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局中的台灣未來》/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1. 政府收入的 23% 須用於政府教育經費
    • 水漲船高:GDP ↑ => 租稅負擔率 13% ↑ => 政府收入 ↑ => 教育經費持續上升 (過去 20 年平均每 5.5 年 增加 1000 億)
    • 沒有社運營力,可以游說出每 5.5 年增加千億預算的增幅
    • 其他國家遇有興革事宜,就馬上會卡在籌措財源這關
  2. 教育幾乎觸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比方國防,但教育部學特司有「全民國防教育科」=> 以教育為支點,去推進台灣各領域的「相變」,須要「典範轉移」
  3. 但是財源增加在中與地方是不平均的,「中央教育發展基金」 / 補助制度(教育部:900億 / 年+行政院:500 億 / 年)



台灣獨有的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是公共教育向上發展的基礎

政府的教育經費主要源自國家稅收,而稅收來自於人民的繳納的稅款。其收入的多寡,會影響國家公共教育的預算編列。

在台灣,政府的稅收取決於當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PD)乘上租稅負擔率。租稅負擔率指的是國民繳納的稅款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越高代表人民賦稅越重。因為台灣近年來採輕稅簡政,因此台灣的租稅負擔率跟已開發國家相比偏低,民國109年至111年分別為12%、13.2%及14.3%。


同時,台灣政府為保障人民的學習、受教權與健全教育體制發展,在《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裡第三條訂定,各級政府的教育經費預算不能低於過去三年收入的23%。這表示,當國內生產毛額(GDP)和租稅負擔率上升,國家的教育經費就會有所提升,加上人口結構少子化,每位學生可獲得的教育預算便會逐步提高。


根據數據顯示,台灣在過去20年內,平均5.5年就會增加1000億的教育預算,在113年達到3925億元,較前一年增加509億元。這麼龐大的數字,不可能單靠任何團體遊說達成。

其他國家想要推動教育政策常卡在經費問題,因為教育相比其他社福政策難以速成政績,難以和其他部門競逐預算。台灣卻很例外,從未因錢而卡住,較容易達成當代適應&改變的基礎,這是台灣與他國相比的獨到優勢。

因此隨著政府歲入逐年升高,台灣近年來有許多新興教育政策,包含「班班有冷氣、校校會發電」、「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0-6歲國家一起養」,以及每班學生人數從1981年國小每班52人、國中每班48人,降至國小每班28人、國中每班29人。同時,行政院長年進行一般教育補助,每年維持在500億,因此2023年朝向「0到22歲國家一起栽培」的目標,讓公私立高中職全面免學費,並補助私立大學學費。

台灣政府會有如此多新興舉措,即因在2018年,國家便已編不出足夠的教育預算去達成法定下限的23%,即因為少子化、多出的錢不知道要花在哪裡,因此,此時推動學前教育公共化、公立學校導入自主學習正是最好的時機。



透過蒐尋介面找到:

  1. 政府教育經費跨年分析