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化/討論: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以跨校選修為例) |
|||
第 6 行: | 第 6 行: | ||
{{:平台化/堆叠}} | {{:平台化/堆叠}} | ||
+ | ==簡表== | ||
+ | {{:平台化/簡表}} | ||
==以跨校選修為例== | ==以跨校選修為例== | ||
{{:平台化/跨校選修}} | {{:平台化/跨校選修}} |
2020年8月26日 (三) 12:22的修訂版本
2020.8.26
狹義的平台化
- 狹義的界定:
- 本文所稱的平台化,是指:以網際網路的資訊平台,去媒合特定社群的資源共享,以達到僅靠少量資源補注,即可使共享資源的質與量能維持在一定水準以上,足以長期對抗折舊。
- 從三要素進行五點思考:
- 要素一:資源,對於某種「明確資源」的進行合作與共享。一般的譬喻是「水」。共享資源通常是「公共財」(某甲消費了,不會減損某乙的消費,如:知識、用過的舊品、閒置的資源)。
- 要素二:平台,有固定的域名或網址(URL),做為資源的集散地或媒合平台。一般的譬喻是「水缸」。
- 要素三:社群,在平台上合作創造資源與共享資源有長期的受益者。一般的譬喻是舀水來喝的人。
- 對抗折舊:合作與共享的好處大到一部分社群成員願意 maintain 平台, maintain 的強度足以對抗平台資源的自然折舊。一般的譬喻為「舀水補注水缸,使水量不致枯竭」。社群合作對抗折舊的程度,可分為三種結果:
- 超過折舊,這時平台化活動即會自動成長。
- 約略抵消掉折舊,這時平台化活動可以自我維持。
- 略小於折舊,這時平台化活動可否自我維持,就要看有沒有來自外部的補注了。
- 補注:如果社群合作對抗折舊的程度,無法完全抵消全部的折舊,但能抵消大部分的折舊,如果有來自外部的補注,也能長期維持。
- 提議一個平台化項目,要一點一點地經過以上五點的檢核。如果通不過以上五點的檢核,那就要用「燒錢」的方法來推動,優先得考慮:燒的錢要從哪裡來?能燒多久?有沒有辦法在錢燒完之前將服務平台化?
- 平台化系統
簡表
名稱 | 資源 | 平台 | 社群 | 對抗折舊 | 補注 |
---|
以跨校選修為例
平台化(2F):
- 資源:課程資訊、場地、實體公共學習資源、線上學習資源
- 平台:
- 官網(urclass.net)
- 臉書社團(宣佈和討論)
- E-mail群組
- line群組
- 聯盟治理群組
- 用於單一課程
- 社群:
- 修課者
- 開課者
- 各團體
- 獨立教育工作者
- 聯盟治理群組(年繳2000元)
- 對抗折舊:
- 修課者:註冊,看臉書社團、E-mail公告,參課
- 開課者:提供待用課,參與共推課,官網上撰寫開課公告,維護交通資訊,配合學分認證,參與學習需求調查。
- 各團體:透過本平台培力之人才,減輕課務準備負擔,推動倡議。
- 獨立教育工作者:獲得收入,發展合作網絡。(如結交一群人分工合作開設大課程)
- 補注:15萬/年
目前的工作者:丁志仁、游士賢、黃鈴諭、陳東玉、金詩晨
目前預定的聯盟治理群組:
- 振鐸
- 政大實驗推動中心
- 社大全促會
- 台北市實驗教育創新發展中心
- 新莊社大
- anita(暫代表學習者)
- 吳啟新(好土氣,暫代表獨立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