化聯盟曾於5/27辦理「青年安居向前行:尊嚴就業、居住正義、長照服務」講座,邀集領域學者探討現行政策的不足,並共同討論規畫未來。

  • 尊嚴就業下的「高工時低時薪」問題,使得年輕人對未來更沒有希望感。根據《報導者》指出,台灣在2022年的GDP雖然超越韓國,但個人平均月薪卻低於韓國。整體經濟果實並沒有被合理的分配給全體台灣人民,而物價上漲也讓民眾的相對剝奪感更加強烈。因此根據:勞陣政策部主任洪敬舒與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員林凱衡指出,非典型就業問題改善,成立並強化工會運作與勞工協商能力,訂定生活工資法保障基本工資,推廣合作式經濟會是可改善的方向。
  • 居住正義下的青年就業問題,我們向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請益,秘書長指出「擴大並健全租屋市場」以及「房東大赦、促成租賃行為納管」會是對於20-30歲租屋族最直接的幫助, 開徵《囤房特別稅》,引導空屋出租使用;以及實施社宅輪候制,確保社宅可持續興辦。
  • 完善長照議題,聯盟與長期照顧權益監督聯盟召集人陳正芬教授與談,了解長照2.0較著重於居家照顧與日間照顧,政策須完整納入住宿式服務選項,而外籍看護工聘僱家庭也須納入服務體系;此外不犧牲照顧者的工作與讀書權益也是尚待解決的議題。

綜上所述,我們誠摯邀請候選人與會參與2023均優學習論壇,建立友善青年世代政綱刻不容緩,而五大項目:全民國防教育、生涯發展型高中、尊嚴就業、居住正義、完善長照,是此次論壇核心討論議程。附件會詳細附上各政綱的詳細資料與各議程日期、時間與地點,再次誠摯邀請您的參與!若有任何疑問,歡迎來信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