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育合作倡議/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第 34 行: | 第 34 行: | ||
#任何組別不應認可或允許外界的機構使用「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的名字,以免因為利益將我們推離首要目的。 | #任何組別不應認可或允許外界的機構使用「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的名字,以免因為利益將我們推離首要目的。 | ||
#我們的公共關係政策是建基於吸引新人參與,而非為了自我宣傳。 | #我們的公共關係政策是建基於吸引新人參與,而非為了自我宣傳。 | ||
+ | ===三、比較簡表=== | ||
+ | <table class=nicetable> | ||
+ | <tr><th>海星式</th><th>中心式</th></tr> | ||
+ | <tr><th>重擊任一單位,系統無傷</th><th>重擊中樞,系統終結</th></tr> | ||
+ | <tr><th>分工機動重組,混搭</th><th>明確講師,行政,學員三者區分</th></tr> | ||
+ | <tr><th>自籌經費</th><th>須外力才能養活</th></tr> | ||
+ | <tr><th>彼此直接連繫</th><th>透過中樞中介聯繫</th></tr> | ||
+ | <tr><th>發展呈幾何級數</th><th>發展呈線性模式</th></tr> | ||
+ | <tr><th>工作圈模式</th><th>較科層</th></tr> | ||
+ | </table> |
2019年1月5日 (六) 08:36的修訂版本
班本式(海星式)「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
一、大致構想
「班本」的定義:以一個小的學習社群為中心來規畫課程、教學、評量。
倡議:
- 只使用每位學員 1.8 萬的公基金,不需要教育部的補助經費。
- 兩個至三個小班,構成一屆,每個小班 10~15 人。
- 各小班共推出 6 位代表,小班代表共同起草治理簡則,包括:
- 是不是要成立課發會?
- 要不要有共同必修課,是哪些共同必修課?
- 要不要有共同選修課,開哪些共同選修課?
- 要不要有共同服務課程,要設置哪些共同服務課程?
- 其他共同事宜,如成果發表。
- 建議繼承組課共學:
- 點數制。
- 學習資源共享:學習資源將公開於網路平台,並採用創用 CC 3.0 公開授權條款,無償提供他人使用。
- 建議場域實習,改成「實驗教育場域修練」,可保留以下場域,其資格由小班代表會議或課發會認定:
- 合於實驗教育三法定義的團體、機構、學校。
- 籌備中的實驗教育場域。
- 具有實驗教育精神之學校、教育團體。
- 具三年以上教學經驗之體制內外教育工作者。
- 願意接受本屆其他學員公開觀課、議課之學員服務場域。
- 建議結業證書或參與證明改為「學習履歷」。
二、擬議的社群傳統芻議
- 實驗教育工作者的成長應列我們的首要目的。
- 整個社群應維持學習資源與資訊的共享,讓社群成員平等取得。
- 我們之中的領袖只是受委託的僕人。
- 每一組別應是自治的,但影響到其他組別或整個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社群者為例外。
- 每一個組別應儘量自給自足。
- 每一個組別應儘量以工作圈維持分工的彈性,但服務中心可以雇用專門的工作人員。
- 任何組別不應認可或允許外界的機構使用「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的名字,以免因為利益將我們推離首要目的。
- 我們的公共關係政策是建基於吸引新人參與,而非為了自我宣傳。
三、比較簡表
海星式 | 中心式 |
---|---|
重擊任一單位,系統無傷 | 重擊中樞,系統終結 |
分工機動重組,混搭 | 明確講師,行政,學員三者區分 |
自籌經費 | 須外力才能養活 |
彼此直接連繫 | 透過中樞中介聯繫 |
發展呈幾何級數 | 發展呈線性模式 |
工作圈模式 | 較科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