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教育部潘部長討論3: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新頁面: 分類:各方討論__NOTOC__ <p align=right>2022.8.9</p> <p class=c18>兩件事報告</p> ===一、父母染疫,母親亡故=== #父母及印僱因長照備餐服務, 5.23 感...)
 
第 15 行: 第 15 行:
 
#*擴大吸引及留用僑外生
 
#*擴大吸引及留用僑外生
 
#*更積極的移民政策
 
#*更積極的移民政策
 +
 +
==教育經費走勢與教育發展策略==
 +
===一、台灣政府教育支出===
 +
'''背景:'''
 +
#本來台灣政府教科文經費有憲法 164 條的下限保障<br/>1997.7.16 韋端與連戰趁凍省修憲,以「固定保障條款之存在,更可能產生資源錯置等不良副作用」為由凍結憲法 164 條
 +
#台灣政府的租稅負擔率常年佔 GDP 的 13%
 +
#依《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2000.12新訂)政府教育經費下限應佔前三年政府歲入淨額 23%
 +
#所以目前政府教育經費下限約佔 GDP 的百分之三點多
 +
<div style='float:right'><img src='http://jendo.org/files/福留子孫/95-112年教育經費變化.png' width=400 geight=* /></div>'''現況:'''右圖是 2006~2023 年台灣「教育經費」:
 +
#最上方為政府歲入,唯一的凹陷是 2008 金融海嘯。
 +
#教育經費數量及增長斜率約為政府歲入的 ⅕ 。約<span style='color:red'>每六年增加一千億</span>。
 +
#行政院一般教育補助一直維持在每年 500 億(均貧富)。
 +
#教育部所屬的教育經費,實支真的如帳面上增加。
 +
#地方政府所屬的教育經費是帳面上增加。
 +
 +
===二、「教育領域」與「其他領域」的基本不同:===
 +
#其他領域建構台灣社會共同體的公共支持體系,須要整體租稅負擔率再提高七個百分點以上,才有施作的條件,教育領域不用,現在就有施作空間。
 +
#教育領域是「制高點」,如: 用「學習共同體」養大小孩、組成社會,會幫上其他領域建構社會共同體。(在自主學習典範群學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是個人的優勢策略)
 +
 +
===三、多出來的錢花去哪兒:===
 +
<div style='float:right'><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4/47/Cartoon_Woman_Giving_Away_A_Bag_Of_Money.svg' width=200 geight=* /></div>
 +
#12年國教
 +
#降低每班學生人數
 +
#增加每班教師員額
 +
#節節升高的退撫支出(已踩剎車)
 +
#充裕水電
 +
#網路與資訊建設(這一輪尚閒置)
 +
#學前教育
 +
#為國中小學生教室裝冷氣

2022年8月9日 (二) 14:19的修訂版本

2022.8.9

兩件事報告

一、父母染疫,母親亡故

  1. 父母及印僱因長照備餐服務, 5.23 感染新冠肺炎,父、母重症,送加護病房。
  2. 6.11 父親出院, 6.12 母親病逝醫院中, 6.30 舉行告別式並晉塔。
  3. 許多與教育部合作的計畫,因此延期。

二、青平台正發展「社會共同體與公共支持體系」政綱

  1. 有一定規模的學者參與發展,其中教育部分託我起草並匯集合大家的意見撰寫。
  2. 2022.8.8 鄭麗君董事長邀十位左右友人向賴副總統就教育與人口部分提出建議:
    • 推動以「非營利幼兒園」為主要型態的學前教育公共化。
    • 增加「公立大學佔比」並擴大弱勢生進入公立大學。
    • 為青年建立新的「彈性學習網絡」,尤其是「大學增加學習彈性」為重點,如:副學士、輕快的「學程審核中心」、輔系雙修、課證合一(劉孟奇次長建議)…
    • 擴大吸引及留用僑外生
    • 更積極的移民政策

教育經費走勢與教育發展策略

一、台灣政府教育支出

背景:

  1. 本來台灣政府教科文經費有憲法 164 條的下限保障
    1997.7.16 韋端與連戰趁凍省修憲,以「固定保障條款之存在,更可能產生資源錯置等不良副作用」為由凍結憲法 164 條
  2. 台灣政府的租稅負擔率常年佔 GDP 的 13%
  3. 依《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2000.12新訂)政府教育經費下限應佔前三年政府歲入淨額 23%
  4. 所以目前政府教育經費下限約佔 GDP 的百分之三點多
現況:右圖是 2006~2023 年台灣「教育經費」:
  1. 最上方為政府歲入,唯一的凹陷是 2008 金融海嘯。
  2. 教育經費數量及增長斜率約為政府歲入的 ⅕ 。約每六年增加一千億
  3. 行政院一般教育補助一直維持在每年 500 億(均貧富)。
  4. 教育部所屬的教育經費,實支真的如帳面上增加。
  5. 地方政府所屬的教育經費是帳面上增加。

二、「教育領域」與「其他領域」的基本不同:

  1. 其他領域建構台灣社會共同體的公共支持體系,須要整體租稅負擔率再提高七個百分點以上,才有施作的條件,教育領域不用,現在就有施作空間。
  2. 教育領域是「制高點」,如: 用「學習共同體」養大小孩、組成社會,會幫上其他領域建構社會共同體。(在自主學習典範群學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是個人的優勢策略)

三、多出來的錢花去哪兒:

  1. 12年國教
  2. 降低每班學生人數
  3. 增加每班教師員額
  4. 節節升高的退撫支出(已踩剎車)
  5. 充裕水電
  6. 網路與資訊建設(這一輪尚閒置)
  7. 學前教育
  8. 為國中小學生教室裝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