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聚會20221225: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二、討論「教育再公共化聯盟」:
全民國防討論會議
 
(未顯示3位用戶所作出之24次版本)
第 9 行: 第 9 行:
  
 
==討論:==
 
==討論:==
===一、數位公民教育:===
+
===一、數位公民教育推動藍圖:===
 +
====(一)概述====
 +
#現況:
 +
#*資訊教育多為競賽而培養技術,學生不知道如何實際應用
 +
#*學生缺乏如何運用更多元的數位工具解決社會問題的想像
 +
#*數位原生世代思維與使用能力與教師/家長落差大
 +
 
 +
====(二)數位公民素養(持續修改中)====
 +
#數位溝通與行動
 +
#*數位社群互動與治理
 +
#*數位社群協作與行動
 +
#*開源概念與應用
 +
#資訊安全與法律
 +
#*隱私及安全設定
 +
#*數位相關法條
 +
#資訊查找與辨識
 +
#*資料查找與應用
 +
#*假訊息查核
 +
#身心健康
 +
#*數位霸凌
 +
#*數位身分與自我認同
 +
#數位工具使用與開發
 +
 
 +
====(三)行動方針====
 +
#g0v 零時小學校數位公民計畫簡述<br/>ppt:https://bit.ly/3hTJsMg
 +
#預計討論:
 +
#*對於數位公民素養的想像
 +
#*師培方向與做法
 +
 
 +
===一–1、青年彈性學習網絡/終身學習節點/前瞻近未來/近未來數位公民:===
 +
#會請政大派人
 +
#包含「打假」和「求真」
 +
#並重「近用」與「識讀」
 +
 
 +
====三大法寶–1:自小培養「群學」經驗的====
 +
群學的五種共振:
 +
#共振一,討論模式:人在「獨自創作」時與「群內成員間相互響應」時,兩者大腦的工作模式完全不同。後者會讓大腦井噴出更多的想法。<BR/>這種相互響應,語言文字有之,但有更多非語言文字的相互響應。這些「非語言文字的相互響應」有些科學已經弄明白了,有些科學還沒有弄明白。所以實體互動比線上互動的相互響應好非常多。
 +
#共振二,相互糾錯:群的經驗總和,遠大於單一成員的經驗。在善意與相挺的情境下,源自單一成員相對有限經驗的盲點與錯誤可以被「群」糾正。
 +
##這需要更多時間以供成員間相互核對。越倉促這個功能就不明顯。
 +
##這也需要成員間「看破又願意點破」,沒有破冰的群這個功能也不明顯。
 +
##由同群成員共建的「資源池」就非常重要,它可以橫向累積(跨成員),也會縱向累積(跨時間)
 +
##從「可信」的「資源池」提取經驗與知識,相較於直接從網際網路中提取,過濾掉了大量的惡意與刻意操弄
 +
##群的經驗有效整合,越能對抗網路上知識的高速折舊。維基百科對抗知識折舊的能力,就遠大於我們每個人。<BR/>而這方面英文維基百科又遠超中文維基百科(為什麼會這樣?)科學條目又遠超非科學條目(為什麼會這樣?)
 +
#共振三,平行運作:就是「基於比較利益的協作」,「老天給人兩份本事也不會給人兩份時間」。「『分工協作』讓每個人行動都更容易2」
 +
#共振四,「『安全』和『信任』」。「安全」靠感情,但被騙過之後,很難再恢復信任,是屬於多輪博奕,這部分是「理性」 。「『相挺』讓每個人行動都更容易1」。
 +
#共振五,立約承責。使權責相符,避免外部性放大導致「公共財的悲歌」(對於公有資源都只想無節制的消耗,卻不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或遵守約定)、「搭便車」的情況發生。
 +
五種常見的群內共振,有一個口訣:討論,糾錯,相挺,協作,立約承責。討論,糾錯算一組;相挺,協作算一組;立約承責自己算一組,三組構成一個三角形。
 +
 
 +
以上這五種共振越活化,成員之間的「乘法協作」就越明顯,而「群我」就會越真實具體,越遠離用「故事」虛構出來的「共同想像」。大家也會覺得這個「群我」主體有意義和價值,須要被尊重,而不只是把某個共同想像當成達成目的工具。如果群我只是工具,那麼為了更好的達成目的,是可以被貶抑和踐踏的。
 +
 
 +
群學生態系之下,會有兩項常見的發展:
 +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常成為群內個體我優勢的多輪博弈策略,無須說教。
 +
#「群的成敗由大家共同承擔」,因為不是正能量會共振放大,負能量一樣會共振放大,不自救「群」會瓦解,不會有人來救你們。
 +
 
 +
'''群學'''對數位公民素養的成全如下:
 +
#抵抗知識與技能的快速折舊,這一點「個體我」望塵莫及。
 +
#幫助群中的個體我成為「創用者」。相挺、協作能幫上忙。
 +
#強化個體我的思辨能力。討論、糾錯能幫上忙。
 +
#培養「慎獨」的能力,如克服「懶」。這須要個體我推開群我一下子,然後再回到群我。
 +
#幫個體我辨別出自己的弱點。這須要以「『安全』和『信任』」為基礎的相挺。弱點比較少,比較不會為惡意操弄者所攻破
 +
 
 +
====三大法寶–2:公共的治理網絡====
 +
#不可以是某個部會的某個司的某個科,也不可以是某個商業聯盟的委員會,還不可以是立法院的某個聯盟或某個中心。教育部,NCC 公民培育科,數位發展部,都不好。
 +
#須符公共性五原則。
  
 +
====三大法寶–3:NGO hub====
 +
*最好是官、商之外第三方的基金會或公協會,如法扶。因為資本家永遠要賺錢,政客永遠會異化,科層官僚永遠會擴權以刷存在感。三者都會破壞公共化。
 +
*提供:
 +
*#常民政治:由百始發動社運與立法遊說,聯絡各方,形成治理網絡。
 +
*#平台服務:
 +
*#*丟一段圖照、影片上去, AI 自動判斷是否經過人為的變造。這是得不斷投錢的軍備競賽。
 +
*#*發展數位世界與真實世界不同的真假判準。
 +
*#滲透教育現場。
 +
*#累積。
 +
*#社群驅動。
 +
*#發證照或準永久性學習歷程管理(使用 web3.0 技術,相依於社群驅動)。
  
 
===二、討論「教育再公共化聯盟」:===
 
===二、討論「教育再公共化聯盟」:===
第 23 行: 第 97 行:
 
====(二)主要成員====
 
====(二)主要成員====
 
#振鐸
 
#振鐸
#全家盟
+
#全家盟:┐自主學習公共化
#台家盟
+
#台家盟:┘家長參與教育事務法…
 
#某些社大
 
#某些社大
 
#青年團體
 
#青年團體
 +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https://www.taiwanyad.org/ ,多次社運經驗、政策監督,在青年世代知名度高且號召力強
 +
#*當代原住民族青年政策藍圖論壇:https://www.facebook.com/IPsYouthForum ,原住民的青年社運團體,專門邀請青年討論原民政策
 +
#*城市浪人:https://www.citywanderer.org/
 +
#*雜學校:
 +
#*臺灣實驗教育勞動合作社:
 +
#*聚起來:
 +
#*台灣地域振興聯盟:https://www.facebook.com/placemakingsince2020/ ,
 +
#*誠致教育基金會
 +
#*孩子的書屋
 +
#*台南新芽:https://www.facebook.com/tainansprout
 +
#*台灣民主實驗室:https://www.facebook.com/doublethinklab/
 +
#*開放文化基金會
 
#學前教育團體
 
#學前教育團體
 +
#進步教師團體
 +
#(歐巴桑聯盟)
  
 
====(三)學前教育公共化====
 
====(三)學前教育公共化====
第 61 行: 第 149 行:
 
#如何培養長期組課的實力
 
#如何培養長期組課的實力
 
#繼承我和家參方面的席位
 
#繼承我和家參方面的席位
 +
 +
==報告:==
 +
===一、美國國防部新一代戰場管理===
 +
{{:美國國防部新一代戰場管理}}
 +
 +
===二、政大五梯第三次課發會===
 +
#嫺霓提案:第六屆必修課增加「課程發展與實作」。<br/>說明:
 +
#*歷屆學員以及部份導師希望增加至少一學分(18小時)必選修,貼近實務現場的課程發展與共備訓練。
 +
#*下限至少一學分,無上限。
 +
#*第六屆「課程發展與實作」之排課時間,會配合合作之導師,可安排於週六日或平日晚上。
 +
#*增加「課程發展與實作」課程後的培訓總時數為411小時,相較國北教大實驗教育學分學程21學分,我們相當於22.8學分。
 +
#:丁丁反對,最後決議「以組課回應不同學員的需求;行政也可以在共識營時加以說明本計畫專案的有限性,很鼓勵大家以組課來補足本專案不足之處。」
 +
#丁丁提案:修改《場域實習簡則》,讓學員實習場域對象至多可申請三個。<br/>說明:
 +
#*將「一、場域實習之目的與方式: / 2....至多可申請兩個實習場域。」其中「兩個」改為「三個」。
 +
#*將「三、場域實習導師: / 3.每位學員於144小時之實習時數中,編有場域導師指導費三千元整,若學員有『兩個實習場域、』多位場域實習導師時,學員可按實習時數比例或貢獻程度於三千元額度內拆分,拆分原則以費用整數為單位1000元(48小時)、1500元(72小時)、2000元(96小時)、3000元(144小時),由行政團隊於實習結束後撥款。」中雙引號部分刪除,只要有多位實習導師時,導師費拆分。
 +
#*在許多情形下(如學員有更多探索需求),「三個」實習場域較「兩個」實習場域更符合學員的實務浸潤需求。
 +
#*某些實習場域浸潤個 1.6 週,也就夠了,不一定需要浸潤到 2.4 週。而許多單位給學員每週不到五天的實習天數,或者每日半天的實習(受限於實習場域沒有要提供那麼多專人帶領),48小時的實習就會超過兩週。
 +
#:決議通過暐嵐的修正案:「以申請二個實習場域為原則,必要時得申請三個實習場域,其中最少一個實習場域需要滿72小時。」
 +
#丁丁、曲智鑛提案:自第六屆培力起,請一至五屆學員全體共同派出代表一人參與課發會,其投票權數歸屬於導師方四權之內。<br/>說明:
 +
#*自今年跨屆學員網絡成形,可提供未來學員培力之資源變多,設計其有橋樑或窗口在課發會中,有助更多資源有效進入培力過程。
 +
#*適當的激活,將加速跨屆學員網絡本身的發展。
 +
#*此等連結有助於未來第六屆學員更自然地融入跨屆學員網絡。
 +
#*由於學長姊的角色更能表現在學員組課與實務浸潤之經驗提供與陪伴方面,所以建議其投票權數歸併入導師方。
 +
#*為尊重跨屆學員網絡之自主性,如跨屆學員網絡決議不參與第六屆培力課發會,本提案即不實施。
 +
#:決議通過「自第六屆培力起,邀請一至五屆每屆推派一位代表列席參與課發會。」
 +
 +
==近期聚會==
 +
===全民國防討論會議===
 +
#時間:一月份,每週四 19:00~21:00
 +
#地點(暫定):台中市烏日區站區二路8號2F(台中高鐵食堂,小型會議室)
 +
#會議時間
 +
#*2023/01/05 (實體):丁志仁、任懷鳴、陳東玉、林怡廷(線上)
 +
#*2023/01/12 (線上):丁志仁、陳東玉、林怡廷
 +
#*2023/01/19 (實體):丁志仁、任懷鳴、陳東玉、林怡廷(線上)、(邀請周樂生)
 +
#*2023/01/26 (線上):丁志仁、任懷鳴、陳東玉、林怡廷

2023年1月6日 (五) 16:29的最新修訂版本

請對照合伙人聚會與振鐸會員大會的簡化程度

時間、地點、出席人員

時間:2022年12月25日(日), 11:00~13:00

地點:台中市烏日區站區二路8號2F(台中高鐵食堂,小型會議室)

出席人員:陳東玉、林怡廷、任懷鳴、丁志仁

討論:

一、數位公民教育推動藍圖:

(一)概述

  1. 現況:
    • 資訊教育多為競賽而培養技術,學生不知道如何實際應用
    • 學生缺乏如何運用更多元的數位工具解決社會問題的想像
    • 數位原生世代思維與使用能力與教師/家長落差大

(二)數位公民素養(持續修改中)

  1. 數位溝通與行動
    • 數位社群互動與治理
    • 數位社群協作與行動
    • 開源概念與應用
  2. 資訊安全與法律
    • 隱私及安全設定
    • 數位相關法條
  3. 資訊查找與辨識
    • 資料查找與應用
    • 假訊息查核
  4. 身心健康
    • 數位霸凌
    • 數位身分與自我認同
  5. 數位工具使用與開發

(三)行動方針

  1. g0v 零時小學校數位公民計畫簡述
    ppt:https://bit.ly/3hTJsMg
  2. 預計討論:
    • 對於數位公民素養的想像
    • 師培方向與做法

一–1、青年彈性學習網絡/終身學習節點/前瞻近未來/近未來數位公民:

  1. 會請政大派人
  2. 包含「打假」和「求真」
  3. 並重「近用」與「識讀」

三大法寶–1:自小培養「群學」經驗的

群學的五種共振:

  1. 共振一,討論模式:人在「獨自創作」時與「群內成員間相互響應」時,兩者大腦的工作模式完全不同。後者會讓大腦井噴出更多的想法。
    這種相互響應,語言文字有之,但有更多非語言文字的相互響應。這些「非語言文字的相互響應」有些科學已經弄明白了,有些科學還沒有弄明白。所以實體互動比線上互動的相互響應好非常多。
  2. 共振二,相互糾錯:群的經驗總和,遠大於單一成員的經驗。在善意與相挺的情境下,源自單一成員相對有限經驗的盲點與錯誤可以被「群」糾正。
    1. 這需要更多時間以供成員間相互核對。越倉促這個功能就不明顯。
    2. 這也需要成員間「看破又願意點破」,沒有破冰的群這個功能也不明顯。
    3. 由同群成員共建的「資源池」就非常重要,它可以橫向累積(跨成員),也會縱向累積(跨時間)
    4. 從「可信」的「資源池」提取經驗與知識,相較於直接從網際網路中提取,過濾掉了大量的惡意與刻意操弄
    5. 群的經驗有效整合,越能對抗網路上知識的高速折舊。維基百科對抗知識折舊的能力,就遠大於我們每個人。
      而這方面英文維基百科又遠超中文維基百科(為什麼會這樣?)科學條目又遠超非科學條目(為什麼會這樣?)
  3. 共振三,平行運作:就是「基於比較利益的協作」,「老天給人兩份本事也不會給人兩份時間」。「『分工協作』讓每個人行動都更容易2」
  4. 共振四,「『安全』和『信任』」。「安全」靠感情,但被騙過之後,很難再恢復信任,是屬於多輪博奕,這部分是「理性」 。「『相挺』讓每個人行動都更容易1」。
  5. 共振五,立約承責。使權責相符,避免外部性放大導致「公共財的悲歌」(對於公有資源都只想無節制的消耗,卻不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或遵守約定)、「搭便車」的情況發生。

五種常見的群內共振,有一個口訣:討論,糾錯,相挺,協作,立約承責。討論,糾錯算一組;相挺,協作算一組;立約承責自己算一組,三組構成一個三角形。

以上這五種共振越活化,成員之間的「乘法協作」就越明顯,而「群我」就會越真實具體,越遠離用「故事」虛構出來的「共同想像」。大家也會覺得這個「群我」主體有意義和價值,須要被尊重,而不只是把某個共同想像當成達成目的工具。如果群我只是工具,那麼為了更好的達成目的,是可以被貶抑和踐踏的。

群學生態系之下,會有兩項常見的發展:

  1.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常成為群內個體我優勢的多輪博弈策略,無須說教。
  2. 「群的成敗由大家共同承擔」,因為不是正能量會共振放大,負能量一樣會共振放大,不自救「群」會瓦解,不會有人來救你們。

群學對數位公民素養的成全如下:

  1. 抵抗知識與技能的快速折舊,這一點「個體我」望塵莫及。
  2. 幫助群中的個體我成為「創用者」。相挺、協作能幫上忙。
  3. 強化個體我的思辨能力。討論、糾錯能幫上忙。
  4. 培養「慎獨」的能力,如克服「懶」。這須要個體我推開群我一下子,然後再回到群我。
  5. 幫個體我辨別出自己的弱點。這須要以「『安全』和『信任』」為基礎的相挺。弱點比較少,比較不會為惡意操弄者所攻破

三大法寶–2:公共的治理網絡

  1. 不可以是某個部會的某個司的某個科,也不可以是某個商業聯盟的委員會,還不可以是立法院的某個聯盟或某個中心。教育部,NCC 公民培育科,數位發展部,都不好。
  2. 須符公共性五原則。

三大法寶–3:NGO hub

  • 最好是官、商之外第三方的基金會或公協會,如法扶。因為資本家永遠要賺錢,政客永遠會異化,科層官僚永遠會擴權以刷存在感。三者都會破壞公共化。
  • 提供:
    1. 常民政治:由百始發動社運與立法遊說,聯絡各方,形成治理網絡。
    2. 平台服務:
      • 丟一段圖照、影片上去, AI 自動判斷是否經過人為的變造。這是得不斷投錢的軍備競賽。
      • 發展數位世界與真實世界不同的真假判準。
    3. 滲透教育現場。
    4. 累積。
    5. 社群驅動。
    6. 發證照或準永久性學習歷程管理(使用 web3.0 技術,相依於社群驅動)。

二、討論「教育再公共化聯盟」:

(一)概述

因應 2024.01 總統與國會大選,推「選教育當總統」政綱,致力

  1. 修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
  2. 教育外溢「福留台灣子孫」
  3. 學前教育公共化
  4. 自主學習公共化
  5. 終身學習公共化

(二)主要成員

  1. 振鐸
  2. 全家盟:┐自主學習公共化
  3. 台家盟:┘家長參與教育事務法…
  4. 某些社大
  5. 青年團體
  6. 學前教育團體
  7. 進步教師團體
  8. (歐巴桑聯盟)

(三)學前教育公共化

  1. 跨縣市基礎工作圈:手冊、平台、客廳會示範影片
  2. 各縣市接應小組

(四)青年政策地位上升

(五)「福留台灣子孫」政綱 2.0

  1. 運用青平台的「台灣社會共同體政綱」完善化「福留台灣子孫」政綱
  2. 這就要安排時間說明「台灣社會共同體政綱」的重要內容,並且安排適當的人進行兩階段討論
  3. 第一階段,討論出綱領與重點,不要太民進黨,不要太資本主義
  4. 第二階段,針對重點舉辦一場一場的出席費
  5. 找到出席費
  6. 僱到協調層與執行層的人力,最好是新人

陳東玉、林怡廷、丁志仁、任懷鳴均表示要參與

(六)重建立法院遊說人脈

  1. 綠營好找,藍營要怎麼切入?
  2. 民眾黨:吳欣盈、賴香伶、張其祿、高虹安、邱臣遠
  3. 時代力量:王婉諭、邱顯智、陳椒華
  4. 無黨:林昶佐、黃國書、趙正宇、蘇震清、高金素梅

(七)教育財政人才長期培力

教育經費人才培力結合教育基本需求設算新框架

  1. 友軍:謝國清、?
  2. 通路?怎麼觸及有興趣的人?均優新通路?
  3. 小均優:
    • 丁志仁
    • 吳財順(教育部、一般教育補助)
    • 文超順(地方政府)
    • 曲智鑛/陳嫺霓《實驗教育特殊學習需求學生補助要點草案》
  4. 如何培養長期組課的實力
  5. 繼承我和家參方面的席位

報告:

一、美國國防部新一代戰場管理

(一)GIS Art for Artillery(或稱 GIS Arta,砲兵地理信息技術指揮系統,自動化指揮與控制系統)

對影片點擊右鍵開啟進階功能。


右上影片取自 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4587551


俄烏戰場上大家明顯看到的是戰場三寶刺針導彈、標槍導彈、NLAW導彈,飛揮了分散式小部隊的作戰優勢,使俄軍的空優和裝甲車兵力發揮不出來。


但另有一個較少人問的問題:俄羅斯素有「大炮兵主義」的傳統,火砲數量與砲彈數量都遠遠超過烏克蘭,為什麼烏軍能不落下風,反而是俄羅斯人敗下陣來呢?

因為烏軍做到砲兵「多點射擊,同時彈著」,分散在戰場不同角落的單砲,離目標遠的火砲早幾秒打,離目標近的火炮晚幾秒打,一切計算的剛剛好,所有砲彈同時到達目標。

反之俄軍砲兵都會採用「標準方案」,即多門砲組成的砲連、多個砲連組成的砲營,在同一片區域內同時向目標開火,可以同時覆蓋一大片區域。

GIS Art for Artillery

  1. 這是一款火砲召喚和任務發佈軟體。原理上極其類似「網約車」如 Uber ,系統整合進了所有可能的情報來源,包括
    1. 無人機偵察圖片
    2. 前線雷射定位
    3. 商業衛星圖片
    4. 手機拍照
    在目標偵察完成並接到火力打擊請求後,再將這些任務分發給最近的
    1. 迫擊砲
    2. 榴彈砲
    3. 攻擊無人機
    4. 烏軍破壞分隊
    俄軍部隊暴露在各種有效偵察下的時間越長,就越容易招致毫無預兆的火力打擊。此系統極大提高了烏軍砲兵的反應速度,在扁平化的指揮鏈條中,很難會出現「閒置」的砲兵單位,這同時也意味著俄軍部隊承受打擊的強度大幅提高。
  2. 受益於分散式的指揮鏈結構,砲兵接到命令到准許開火的延遲時間從20分鐘降低到了30秒。
  3. 這是烏克蘭獨立開發並設計的指揮系統,英國的數位地圖公司有參與。

構成這個系統有三個要件:

  1. 前線觀察員,配有 GPS 裝置、雷達、激光測距儀。
  2. 火砲,配有 GPS 裝置、數位炮火控制計算機、數位無線電。
  3. 將他們連在一起的互聯網數位無線電通信數據鏈。

優勢:

  1. 反應速度快,俄軍的集結能力的被迫下降。
  2. 隱蔽性強,使俄軍反砲兵作戰無能為力。俄軍動物園-1M反砲兵雷達「很痛苦,但無處說」,因為他們的反砲兵雷達什麼也沒看到——俄軍找不到那些有價值的「砲群」,只能看到一些只發射過幾枚砲彈後就消失的單砲砲組。

俄羅斯人也預料到這些。在開戰首日,俄軍就摧毀了 GIS Art for Artillery 最重要的衛星通信終端,並且使用拿手的電子干擾壓制了烏克蘭從歐洲獲取終端信息的可能。

但埃隆·馬斯克加入了援烏的行列。 SpaceX 的 Starlink 互聯網服務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特點:即為用戶提供加密的點對點電子郵件服務,並且不使用任何地面基礎設施。烏克蘭的 GIS Art for Artillery 系統和馬斯克的 Starlink 星鏈相結合,實際上為烏克蘭軍隊提供了比美國軍事標準更好的砲兵指揮和控制服務。

於是第一次星鏈戰爭打響,有星鏈的一方正在擊敗沒有星鏈的一方。

對影片點擊右鍵開啟進階功能。

GIS "ARTA" 官方網站

(二)第六代行動通訊標準

傳輸質量與運用提升倍率年份
1G2kbps,類比訊號,行動電話系統突破「定點」的限制--1980
2G64kbps,數位訊號,語音傳輸、簡訊時代30倍1990
3G384kbps,瀏覽網站與串流音樂6倍2000
4G100Mbps(10,240kbps),應用程式(App)盛行,帶動智慧型手機普及27倍2010
5G10Gbps(1,048,576kbps),物聯網,零時差互動100倍2021
6G1Tbps,極致低延遲:支援智慧工廠、自駕車、機器人、混合實境等新應用;
全球覆蓋:衛星和衛星間直接通訊,不同衛星系統間相互切換、漫遊。
100倍2030

(三)星盾(starshield)

對影片點擊右鍵開啟進階功能。

  • 政府實體的安全衛星網路
    星盾計畫利用 SpaceX 的 星鏈技術和發射能力來支持國家安全工作。星鏈專為消費者和商業用途而設計,而星盾則專為政府用途而設計,最初側重於三個領域:
    • 地球觀測(Earth observation):發射帶有傳感有效載荷的衛星,並將處理後的數據直接提供給用戶。
    • 通訊(Communication):為使用用戶設備的政府用戶提供可靠的全球通信。
    • 酬載(Hosted payloads):建造衛星總線以支持最苛刻的客戶有效載荷任務。
  • 除了踏入太空,相當於多其他國家一個層級的感知系統以外,星盾計畫還有以下優點:
    • 安全
      星鏈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端到端用戶數據加密。星盾則是使用額外的高保證加密功能來安全地託管分類有效載荷和處理數據,從而滿足最苛刻的政府要求。
    • 模組化
      旨在滿足不同的任務要求,能夠集成各種有效載荷,為用戶提供獨特的多功能性。
    • 互通性
      星鏈的星間激光通信終端是當今唯一在軌道上大規模運行的通信激光器,可以集成到合作夥伴衛星上,以便納入星盾網絡。
    • 快速開發和部署
      憑藉經過驗證的快速迭代能力,SpaceX 在開發端到端系統(從運載火箭到用戶終端)方面採用獨特的方法,能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規模部署功能。
    • 彈性和可擴展的能力
      星盾擴展的近地軌道架構提供了固有的彈性和與在軌資產的持續連接,而 SpaceX 久經考驗的快速發射能力提供了方便和經濟的太空訪問。
    • 可靠的合作夥伴關係
      SpaceX 與美國國防部和其他合作夥伴的持續合作證明了我們有能力提供大規模的太空和地面能力。

星盾計畫官方網站

(四)聯合作戰雲(JWCC, Joint Warfighting Cloud Capability)

  • 什麼是JWCC
    戰雲(JWCC)是一張多供應商的專案,使美國國防部能夠直接訪問多個線上服務提供商(CSP),包括亞馬遜 google 微軟 甲骨文),以從總部到各分類級別的任務速度獲取線上商業能力和服務戰術優勢。
  • 為什麼選擇JWCC?
    與各家供應商的合作允許簡化線上服務的配置、強化安全性和商業價格實惠。在烏俄戰爭上的成功也許也可以轉移到整個印太地區的規劃。
  • 直接與CSP簽訂合同的企業級多供應商雲解決方案將為國防部帶來一個採辦環境中的幾個關鍵屬性,
    • 所有安全域和分類級別的可用性(未分類、秘密、極機密)
    • 整合跨域解決方案(CDS Cross Domain Solution)
    • 全球可用性,包括戰術邊緣位置(DDIL Denied拒絕, Disrupted中斷, Intermittent間歇, and Limited受限).
    • 增強的資訊安全控制(用於追蹤線上資源和使用情況的報告功能和保真度)

JWCC官方網站(在美國國防資訊系統局DISA-託管和計算中心HACC-JWCC)

(五)低科技也很重要

對影片點擊右鍵開啟進階功能。

伊朗的沙希德無人機,只有死對頭以色列的「神射手系統」可以剋制。

(六)台灣可以覆滅,民進黨不能掉票?

  1. 沒有被中共專政的台灣,是中國人民最大的福祉
  2. 習近平領導的解放軍,要做到「攻佔台灣,擊敗日本,拒止美澳」,除非台灣自毀長城(如本段標題),否則不可能成功。
  3. 北斗三號系統(民用),約 30 顆衛星,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人民幣。北斗四號系統可能會回應 JWCC 。但:
    • 平價的發射技術為美國所壟斷。
    • 美國封鎖中國高階晶片的設計、製作、購買。
  4. 台灣自己應該有 5~10 枚戰場管理衛星及相應的雲端能力。
  5. 備戰以避戰

二、政大五梯第三次課發會

  1. 嫺霓提案:第六屆必修課增加「課程發展與實作」。
    說明:
    • 歷屆學員以及部份導師希望增加至少一學分(18小時)必選修,貼近實務現場的課程發展與共備訓練。
    • 下限至少一學分,無上限。
    • 第六屆「課程發展與實作」之排課時間,會配合合作之導師,可安排於週六日或平日晚上。
    • 增加「課程發展與實作」課程後的培訓總時數為411小時,相較國北教大實驗教育學分學程21學分,我們相當於22.8學分。
    丁丁反對,最後決議「以組課回應不同學員的需求;行政也可以在共識營時加以說明本計畫專案的有限性,很鼓勵大家以組課來補足本專案不足之處。」
  2. 丁丁提案:修改《場域實習簡則》,讓學員實習場域對象至多可申請三個。
    說明:
    • 將「一、場域實習之目的與方式: / 2....至多可申請兩個實習場域。」其中「兩個」改為「三個」。
    • 將「三、場域實習導師: / 3.每位學員於144小時之實習時數中,編有場域導師指導費三千元整,若學員有『兩個實習場域、』多位場域實習導師時,學員可按實習時數比例或貢獻程度於三千元額度內拆分,拆分原則以費用整數為單位1000元(48小時)、1500元(72小時)、2000元(96小時)、3000元(144小時),由行政團隊於實習結束後撥款。」中雙引號部分刪除,只要有多位實習導師時,導師費拆分。
    • 在許多情形下(如學員有更多探索需求),「三個」實習場域較「兩個」實習場域更符合學員的實務浸潤需求。
    • 某些實習場域浸潤個 1.6 週,也就夠了,不一定需要浸潤到 2.4 週。而許多單位給學員每週不到五天的實習天數,或者每日半天的實習(受限於實習場域沒有要提供那麼多專人帶領),48小時的實習就會超過兩週。
    決議通過暐嵐的修正案:「以申請二個實習場域為原則,必要時得申請三個實習場域,其中最少一個實習場域需要滿72小時。」
  3. 丁丁、曲智鑛提案:自第六屆培力起,請一至五屆學員全體共同派出代表一人參與課發會,其投票權數歸屬於導師方四權之內。
    說明:
    • 自今年跨屆學員網絡成形,可提供未來學員培力之資源變多,設計其有橋樑或窗口在課發會中,有助更多資源有效進入培力過程。
    • 適當的激活,將加速跨屆學員網絡本身的發展。
    • 此等連結有助於未來第六屆學員更自然地融入跨屆學員網絡。
    • 由於學長姊的角色更能表現在學員組課與實務浸潤之經驗提供與陪伴方面,所以建議其投票權數歸併入導師方。
    • 為尊重跨屆學員網絡之自主性,如跨屆學員網絡決議不參與第六屆培力課發會,本提案即不實施。
    決議通過「自第六屆培力起,邀請一至五屆每屆推派一位代表列席參與課發會。」

近期聚會

全民國防討論會議

  1. 時間:一月份,每週四 19:00~21:00
  2. 地點(暫定):台中市烏日區站區二路8號2F(台中高鐵食堂,小型會議室)
  3. 會議時間
    • 2023/01/05 (實體):丁志仁、任懷鳴、陳東玉、林怡廷(線上)
    • 2023/01/12 (線上):丁志仁、陳東玉、林怡廷
    • 2023/01/19 (實體):丁志仁、任懷鳴、陳東玉、林怡廷(線上)、(邀請周樂生)
    • 2023/01/26 (線上):丁志仁、任懷鳴、陳東玉、林怡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