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班級辦理實驗教育之我見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黃鴻志

課綱的出現,目的是訂出一個課程標準,冀望全國所有的班級的教學水準,不論是偏鄉都會區,都能在一定的程度之上。十二年國教的課程綱要,更希望提供老師更大的空間來發揮,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核心素養較過去課程綱要的『基本能力』、『學科知識』涵蓋更寬廣和豐富的教育內涵。核心素養的表述可彰顯學習者的主體性,不以『學科知識』為學習的唯一範疇,強調其與情境結合並在生活中能實踐力行的特質,注重學習歷程、方法及策略」,立意良善。

然而,
當一個老師受到激勵,求新求變,想要力求突破時,在實務運作上 ,卻不斷會被既有的規範嚴加檢視。以筆者嘗試進行食農為本的體驗教育為例:

我們帶著孩子從零開始,墾荒、整地、除草、施肥、播種,收成……,透過大量的戶外體驗實作,讓學生體悟務農過程中的辛苦,領略從頭至尾,將一件事圓滿完成的成就感。
並將有限的收成進行加工,做成了一系列的食品,如洛神花蜜餞及果汁、情人果、泡菜、蘿蔔糕等,提升其農作物的附加價值,透過網路等各種管道行銷出去,更利用與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結合,試圖進行文創產品的開發。
所籌經費,做為校外教學的基金,體驗創業的甘苦。最後依據親手掙得基金的多寡,每個學生以學校課程內容為藍本,上網搜尋相關的資訊,自己規劃校外教學的路線與場域,自己擔任這些景點的導覽解說員,達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目標。
在小學六年的求學生涯中,能夠『走讀台灣』,有個難忘的環島學習體驗經歷,這就是我們以食農教育為本的戶外教育課程!

以上的課程,看來很有意義,但在學校要推行這樣的課程模式,卻有諸多挑戰。
比方說,天候變化無常,老師有調整課表晴耕雨讀的空間嗎?如果教師沒有調整課表的權利,很容易變成『沒按表操課』。
當學生努力行銷,帶著食農成果規劃要去十天環島畢旅,卻卡在現行的戶外教育辦法,國小階段只能進行三天的校外教學。
在我們利用課程統整,把這些實作體驗融入國語、數學、社會、自然等領域的學習,在不牽涉到額外鐘點費的情況之下,仍需要受到『跨領域統整課程最多佔領域學習課程總節數五分之一』的限制?
有時,學校行政端對條文的解釋不同,立意良善的規定,就反倒變成了教學現場的限制。

小時候的自然課程,大家都種過綠豆吧?有
幾個人把綠豆種到開花結果甚至煮出一碗綠豆湯來品嚐呢?
更甚者,思考先人的智慧,在沒有機械的協助下,如何把綠豆去殼,做成綠豆糕?
我們利用體驗教育的概念,嘗試著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帶學生實踐體驗教育的思維。『勞動』,是我們的教育主軸,隨著實地去做,身體力行的過程,讓學生去體悟人生。過程中,儘量融入正規學校課程,讓孩子用問題解決議題導向的學習模式來印證課本知識,這正符合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的精神。

現在多數的孩子生活在衣食無虞的年代,也常被父母過度保護,加上處於資訊爆炸的環境中,課本所教的制式內容,常讓孩子不知如何應用,甚至習得無感、排斥、甚而拒學。
我們利用許多做中學的機會,鼓勵孩子親身體驗,讓他們可以不靠家長資助,以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知識,轉化成能力,行銷自己的產品,最後才帶著成果去校外教學。
在從無到有的過程中,不論哪個階段,因為和各領域課程深度結合,都成為問題解決導向的學習歷程,無形當中,引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讓學生知道課本教的都是有用的知識,只要能活用,能應用,就能解決問題。

每個老師的個人特質不同、教育信念不同,專長也不同,在強調生物多樣性的年代,我們是不是能以更開放的角度,讓老師能發揮他的教學專業自主,讓孩子有更多的選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理想。
破除鐘聲和課表,會擔心這些老師的教學變成脫韁野馬嗎?在同一個學校裡,我們還用同樣的課本,接受同一份月考考卷的評量不是嗎?
現行制度下,師資流動不易,在實驗教育無法普遍推動的情形下,是否能真正鬆綁,讓有想法的老師從他自己的班級出發,讓孩子做更有意義的學習,讓孩子對上學充滿樂趣。

「部分班級辦理實驗教育」,利己而不損人,的確是個務實可行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