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培力/論述與實踐/探討教育自造者培力模式: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物理性質比較
第 13 行: 第 13 行:
 
*培力週期為兩年,所以梯次會交疊。
 
*培力週期為兩年,所以梯次會交疊。
 
===物理性質比較===
 
===物理性質比較===
 +
<table class=nicetable>
 +
<tr><th>社群模式</th><th>委辦計畫模式</th></tr>
 +
<tr><th>只要社群起來,沒有政府經費,也會繼續培力</th><th>沒有「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或教育部委辦經費就沒有後續培力</th></tr>
 +
<tr><th>由社群成員自組織並彼此分工,依據決議清單治理</th><th>明確的講師(導師),行政,學員三者區分</th></tr>
 +
<tr><th>工作圈模式</th><th>有些微科層</th></tr>
 +
<tr><th>公基金 NT3000</th><th>一梯公積金NT1.8萬;二梯公積金NT2.8萬;三梯公積金NT0元</th></tr>
 +
<tr><th>彼此直接連繫</th><th>透過中樞中介聯繫</th></tr>
 +
<tr><th>發展呈幾何級數</th><th>發展呈線性模式</th></tr>
 +
</table>

2020年5月6日 (三) 22:19的修訂版本

何謂兩種模式

委辦計畫模式

  • 教育部「師資暨藝術教育司」或「學前及國民教育署」補助政治大學「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一筆錢,計畫名稱叫「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
  • 「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會僱請專案助理兩人,再加入一些中心同仁,再延聘一群導師,來安排課程,培力報名者。
  • 自 2018 年起,培力第一梯次 30 位學員, 2019 年起,培力第二梯次 40 位學員, 2020 年起,培力第三梯次 30 位學員,剛舉辦完面談。本週六日舉辦共識營。
  • 培力週期為 10 個月。

社群模式

  • 由 2018 年第一梯次的「部分」師生組織「教育自造者培力社群」,由社群成員自費自力舉辦培力活動,一方面自我培力,一方面培力新人。
  • 暫無政府委辦費或補助費用。日後即使申請小額的政府補助,也是加菜性質。
  • 自 2019 年起,培力 2019-1 梯 16 位學員。
  • 又稱「海星模式」。
  • 培力週期為兩年,所以梯次會交疊。

物理性質比較

社群模式委辦計畫模式
只要社群起來,沒有政府經費,也會繼續培力沒有「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或教育部委辦經費就沒有後續培力
由社群成員自組織並彼此分工,依據決議清單治理明確的講師(導師),行政,學員三者區分
工作圈模式有些微科層
公基金 NT3000一梯公積金NT1.8萬;二梯公積金NT2.8萬;三梯公積金NT0元
彼此直接連繫透過中樞中介聯繫
發展呈幾何級數發展呈線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